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不忘初心
万文蓉(1):1
·专家论坛·
中医自律发展伦理之道——解读国医大师孙光荣《医师规》
何清湖(1):1
开启中医药学复兴之门——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感悟
李致重(2):1
中医有国籍 文明无疆界——谈当代中西医学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的认同
陈可冀(3):1
论中医临床的思维模式——中医辨治六步程式解析
孙光荣(4):1
仰观医圣张仲景成长之路——华佗对张仲景的启示
曹东义 张相鹏 张培红等(5):1
“寒热有常”和“虚实无常”刍议
冯世纶(6):1
·经典研究·
从玄府理论探究川芎临床应用
吴佩珈 刘 渊(1):4
从《神农本草经》看仲景方中半夏用药规律
马哲龙 吴晋兰(1):7
半夏泻心汤合方及其应用的思路与方法
王 付(1):10
杨淑荣临证运用经方治疗喉源性咳嗽
饶颖慧 杨淑荣(1):13
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治验(十六)——辨治妇产科疾病验案
李今庸(2):4
经方明星亮奇招 经典理论更弘扬——第五届国际经方班暨第十五期全国经方高研班述要
李赛美 方剑锋 邓 烨等(2):6
运用经方合方辨治小儿口腔溃疡
王 付(2):10
论《伤寒论》少阴病误汗
陈珍真 甘慧娟(2):14
妇人妊娠病慎用药之运用古今有感
宋志洁 傅金英(2):16
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治验(十七)——辨治肝胆脾胃疾病验案
李今庸(3):3
运用肾气丸辨治杂病的思路与方法
王 付(3):5
经方传承 两岸携手——第六届国际经方班(台北站)暨国医张步桃纪念研讨会述要
李赛美 方剑锋 刘超男(3):9
明师齐聚 传承经典——第六届国际经方班(广州站)暨第十六期全国经方高级研修班述要
李赛美 方剑锋 刘超男等(4):6
当归四逆汤方证探索与实践
王 付(4):9
十枣汤治疗肺系病体悟
王燕青(4):13
张仲景哕病证治规律初探与临证心得
章浩军 刘启华 曾 萍(4):16
浅析《伤寒论》中“急”字的意义
吴献毅 李盛华 叶丙霖等(4):19
桂枝汤方证探索与实践
王 付(5):5
太阴病手经表证的系统举例
钱昭部 刘英锋(5):9
“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我见
黎崇裕 刘志龙(5):12
谈《黄帝内经》中的“目诊”
李今庸(6):4
论经方用量与经方疗效
王 付(6):6
浅述“试探”思维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安会如 宋丽珍 曾东萌等(6):9
粳米及“煮米令熟”在桃花汤中作用初探
张 彧 吴东升 朴美虹等(6):12
·名医精华·
金志春助孕安胎思路及辨证遣药经验
徐小芳 金志春(1):15
傅金英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
宋志洁 傅金英(1):19
张磊从“肝疏泄太过”论治膀胱过度活动症经验
李亚南 许二平 张 磊(1):21
薛汉荣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味辨治肺癌经验
李 轩 喻强强 薛汉荣(1):24
薛汉荣辨治寒咳经验
孙 朋 喻强强 薛汉荣(2):18
张鸣从肾论治咳嗽变异型哮喘经验
林亦鑫 张 鸣 杜 琴等(2):21
王金亮诊治月经病经验
许阿妮 王金亮(2):23
刘中勇痰浊治验
邓 鹏 胡 丹 唐娜娜等(3):13
阮诗玮医话四则
李丽洁 许勇镇 阮诗玮(3):16
朱建华重舌象辨治胆病验案两则
汤丹丹 赵 旭 朱建华(3):19
高建忠运用枳术丸临证经验初探
贾 丹 高建忠(3):22
沈英森临证配伍运用钩藤经验
黄嘉伟 李绮雯 李秋露等(4):22
刘英锋湿热杂病辨治经验例析
李富贵 刘英锋(4):25
张晓峰应用交通心肾法治疗妇人疾病经验
韩变利 张晓峰 惠雪莲等(4):27
陈国权立足肝胆治咳嗽
戴征浩 陈国权(5):15
陈扬荣从三焦理论辨治慢性肾衰竭经验
李鹏飞 吴 竞 陈扬荣(5):18
周正祎应用金果榄经验
荣 堃 周正祎(5):21
袁士良辨治厥证四例
翟金海 花海兵 袁 保等(5):23
周文泉从“络脉失利”辨治身痛经验
张兰凤(6):14
王彦晖治疗恶性肿瘤经验
李鹏飞 刘 培 王彦晖(6):18
高建忠从脾论治便秘经验举隅
徐春丽 高建忠(6):22
顾庆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常用对药举隅
杨 磊 杨海棠 臧江波(6):24
·理论探讨·
浅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晏和国 杨 博 侯建婷等(1):26
