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玉刚(山东省莒南县畜牧局)
莒南县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情况
文│赵玉刚(山东省莒南县畜牧局)
山东省莒南县是传统的畜牧业大县,连续十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牛存、出栏量分别达到3.28万头、3.78万头;羊存、出栏量分别达到8.1万只、10.7万只;家禽存、出栏量分别达到610万只、2539万只;肉蛋奶总产量26.9万吨,产值66亿元。全县现有畜禽养殖场户约4万户,有市级以上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51家,生猪养殖场户约2.67万户,其中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约130户、年出栏约50万头,年出栏不足200头的约2.5万户、年出栏约140万头。
近年来,在全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的同时,养殖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当前全县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畜禽污染整治工作势在必行。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的意见》《莒南县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莒南县环保突出问题治理攻坚行动方案》《2017年莒南县环保突出问题治理攻坚行动推进方案》《莒南县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全县扎实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整治工作,2016年9月以来,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镇街(园区)对沿河等重点禁养区清理取缔养殖场户729户,全县限养区和适养区已有1618场户完成粪污处理改造提升。县畜牧局多次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上级会议精神,部署安排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强化责任落实,实行局领导包乡镇防检所、乡镇防检所工作人员包村居和包规模养殖场的方式,不断强化日常技术指导和服务,落实村居、规模养殖场主体责任。
2.强化日常指导,提升污染防治水平。一是在养殖场悬挂版面、编写印发宣传材料等,2016年印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宣传材料11万份,通过春防、秋防广泛宣传畜禽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畜禽养殖减排治理总体措施和要求以及规模养殖场、散养户、肉鸭养殖户等分项减排治理措施和要求,形成畜禽污染防治工作浓厚氛围。二是利用现场指导、日常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粪污处理技术指导,利用“每月16日固定技术培训日”、标准化养殖场创建等培训班,推广养殖污染防治技术。三是在生猪、肉鸭养殖场推广生物环保垫料养殖技术,推广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生态环保养殖模式。四是现场指导养殖场配套建设与规模相符的沉淀池、沼气池,推广雨污分流模式,并推广使用粪污干湿分离机,加快对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3.强化审批管理,扎实推进养殖污染防治。一是在养殖禁养区、限养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做好畜禽养殖治污的行政执法工作;按照环保局要求,积极及时协助做好养殖量核实、污染治理档案等工作。二是严格养殖场动物卫生防疫条件的审核审批,申报办理时必须提供符合规划、不在禁养区或限养区、环保部门污染治理符合要求等方面的证明。三是严格标准化创建上报,在市级标准化申报中对粪污处理设施不符合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上报的养殖场均配套建设了符合要求的粪污处理设施,并统一悬挂《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版面。四是严格养殖备案管理,严格按照《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规定,对畜禽养殖场(小区)实行备案管理,申报材料中均须附有环保部门相关污染防治设施验收文件、防疫条件合格证明等材料。
