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
毛桂龙 郭利敏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儿内科,北京 102208)
文章对婴儿湿疹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内容进行介绍。
婴儿湿疹;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或“胎敛疮”,是发生于婴儿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婴儿期就诊数最多的皮肤病。该病病因复杂,病程迁延,多反复发作。皮疹好发于头面部,严重时躯干四肢也可累及,表现为多形性皮疹,有明显渗出倾向,伴严重瘙痒,病因常难以确定。本病发病无季节性,但冬季常易复发。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气候、环境的变化,婴儿湿疹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食物、环境、免疫、感染等多种内外因素有关。目前,不少学者认为该病属于异位性皮炎(又称特应性皮炎或遗传过敏性湿疹)的婴儿期表现,为过敏进程的第一步,但也有学者认为二者之间存在某些差异,因此主张保留本病名。
1.1 内在因素 免疫功能失衡或免疫缺陷,如内分泌疾病、营养障碍、慢性感染、肿瘤等系统性疾病、遗传性或获得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均可能成为诱发湿疹的内在因素。
遗传因素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目前并没有充足证据证明家族过敏史与婴儿湿疹的发病有直接关系。一些学者认为,<1岁婴儿湿疹大多数为婴儿肠道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接触食物蛋白抗原后引发过敏反应所致。随着自身免疫耐受的产生和免疫功能的健全,症状自然缓解。
1.2 外在因素 食物过敏是引发婴儿湿疹的一个重要因素,IgE介导的食物变态反应参与了婴儿湿疹的发病。有数据显示,约35%~60%的湿疹患儿是食物过敏引起,尤以牛奶和鸡蛋白在生后第一年最常见,其他常见易过敏性食物还有鱼、虾、牛羊肉、坚果等。
另外,环境中存在的过敏原,也可使体内发生Ⅰ型变态反应;机械性摩擦,如唾液和溢乳经常刺激,过多使用碱性较强的肥皂,过高营养,以及肠内异常消化也可引发本病;阳光、紫外线、寒冷、湿热等物理因素,接触丝织品或人造纤维,外用药物,以及皮肤细菌感染等均可引起湿疹或加重其病情。
常发病于出生后2周~3个月,皮疹好发于婴儿的面颊、额部、眉间和头皮,严重时躯干及四肢皮肤也可受累及。按皮疹形态可分为渗出型、干燥型和脂溢型。
2.1 渗出型 初发皮损为对称性分布的红斑,随后其上逐渐出现丘疹、丘疱疹、水疱,常因搔抓、摩擦导致水疱破损,形成渗出性糜烂面,水疱干涸后可形成黄色痂皮。皮损可迅速扩展至身体其他部位。自觉剧烈瘙痒,如继发感染可出现脓疱和脓痂,甚至可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和发热等全身症状。
2.2 干燥型 此类患儿皮肤表面干燥,表现为小丘疹上覆盖少量灰白色糠秕状鳞屑,无明显渗出。
2.3 脂溢型 表现为小斑丘疹上附着淡黄色脂性黏液,可形成痂及鳞屑,瘙痒常不明显。
本病诊断多根据发病年龄及典型临床表现。多不需实验室检查,必要时的实验室检查多用于一些疾病的鉴别,应注意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3.1 婴儿期特应性皮炎 该病有明确家族过敏史,常有一定的发病部位,而与本病不完全相符。
3.2 婴儿脂溢型皮炎 常见于出生后不久的婴儿,皮损多发于婴儿的头皮、耳后、眉间及鼻唇沟处,以灰黄色或棕黄色油腻性鳞屑为特征性皮损,无遗传过敏性家族史。
3.3 胎传梅毒 近年有多例、多次误诊为湿疹的胎传梅毒病例报道。两者相似点为头面、躯干、四肢的红斑、鳞屑。但胎传梅毒有自身特点性表现:患儿多有身材瘦小,出生体重低等营养障碍表现,皮疹好发于掌跖、外生殖器、臀部及面下半部,多为红铜色鳞屑性丘疹和斑丘疹;可有黏膜损害和骨损害,常见梅毒性鼻炎和马鞍鼻等。
在不影响婴儿生长发育的基础上,采用安全、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以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食物性过敏原暴露,以局部用药和修复受损皮肤屏障为主要原则。