滋阴利水法在肾性水肿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许勇镇 阮诗玮(2):25
浅述抑郁症(郁证)之肝阳虚
朱爱华 杨承芝 余冬雨(2):28
“盐之味咸”与高血压关系的探讨
王惠聪 郑 峰(2):31
从四诊合参谈望诊
靳 枫 朱 龙(3):31
论从肝防治多囊卵巢综合征
黄 娜 俞 洁 汪梦洁等(3):34
温肺法在慢性肺系疾病临证中的意义及应用
高 洁 李少峰(3):37
吴澄《不居集》脾阴学说探幽
杨 杰(5):30
狐蜮病的病名探议及其论治
连梨梨 林雪娟(5):33
·思考中医·
基于整体观念的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规范化探讨
张梦婷 高碧珍(1):28
围棋与中医的类比
冯 洁 舒青龙(5):36
·思路与方法·
浅析“和法”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尉海霞 袁伟智 张兴彩(1):30
从“肝主疏泄”治疗心系病症
邱丽珍 罗嗣卿 刘中勇(1):32
以脾为基枢的“益气清毒”法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闫雷雷 闫强强(2):33
中医辨证与状态辨识的相关性探讨
李书楠 王 洋 林 平(2):35
基于整体观念的慢性胃炎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吴 敏 林雪娟(3):25
从痰瘀同源论治慢性咳嗽
汤冬亮 薛汉荣(3):28
学习经典 倡导多脏调燮
王行宽 石 好(4):30
从温阳通督论治头痛病探讨
孟凡磊 程慧明 何兴伟(5):25
启宫丸在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IVF-ET中的应用价值
陈姗姗 张 宁(5):28
《伤寒论》桂枝汤类方辨治肝癌并发症体会
阳国彬 刘玉芳(6):26
·古籍研究·
《临证指南医案》胸痹浅析
张丽雯(4):33
·治未病·
《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妇科疾病论治的影响
陈秋霞 罗宝珍(5):41
浅谈儿科“治未病”理论及临床应用
王 洋 郑夏楠 李灿东(5):44
·中药研究·
张锡纯补润并施类对药运用规律探析
刘 建 陈宝贵(2):39
·百家争鸣·
风热感冒质疑
金华彬 陈玉龙(6):29
·针灸经络·
针灸与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
欧阳莎 许 巍(1):34
针灸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林培春 沐 榕(1):39
穴位点按治疗痛经验案3则
宋 超 李嘉伟 刘新亚(1):42
针刀与针刺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陈 梅 刘福水 周凡媛等(2):41
针刺对急性脑梗死炎症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进展
许剑雄 沐 榕(2):46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中EPCs含量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李梦瑶 李向荣 高琼珏等(3):39
张永树直接灸临床验案举隅
兰贵芳 吴端凎(3):43
热敏灸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方 婷 洪 滔 刘福水等(5):47
针刀与封闭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陈 梅 刘福水 周凡媛等(6):48
经络刺激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疗效观察
桂 齐 金海鹏 张彩毅等(6):53
·方药研究·
浅析调气治血之三七配伍治疗血证
王 鑫 李文文 宋佳格等(1):44
·临床研究·
慢性胃炎虚实病性的舌象特征研究
吴 敏 林雪娟(1):46
银翘蒿芩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杨嘉恩 唐金模 吴春城等(1):49
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气虚弱型喉源性咳嗽的疗效观察
昌林亚 孙麦青(1):52
清热和解法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观察
朱叶珊 靳 松 时建华等(1):55