4.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推进治理进程。利用上级项目及生猪奖励大县等资金,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其中,生猪奖励大县资金中对符合条件的养殖场及养殖小区安排实施改扩建项目,重点用于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累计安排扶持资金3000余万元;对新农村建设整体搬迁村生猪养殖小区项目安排补助资金,对占地面积20亩以上,建有污水沉淀池、沼气池、生物发酵无害化处理池等设施的生猪养殖小区,每个给予30万~60万元的资金补助;对使用生物环保垫料、养殖面积200平方米以上的规模化养猪场进行奖补,每平方米60元。实施的“2015年莒南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生猪产业健康养殖示范县”项目中,7家项目单位设计建设了沼气池、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污水池、生物环保发酵棚、沼液输送管道、雨污分离管道等,购置相关附属设施设备,总投资1062.3万元,其中财政资金500万元,有486.29万元用于粪污处理。2016年申报了耕地质量项目,财政资金160万元,试点初级有机肥生产等粪污处理;现代畜牧业发展平台项目总投资1690.87万元,其中财政资金900万元,有659.85万元用于粪污无害化处理,包括建设雨污分流标准化猪舍、小型污水处理厂、标准化环保垫料鸡舍、污水沉淀池、粪污发酵场,试点采取水生植物净化池处理粪污,以推行粪污处理与利用的新模式。
目前,莒南县的畜禽粪污处理及利用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沼气工程。县内大型沼气工程包括莒南县恒兴食品有限公司良种猪繁育场等5家、发酵罐容积6600立方米,中型沼气230家、发酵罐容积6.9万立方米。全县户用沼气户达7.5万户、容积75万立方米。
莒南县恒兴食品有限公司良种猪繁育场建设储气罐、发酵罐各2组,容积分别是1000立方米、3000立方米,年产沼气36万立方米,年产沼液、沼渣3.6万吨,沼气无偿供给洙边村800多户居民使用,同时建设沼液储存池4万立方米,沼液用作700亩茶园苗圃、200亩耕地的肥料;青岛赛博迪科技有限公司莒南县分公司建设厌氧发酵罐1500立方米,沼气罐500立方米,沼气池、沉淀池3500立方米,沼液储存池与村庄共建,用于周边本场及村居土地;临沂帛乘原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在环保、排污等方面的设计达到国内顶尖水平,自主开发的“猪场粪污综合处理技术”综合运用生物环保垫料技术、粪污干湿分离技术、沼气发电技术等,采用新型红泥软体沼气发酵池600立方米,另安装红泥储气袋500立方米。沼气工程能降低化学需氧量,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效果明显,但也存在着大型规模养殖场建设的沼气工程投资大、产生的沼液沼渣得不到充分利用等问题。
2.污水处理站(处理池)。莒南县六和养殖有限公司岭泉猪场、帛乘公司、金锣新程牧业南石杭头养猪分公司、华强良种猪场及恒兴大峪崖猪场、王庄猪场等6家单位建成了污水处理站,合计日处理能力400立方米;刘玉柱养猪场等3家猪场在建中小型污水处理站,板泉镇部分养猪场户建设了小型简易的污水处理站;其他市级以上标准化养殖场及其他较大规模养殖场大都建设了三级沉淀池,小型养殖户建设了简易的污水储存设施。污水处理站存在建设投资大(大型处理站需要100余万元)、运行成本高(每处理1立方米污水需要10元左右,有的达到20元)、污水处理排放有待于制定统一的标准等问题;中型养殖场户建设三级沉淀池处理污水需要配套建设雨污分流设施,要有足够的农田进行消纳;散养户的污水储存设施简陋需要进一步完善或没有相关设施导致污水随意排放等。
3.环保垫料。县内环保垫料处理粪污主要有生猪发酵床养殖、肉鸡和肉鸭发酵床养殖、外置发酵棚处理粪污等模式,其中生猪发酵床养殖处理模式前几年在猪场中进行了推广,经几年使用,存在处理粪污量少、只适合保育猪以下阶段使用的问题;肉鸡环保垫料相对笼养,疫病发生率高;肉鸭环保垫料处理粪污效果差,消纳粪污量少,存在处理后还需进一步发酵、不能直接农用的问题,投入成本高,不易出售。粪污外置发酵棚存在建设及垫料投入成本高、发酵完成后剩余有机质少、出售价格低的问题,如六和养殖公司岭泉猪场,每栋外置发酵棚垫料及菌种投入近20万元,经过1~1.5年使用后,每栋发酵大棚剩余垫料出售仅3万~4万元。
4.堆积发酵。目前,县内市级以上标准化猪场基本建设了防雨防渗防溢流的粪场,堆积发酵后出售或用于周边农田;散户有的建设简易堆粪场,但因养殖量大、户数多,随意堆积甚至随意排放现象普遍。
5.种养循环。例如,莒南庄氏农业科技公司占地1020亩、建设肉鸡养殖项目年出栏100万只,粪污生产有机肥用于蔬菜、草莓等种植;山东浩坤家庭农场公司占地700余亩、猪场存栏达到7000头,粪污用于蓝莓、大樱桃、农田种植;东方红养殖合作社的羊粪用于该场50亩附属的莲藕泥鳅混养池等。上述养殖场通过种植农田、果园或莲藕等与养殖项目有机结合,实现了粪污的种养结合和资源化利用,但总体占养殖场数量比重低;多数养殖场存在无充足土地消纳粪污及流转农民土地难的问题。
1.造成的污染大,治理难。全县畜禽养殖户数多、养殖量大,特别是生猪养殖是传统产业,小规模散养户比重大,在农村村庄及周边进行庭院养殖的户数多。养殖户在2013年、2014年连续亏损的情况下,总体养殖户数缩减,生猪养殖户从2012年的9万余户缩减到目前的不足3万户,自2015年开始行情向好,养殖量有所恢复性增长,户均规模有所增加。同时近几年发展的合同肉鸭养殖,养殖效益相对稳定,但污染问题亟须破解。养殖场户特别是散养户,分布于村居内及周边,污染面广量大,不仅造成部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养殖场周边空气,而且传播疫病,影响农牧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全县养殖场、户面广量大,散养户、小规模养殖户数多,治理难度大,单纯的粪污利用技术指导收效甚微,需要综合施策,加大打击处罚处理力度,提高整改积极性。
2.粪污处理投入少,资金难。据测算,出栏1头生猪污水处理成本需要20元,1头奶牛每年的污水处理费用要260元。如果加上折旧和固体粪便的处理,成本还要增加50%。畜禽养殖效益比较低,养殖场户特别是中小养殖场户对粪污处理设施及运行费用投入少,粪污处理设施简易,达不到处理要求。同时老养殖场户内部设施设备工艺落后,如长流水饮水,水冲粪、水泡粪工艺多,雨污混流,粪污贮存不符合防渗、防雨、防溢流要求,粪污处理利用设施不配套等。全县户用沼气虽然户数多,但单个容积少,与养殖量规模不符,达不到处理与利用的要求。对粪污处理设施进行改造提升,需要投入较多资金,养殖行业本身为薄利行业,养殖场户整改积极性主动性差。
