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
毛桂龙 郭利敏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儿内科,北京 102208)
文章对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内容进行介绍。
接触性皮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或致敏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的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接触部位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
1.1 病因 环境中可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按其来源可分为化学性、动物性、植物性三大类,其中以化学性物质最多见。最常见儿童接触性皮炎的化学物质依次为镍、汞剂、橡胶制品、香料和防腐剂。
1.2 发病机制 可将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分为原发性刺激物和接触性致敏物,分别引起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为非变态反应引发,不产生特异性抗体,是因为接触物本身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任何人在接触后均可发生皮炎,也称为原发性刺激。原发性刺激又可分为两种:一种刺激性很强,如强酸、强碱等,接触后在短时间内发病;另一种较弱,较长时间接触后才发病,如肥皂、有机溶剂等。
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为典型的Ⅳ型变态反应。此类接触物本身基本无刺激,仅少数人在接触该物质致敏后,再次接触该物质,经12~48 h,在接触部位及其附近皮肤或黏膜发生过敏反应。首次接触此类致敏物质后,经历约5~21 d的致敏诱导期,再次接触该物质后发生炎症反应。
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一般无特异性,常取决于接触物质的性质、浓度、接触方式、接触部位、接触时间以及个体的反应强度,发生皮炎的形态、范围及严重程度也不相同。本病根据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2.1 急性接触性皮炎起病较急 皮损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少数可蔓延或累及周边部位。典型皮损为境界清楚的红斑,皮疹的部位和范围常与接触物形状基本一致,轻者仅为接触部位的淡红色至鲜红色红斑,可有水肿,其上或有丘疹和小水疱;严重者红斑肿胀明显,并在此基础上发生丘疹、水疱、大疱,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渗液和结痂。如为烈性原发刺激,可使表皮坏死、脱落,甚至深及真皮发生溃疡。皮炎发生于组织疏松部位(如眼睑、口唇、阴囊、包皮等处)时则肿胀明显,呈局限性水肿而边缘不明确,皮肤发亮,表面纹理消失。
其他特点。①常自觉瘙痒或灼痛,搔抓后可将致敏物质带到远处部位并产生相似皮损。②少数严重的患者可有全身症状。③病程有自限性,去除接触物后处理得当,一般1~2周内可痊愈,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④如长期反复接触刺激物,可导致皮损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或转为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
2.2 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 常见于接触物刺激性较弱或浓度较低时,皮损开始可呈亚急性,多表现为红斑、丘疹,境界不清楚。长期反复接触可导致局部皮损慢性化,表现为皮损轻度增生、苔藓样变或湿疹样变。
2.3 特殊类型 接触性皮炎除上述典型皮炎外,还存在一些病因、临床表现等方面具有一定特点的临床类型,如化妆品皮炎、尿布皮炎、漆性皮炎、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等,其中婴幼儿最常见的为尿布皮炎。
本病诊断主要根据发病前接触史和典型的临床表现,去除病因并经妥当处理后皮损很快消退也提示本病,斑贴试验是诊断接触性皮炎的最简单、可靠方法。需注意鉴别的是原发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因接触性皮炎的病因与接触物有密切关系,故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寻找病因,迅速脱离接触物,积极对症处理。并且,应避免再次接触该种物质,以免复发。
4.1 全身治疗 根据病情轻重,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重症者也可先静脉用甲强龙、地塞米松,待症状减轻后改口服维持治疗;大剂量维生素C口服或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等。
4.2 局部治疗 可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皮炎的治疗原则处理。急性期以红斑、丘疹为主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渗出多时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亚急性期有少量渗出时外用糖皮质激素或氧化锌油,无渗液时可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有感染时可外用抗生素,如莫匹罗星、新霉素等。慢性期一般选用具有抗炎作用的软膏,如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另外,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刺激物接触,如热水、肥皂等,这对皮损的恢复也至关重要。
R758.22
A
1672-7185(2017)06-0026-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7.06.012
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