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7-01-15 07:34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病理学低剂量良性

李 丹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李 丹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目的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4例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以及病理学检查。对比CT动态增强扫描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及组中早期肺癌与良性结节患者的CT动态增强扫描参数结果差异。结果CT动态增强扫描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肺癌患者的血容量、表面渗透性等CT动态增强扫描参数结果对比良性肺结节患者的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具有较高的价值。

CT动态增强扫描;病理学检查;早期肺癌;良性肺结节

环境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肺癌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其恶性程度较高,具有极高的病死率[1]。患者早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等到临床检查期间已经为晚期,治疗方式的选择有限,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早期对肺癌患者进行确切的诊断是改善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CT是临床中常用的肺癌检查手段,通过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肺癌的诊断率[2]。本文对84例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应用CT动态增强扫描,探讨对于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检查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4例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男性患者49例、女性35例;年龄最小的为39岁、最大为78岁,平均年龄(58.4±9.3)岁;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部疼痛、咳嗽、发热咳痰等,其中39例患者无明显症状。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应用CT动态增强扫描以及病理学检查,其中CT动态增强扫描方法为:使用多层螺旋CT机进行诊断,以3 mL/s速率于患者肘静脉位置注入65 mL的碘帕醇,使用工作站对得到的原始图像进行处理;所有患者于空腹状态下接受检查,在检查之前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式,根据要求进行碘过敏实验[3];于注射对比剂之后的20 s、80 s、140 s、200 s以及260 s期间对患者肺部进行扫描,对于肿块以及周边6 mm的范围加强扫描。计算肿块的灌注参数,主要有:血容量、通过实践、血流量以及表面渗透性。

1.3 观察指标:①诊断符合率: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标准,研究CT动态增强扫描对于早期肺癌的诊断准确率;②对早期肺癌患者与良性肺结节患者的:血容量、通过实践、血流量以及表面渗透性等灌注参数指标予以对比[4]。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录入到SPSS22.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比较通过卡方值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比较采用t值检验。P<0.05的情况下提示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CT动态增强扫描及病理学诊断结果之间的差异:通过病理学诊断,84例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诊断为早期肺癌的有71例(84.52%)、诊断为肺炎的有5例(5.95%)、诊断为肺结核的有8例(9.52%);而采用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为早期肺癌的有68例(80.95%)、诊断为肺炎的有8例(9.52%)、诊断为肺结核的有8例(9.52%)。对比病理学检查结果,CT动态增强扫描对于早期肺癌患者的诊断率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肺癌与良性肺结节患者的各项灌注参数对比: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为肺癌的68例患者中,血容量参数为(95.3±51.6)mL/100 g•min、通过时间为(7.1±4.7)s、血容量参数为(8.9±6.7)mL/100 g,表面渗透性为(36.2±16.3)mL/100 g•min。诊断为良性肺结节的16例患者中,血容量参数为(72.8±44.3)mL/100 g•min、通过时间为(16.9± 10.3)s、血容量参数为(15.7±6.0)mL/100 g,表面渗透性为(20.2 ±14.9)mL/100 g•min。对比两组的血容量、通过实践、血流量以及表面渗透性指标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肺癌是当今世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随着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不断上升。由于超过80%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在发现阶段即被确诊为晚期的可能性非常高,患者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方案的可选择性较低,对其预后以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5-6]。因此,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有助于医师为患者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但是由于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且不具有特异性,诊断和鉴别困难。因此,合理采用影像学手段非常重要。CT动态增强扫描对于早期肺癌患者的检查与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对孤立性结节进行早期鉴别。

应用CT动态增强扫描对于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检查中可以发现,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流量会明显低于良性肿瘤。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肺部发生恶性病变之后,淋巴的回流速度变慢,淋巴量下降进而导致血管内间质的速度变慢。将对比剂注入血管后会出现明显的滞留[7]。患者毛细血管内皮间隙增宽,不同内皮之间的通道产生进而导致基底膜丧失,所以血管内的血流量明显增加。通过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较为清晰地观察早期肺癌的征象,例如常见的毛刺征、分叶征、支气管充气现象以及血管集束征等,部分患者可能伴随有胸膜凹陷以及远端阻塞。而良性结节患者则不会出现上述影像。以毛刺征为例,其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癌细胞会沿着肺泡壁以及淋巴管生长呈现浸润性生长方式,淋巴管以及肺泡壁会出现局部小静脉淤积的现象进而出现毛刺征。需要注意的是,肺炎结节同样可能出现毛刺征,临床中应予以鉴别诊断[8];分叶征出现的原因是由于恶性肿瘤的边缘不光滑,伴随凹凸不平的现象。

本组中,对8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应用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对比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差异不大,且能够较好的对恶性与良性结节进行鉴别,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1] 周伟,刘晓华.基于科学引文索引(SCI)2002-2011年十年肺癌CT影像文献数据的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6):4269-4271.

[2] 方永雄.肺癌患者早期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与血清p53抗体检测联合诊断的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5,36(5):891-892.

[3] 翟淼,于朝阳,张本超,等.早期肺癌动态进展的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诊断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7):495-497.

[4] 韦进,王小文,吴广仕,等.多排螺旋CT低剂量非螺旋扫描筛查早期肺癌的应用探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21(2):144-146.

[5] 胡辅裕.低剂量螺旋CT扫描结合血清p53抗体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4):2716-2717.

[6] 邢雪莲.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监测早期肺癌动态进展的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3):411-412.

[7] 莫家彬,贾红明,李苒光,等.低剂量螺旋CT扫描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9):1713-1714.

[8] 谢海涛,黎庶,初金刚,等.CT灌注参数变化对肺癌化疗早期疗效的观察与评估[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10):699-702.

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137-02

猜你喜欢
病理学低剂量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胸腔镜微创切除肺小结节性病变临床病理学分析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对低剂量CT冠状动脉支架显示的初步研究
自适应加权全变分的低剂量CT统计迭代算法
大孔径3T低剂量下肢动脉MRA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