3.种养循环差,用地难。粪污处理最有效彻底的方式是土地资源化利用,按照粪污利用减排措施要求,一般情况下,每亩土地年消纳粪便量不超过5头猪(出栏)、200只肉鸡(出栏)、50只蛋鸡(存栏)、0.2头肉牛(出栏)、0.4头奶牛(存栏)的产生量,单生猪年出栏274万头、消纳利用需要土地54.8万亩,肉鸡(肉鸭)年出栏2539万只、需土地12.7万亩。但在发展养殖畜禽时,镇村养殖区域规划滞后,没有以地定养,对养殖用地的管理,因其不能为政府带来更多的税收,个别地方严格限制,加上养殖污染治理,养殖用地审批趋紧;另外由于土地性质的限制,养殖场户只能在村居及周边养殖,使养殖业与种植业协调统一规划的部署要求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还有由于化肥方便实用、肥效高,耕地碎片化、不成片,农村劳动力缺乏、利用畜禽粪污肥料费事费时费力费工等问题,养殖与种植无法有效衔接,畜禽粪污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存在“种地的无养殖、养殖的无耕地”问题。
4.社会体系不健全,收集综合利用难。县内还没有建成专业有机肥、沼气提纯天然气、粪污集中收储处理等企业,利用的模式单一,集中收集体系不健全,无害化处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建立,同时养殖专业村居缺少集中的粪污处理设施,造成畜禽粪尿资源浪费、粪污产生量多、粪污处理不彻底、利用率不高、污染环境等问题。
1.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治理力度,解决好如何整治的问题。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体现,需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要明确职权,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坚持保护环境和发展畜牧业并重、管理与疏导相结合。要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各畜禽养殖场户是治污主体,必须切实承担治理责任,加大治理投入,配套完善相应的治污设施。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镇村环境保护责任,加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对不符合养殖标准要求的养殖场严禁提供用地、供电等便利条件,要严密监控;对擅自违规建设、污染严重、设施不达标的养殖场户,做好清理取缔工作。要加大对养殖污染打击处罚的力度,促使养殖场户主动做好粪污处理与利用工作,完善处理设施,实现资源化利用。
2.要做好合理布局,坚持管疏结合,解决好在哪里养的问题。要坚持管理与疏导、打击养殖污染与保护畜牧业发展相结合,结合城乡发展规划,镇村一级要规划出养殖区域,使养殖场户有合适的地方养殖,不再集中在村居及周边养殖。要坚持“统一规划、分点布局、相对集中、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综合利用”的畜禽生产方式,大力推广畜禽养殖“三退三进”,即退出庭院进入小区、退出散养进入规模场、退出城镇村庄进入荒郊。对农村散养户也要利用1~3年的时间全面完成“三退三进”,杜绝养殖面源污染的负面影响。
粪污处理最有效彻底的方式是土地资源化利用,要改变养殖用地审批办法,依据土地消纳能力实行以地定养,按照每百亩土地规划1~2处养殖区域、年共出栏生猪500~1000头(2批)的中小养殖场户的标准,相对集中、合理分点布局,粪污用于周边土地消纳,实现资源化利用。要引导支持畜禽养殖向适宜养殖区集中,并与种植业生产配套布局,形成养殖业、种植业生态循环大格局。粪便污水产生量超过周边环境承载能力的养殖场(区),要切实搞好粪便的商品化利用和污水的处理再利用或达标排放。
3.要加强技术推广,坚持综合利用,解决好粪污如何处理与利用的问题。在适养区内,要全面推行粪污处理基础设施标准化改造,即“一控两分三防两配套一基本”建设。按照养殖类型、规模等分类,推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模式。要摸索推广快速实用的处理污水的模式;对养殖密集区设立集中的粪便污水处理工程(污水处理池),探索扶持建设粪污处理专业企业;探索对养殖污水纳入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实行种养结合,即“以地定养、以养肥地、种养对接”。
4.要搞好政策扶持,坚持多元投入,解决粪污设施改造提升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对粪污处理与利用,实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相关部门应给予政策扶持,要合理设置审批权,对规模养殖场要规范审批,积极引导发展,杜绝因噎废食现象发生。财政、发改、农业、环保、畜牧、水利、国土、农机等部门要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的资金、设备投入扶持力度。要发挥大型养殖场和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畜禽屠宰加工企业积极帮扶其合同养殖场户进行污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