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推动急诊护士对抢救车药品知识掌握率中的作用

2017-01-15 08:27:0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1期
关键词:圈员品管圈急诊科

李 娜

(沈阳儿童医院急诊科,辽宁 沈阳 110032)

品管圈在推动急诊护士对抢救车药品知识掌握率中的作用

李 娜

(沈阳儿童医院急诊科,辽宁 沈阳 11003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急诊护士对抢救车药品知识掌握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急训圈”品管圈,通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检查及巩固措施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急诊38位护士抢救车药品知识掌握率进行管理,评价品管圈管理前后有形成果及无形成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抢救药知识考核得分明显高于活动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品管圈活动信心、参与感、向心力、QC手法运用、团队精神及沟通协调评分均高于活动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的推动了急诊护士对抢救车药品知识的掌握率,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圈员的质量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值得推广。

品管圈活动;急诊护士;抢救车药品;掌握率

品质管理圈简称品管圈,指的是由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要解决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结合成一个小团体,然后分工合作,通过成员分享想法或提供改善工作流程及方法的建议[1],充分激发个人潜能,通过PDCA循环查找发现问题,确定解决方案,持续实施改进,应用各种统计手法进行分析,建立标准化规范文件,提升服务质量、行政服务效能和管理品质。将品管圈引用医院后,对医院的工作质量提高起到了一定效果[2]。本文通过对我急诊科品管圈活动开展情况予以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5年2月对急诊科38名护士抢救车内18种抢救药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平均得分(76.37±7.04)分。

1.2 方法

1.2.1 品管圈活动:①品管圈的成立。2015年1月成立“急训圈”品管圈,寓意为急诊急救培训,为抢救患儿赢得时间,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保障临床护理安全。②人员组成。护士长为圈长,负责整个小组活动的项目设计、措施制定、检查;圈员由科内不同能级护理人员自发组成,共8人,负责指导、督促抢救药实施整改措施和问题反馈。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①抢救药使用率低,品种多易混淆,护士对抢救车内药品的相关知识点掌握较差不能正确使用。②不熟悉摆放位置不能迅速正确取出,影想抢救的及时性。

1.2.3 通过脑力激荡法进行原因分析:①危重患儿少,导致药品使用率低。②不积极主动学习表现在不感兴趣,对抢救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③工作忙无时间学习主要表现在平时工作量大,考试、检查多。④培训方式错误表现在照条文讲解、枯燥乏味,缺乏实战练习。⑤培训频率低表现在其他培训多,抢救患儿少、未侧重考核。

1.2.4 整改措施:①将抢救药知识点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急危重症护理第三版、儿科诊疗手册第二版简化后做成册子,利于随身查看。②将每一种抢救药知识点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急危重症护理第三版、儿科诊疗手册第二版总结制作成PPT后由不同层级护士以授课的形式给全科护士授课,既提高了该护士的掌握率同时也提高了表达能力。③灵活机动的掌握,编顺口溜提升兴趣易于记忆。④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边实战演练,边讲解。⑤抢救车上粘贴了抢救药品摆放分布图、主要的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利于随时查看。⑥增加培训次数。利用早晚交接班时间培训。每周1次。⑦增加考核次数。每日考核二种抢救药,循环考核。⑧药品按常用率分先后放置,经常使用的药品放在易取处。

1.2.5 评价方法:2015年10月同使用活动前相同标准对全科38名护士18种抢救药品知识的掌握率进行考核,共包括:每种抢救药的药理作用、别名和用法、不良反应、摆放位置、剂量剂型、剂量换算,考核表满分100分,考核4次,18种抢救药全部考核。用本圈圈员设计的评估问卷5分量表,从护士品管圈手法运用、团队精神、沟通协调、活动信心、向心力、参与感6个方面对无形成果进行评估。分别由各圈员填写,每人每项得分分别为1、3、5分,满分30分。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品管圈活动后的有形成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人员抢救药知识考核得分分别为(76.37±7.04)分、(89.59±5.84)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品管圈活动后的无形成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圈员活动信心、参与感、向心力、QC手法运用、团队精神及沟通协调评分分别为(5.0 ±0.0)分、(4.0±1.0)分、(4.0±1.0)分、(4.0±1.0)分、(5.0 ±0.0)分、(4.0±1.0)分,明显高于活动前(3.0±1.07)分、(3.0 ±1.0)分、(2.0±1.07)分、(2.0±1.07)分、(2.0±1.07)分、(1.7±1.0)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 论

3.1 品管圈活动达到了提高护理人员对抢救车药品的掌握率的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推进了急诊护士对抢救药品知识掌握率的管理。同时也培养了急诊护士学习抢救车药品相关知识的自觉性,药品知晓能力以及工作责任心、法治意识都得到相应提高。急诊护士的自身业务素质的增强,减少了护理纠纷及差错的发生,为医院抢救成功率提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2 品管圈活动利于个人能力展示及增强团队协助能力:从个人层面来说,品管圈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提高了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充分体现个人价值,积极性和护理质量意识明显抬高。从团队层面来说,品管圈成员在轻松平等的环境中集中智慧,集思广益,同心协力,共克难关,增加了凝聚力和协作能力。实践证明,品管圈活动是一种优秀的管理手段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的,能使护理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值得推广应用[3]。

[1] 李红,余春华,吴洪美.品管圈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0):1201-1203.

[2] 梁铭会,刘庭芳,董四平.品管圈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2):37-39.

[3] 黄洁梅,宋宇芬.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人员对抢救车药品的掌握率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26):328-330.

R192.6

:B

:1671-8194(2017)21-0292-02

猜你喜欢
圈员品管圈急诊科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如何提高品管圈圈会质量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浅谈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6
品管圈的魅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6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西藏科技(2015年11期)2015-09-26 1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