安亚国
(河南省濮阳市红十字医院麻醉科,河南 濮阳 457000)
舒芬太尼联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分析
安亚国
(河南省濮阳市红十字医院麻醉科,河南 濮阳 457000)
目的 探讨舒芬太联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1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持续应用舒芬太尼0.5 µg/mL联合0.15%罗哌卡因行分娩镇痛,直至分娩结束;观察组在产妇宫口<3 cm和≥3 cm时,分别应用0.5 µg/mL舒芬太尼联合0.075%罗哌卡因和0.5 µg/mL舒芬太尼联合0.15%罗哌卡因进行阶梯式分娩镇痛,比较两组镇痛后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镇痛起效时间、缩宫素使用情况、各产程时间以及下肢阻滞Bromage评分。结果 两组VAS评分、镇痛起效时间和各产程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缩宫素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阻滞Bromage 评分为0产妇明显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应用舒芬太尼联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并明显减轻麻醉对宫缩和下肢阻滞的影响。
舒芬太尼;罗哌卡因;浓度;分娩
分娩痛是足月产妇在自然分娩时所承受的疼痛,医学研究表明,分娩疼痛在分娩前期会消耗掉产妇的大部分机体能量,引起后期宫缩乏力,胎盘供血不足,导致胎儿宫内缺氧,有增加母婴危险的可能[1]。因此,选择一种安全的分娩镇痛方法是产科医师和麻醉医师共同的研究目标。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确切,运动阻滞轻微的特点[2],已被广泛在产科临床应用。本研究重点观察应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对不同产程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足月单胎自然分娩初产妇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个组,其中,观察组80例,年龄23~31岁,平均(26.35±2.68)岁,体质量62~78 kg,平均(70.25±6.41)kg,孕周38~42周,平均(39.75±0.83)周;对照组年龄22~30岁,平均(26.49±3.06)岁,体质量61~80 kg,平均(71.24±5.79)kg,孕周39~43周,平均(40.12±0.71)周。入组标准:①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②无合并分娩禁忌证;③无椎管内组织穿刺禁忌证。尊重产妇知情同意权,签订知情通知书,自愿参加本研究,并报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产妇在年龄、体质量、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当产妇宫口2 cm、宫缩规律时进入产房,建立静脉通路,输注乳酸林格氏液,常规监测产妇心率、血压、呼吸、胎儿心率,行L3~4间隙硬膜外穿刺,成功后,观察5 min,如无异常情况则进行麻醉镇痛。对照组首次注入舒芬太尼0.5 µg/mL联合0.15%罗哌卡因5 mL做为试验剂量,观察5 min,如无腰麻征象则继续注入上述药液10 mL,然后实施镇痛泵自控镇痛。观察组产妇宫口<3 cm时注入0.5 µg/mL舒芬太尼联合0.075%罗哌卡因,宫口≥3 cm时,注入舒芬太尼0.5 µg/mL联合0.15%罗哌卡因,注入方法同对照组。镇痛泵设置参数为5 mL/h持续剂量、5 mL单次按压剂量、15 min间隔时间,分娩全程由助产士监护陪伴,宫口开全时停药。镇痛过程中出现宫缩减弱则静脉滴注缩宫剂。
1.3 观察指标:①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观察比较两组镇痛即刻(T1)、镇痛10 min(T2)、镇痛30min(T3)、宫口全开(T4)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并记录镇痛起始时间;②观察两组各产程时间和使用宫缩剂情况;③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评估产妇下肢运动阻滞情况,具体标准:双侧下肢可自由活动为0分,双侧下肢能够自由活动但有麻木感为1分,仅能屈膝为2分,仅能活动双脚为3分,双侧下肢均不能活动为4分。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镇痛效果和镇痛起效时间比较:两组镇痛起效时间观察组为(12.61±2.57)min,对照组为(13.19±3.04)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32,P=0.1944)。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观察组T1(9.38±5.63)分、T2(5.12±1.28)分、T3(1.18±0.32)分、T4(2.26±1.78)分和对照组相应时间点评分(9.47±6.24)分、(5.36 ±1.31)分、(1.26±0.45)分和(2.35±1.94)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9238、0.8374、0.1969、0.7602)。
2.2 两组各产程时间和宫缩剂使用情况比较:观察组潜伏期时间(376.54±101.8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420.15±113.67)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59,P=0.0115),其他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缩宫剂使用人数33例(41.25%),明显低于对照组60例(7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571,P=0.0000)。
2.3 两组Bromage评分比较:Bromage 评分均为0~2分,观察组0分产妇18例(22.50%),明显高于对照组5例(6.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14,P=0.0034),其他分值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以应用阿片类镇痛药复合低浓度局麻药硬膜外分娩镇痛技术逐渐应用于产科临床,其中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因具有使用药量少、运动感觉神经分离明显的特点,被做为可行走式分娩镇痛的首选方案[3]。罗派卡因属酰胺类局麻药,对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较小,高度分离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对产妇的子宫和胎盘血液动力学均无较大影响。舒芬太尼是一种µ阿片高选择性激动剂,和局麻药物合用时,有增强感觉神经阻滞而不增强交感神经阻滞的作用,故应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对提高椎管内麻醉效能和延长麻醉时间,减少局麻药物用量、降低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医学研究表明,局麻药物应用浓度过高和剂量过大,可影响产妇子宫收缩,延长产程[4]。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对运动和感觉神经的影响不同,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在椎管使用时,即可有明显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阻滞分离,既阻断了产妇对疼痛的感觉,又不耽误在生产过程中的自主用力。有学者认为,应用0.5 µg/mL的舒芬太尼联合0.075%~0.15%的罗哌卡因行分娩镇痛,对产妇和婴儿没有影响[5]。本研究分别对不同时间点应用舒芬太尼0.5 µg/mL联合0.075%罗哌卡因和0.5 µg/mL联合0.15%罗哌卡因的观察组,持续应用舒芬太尼0.5 µg/mL联合0.15%罗哌卡因的对照组,进行分娩镇痛效果分析,结果显示,两组VSA疼痛评分和镇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潜伏期时间和生产过程中使用宫缩剂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Bromage 评分0分产妇明显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的分娩镇痛方案对运动神经的阻滞更加轻微。
综上所述,产妇在产程不同时间点应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具有更加轻微的运动神经阻滞作用,对产妇潜伏期和子宫收缩干扰较小,临床应用效果更好。
[1] 苏凤龙,杜海霞,姜润东,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阶梯式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3,19(12):1846-1848.
[2] 杨万福,魏青.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轻度妊高征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与药理分析[J].安徽医药,2015,19(8):1608 -1611.
[3] 王智钧,韩全国,刘永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5,5 (11):137-140.
[4] 邹晨明.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J].北方药学,2015,12(12):16-17.
[5] 叶辉,任秋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7):57 -59.
R614
B
1671-8194(2017)10-01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