4.1 一般治疗 母乳喂养可有效防止由牛奶喂养引起的异种蛋白过敏所致的湿疹。母乳喂养的好处众多,有母乳喂养条件的情况下,应坚持4~6个月完全母乳喂养,不能母乳喂养者或母乳量不足者,可添加水解蛋白配方奶粉,<4个月月龄不添加任何形式的辅食,建议6个月后逐渐添加。固体食物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回避高风险食物,可降低食物过敏和婴儿湿疹的发生。
采用配方奶(牛乳)喂养的患儿,如考虑牛乳过敏引发湿疹者,不建议更换为“羊奶粉”,羊奶中的蛋白亦属于异种蛋白,同样可引起过敏反应。因此,可考虑更换为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4.2 保护和修复皮肤屏障功能 皮肤保湿可为皮肤提供暂时性保护,减少损伤,促进皮肤修复。对于渗出性和干燥型湿疹,如表面没有破溃,可使用不易致敏的保湿剂。对婴儿嘴角及面颊处常被唾液和溢乳刺激的皮肤,可用保湿剂局部保护。常用保湿剂有凡士林、硅油、甘油、蜂蜜、吸湿基质性保湿剂等。但保湿剂的效力持续较短,故需每天重复使用。
另据最新相关研究报道,补充生理性脂质(如神经酰胺、胆固醇等)及抗刺激、抗敏天然剂(天然活泉水、植物提取物等),能更好地保护婴儿皮肤屏障,并促进皮肤屏障的修复。
调整皮肤局部pH值,禁用含碱性皂基的清洁剂洁肤。
4.3 局部用药 局部用药是治疗婴儿湿疹的主要手段,应根据湿疹分期选用适当的药物治疗。急性期以红肿、丘疹为主。无渗出时可选用炉甘石洗剂、炉甘石呋喃西林洗剂、糖皮质激素乳膏或凝胶局部外涂;有大量渗出时,应选用3%硼酸溶液、醋酸铝溶液或0.02%呋喃西林溶液等冷湿敷,湿敷后可用氧化锌油剂。亚急性期宜选用氧化锌糊剂、煤焦油糊剂或糖皮质激素类霜剂外用。慢性期可采用糖皮质激素类和非激素类软膏(如煤焦油、5%~10%水杨酸软膏等)交替外用。对有合并感染局部表现的可选用抗生素软膏局部外用治疗。
要强调的是激素是控制病情、缓解症状的主要药物。婴儿皮肤柔嫩,角质层薄,吸收力强,不宜使用强效激素类药物。一般可选用氢化可的松、0.5%地塞米松、糠酸莫米松等,同时应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的副反应。
4.4 全身治疗
4.4.1 口服抗组胺类药物 抗过敏及止痒治疗,如扑尔敏、仙特明等,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应用。4.4.2 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 口服或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能很快控制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且长期应用易产生依赖和不良反应,应酌情慎用。泛发急性湿疹其他疗法不佳者,可短期口服强的松,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
4.4.3 抗生素 对伴有广泛感染、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的患儿,可系统应用抗生素治疗。
4.5 中药治疗 湿疹的中药治疗属于传统疗法的重要部分,常需根据湿疹的分期及干湿性选用不同外用药治疗,例如三黄洗剂、黄柏霜外涂用于治疗干性湿疹;马齿苋合剂、2%硼酸水外用冷湿敷,待糜烂减轻后,选用青黛散油或蛋黄油外搽可治疗脂溢型和湿性湿疹等。内服药以清热、解毒、凉血为主。需说明的是,中药治疗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加强婴儿皮肤护理。①患儿应每天洗澡,保持婴儿皮肤清洁和湿润,但水温不能过高;②尽量避免搔抓和摩擦,湿疹痂皮较厚或较硬者,宜先用消毒麻油浸润,待痂皮软化后再行擦除,切勿硬性剥除;③避免唾液和溢乳对面部及颈部皮肤的长期刺激;④避免强阳光直晒,减少紫外线接触;⑤为婴儿营造温暖舒适、湿度适宜的生活环境,避免寒冷及湿热环境对婴儿皮肤的刺激;⑥患儿衣着宜宽松,不宜太厚,穿棉质衣物,避免接触毛织、化纤衣物,并保持衣物干爽清洁;⑦婴儿皮肤娇嫩,防御能力薄弱,应尽量避免各种化学成分的洗浴用品,避免使用较强碱性肥皂为患儿沐浴;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皮肤外用药物。
婴儿湿疹大多数患儿于1岁半之前完全缓解、消退,部分患儿迁延反复。部分学者认为,这类患儿中除部分患儿存在相关基础性疾病外,如免疫缺陷、慢性感染、内分泌疾病、营养障碍等,大多可能为特应性皮炎的婴儿期表现,为过敏进程的初始阶段,继而还可能会出现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一系列变态反应性疾病,但这尚缺乏进一步临床研究支持。
R758.23
A
1672-7185(2017)06-0021-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7.06.010
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