清中饮配合针灸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湿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春旭 殷庆梅 潘超群(1):57
中西医结合治疗寒饮内停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刘 欢(2):49
益肾祛瘀化湿汤治疗肾气亏虚、湿瘀内阻型狼疮性肾炎临床观察
戴凤洁 宋卫国 祝小波等(2):52
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与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
晏和国 杨 博 侯建婷等(3):46
消积颗粒治疗小儿积滞35例临床观察
武明云 王 纳 侯江红等(3):50
参草颗粒治疗非小细胞肺癌GC方案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于春凤 谭 松 侯爱画等(3):53
疏风清热配方颗粒治疗儿童风热犯肺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疗效观察
郑琳靖 赵丹丹 孙麦青(3):56
应用枳实导滞丸加减治疗痰湿瘀阻型胸痹的体会
徐胜胜 王作顺(3):59
交泰汤加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伴失眠临证心得
晏凤琴 唐 萍 肖 春(3):61
自血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 恋 吴清明 李梦瑶等(4):36
小青龙汤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外寒里饮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曹芬芬 万丽玲 刘美年等(4):39
恩替卡韦伍用七味化纤汤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吴春城 唐金模 梁惠卿等(4):43
调经祛痰方联合电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促排卵结局的影响
尹 燕 张迎春 郭桂荣(4):46
清利肝胆湿热法辨治肝内胆管结石体会
陈涤平 陈四清(4):50
石萆汤对肾虚夹湿型弱精子症患者精子线粒体酶及精浆锌的影响
程宛钧 张敏建 史亚磊等(5):54
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心脏神经症的疗效观察
李意霞 李翠碧 刘艳玲等(5):58
天麻钩藤饮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曾志聪 林丰夏 吴子君等(6):32
真武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水肿患者的临床观察
黄 芳 郑胜龙 刘春明(6):36
中医辨证用药或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
骆始华 赵丽娟 李 易等(6):40
·验案探析·
崔应麟治疗内科杂病验案举隅
陈 茜 杨 鑫 崔应麟等(1):60
基于“同病异治”辨治郁证验案2则
邵元欣 王兴臣(1):62
升降散临床应用举隅
周阳阳 薛 宵 王兴臣(2):55
小青龙汤治疗冷哮验案举隅
尉海霞 朱紧超 张兴彩(2):57
启宫丸临床验案举隅
周冠伦 李 菲 张 宁(3):63
龚丽萍中西医结合治疗烟酸缺乏症1例报道
喻春兰 龚丽萍 黄 港(3):65
暑月肾病治验三则
俞 跃 阮诗玮(4):53
临床应用升阳益胃汤验案探析
周阳阳 张金明 宋吉来等(4):55
从运气学说角度指导乌梅丸治疗泄泻1例临床体会
宋新超 郭 栋 李豫晓(4):57
从误诊误治案例再谈“平脉辨证”
李 航 蒋宁峙 陈利群(5):61
升阳益胃汤在肺系病中的应用
汤冬亮 孙 朋 王 维等(5):64
刘良徛辨治咳嗽验案举隅
徐 磊 刘良徛(6):56
桂枝汤加味治疗背部寒冷验案
李超英(6):59
·实验研究·
白毛藤多糖联合阿霉素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杨旭东 张 杰 杨清东等(1):64
从线粒体相关凋亡蛋白表达探讨温肺降浊方对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胡跃强 向军军 赖菁菁等(2):59
小儿安神补脑颗粒对氧化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应激损伤机制
高厚明 陈建平 石巧玲(2):63
壮骨止痛方对骨质疏松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血清Sclerostin水平的影响
杨 军 莫新民(3):67
无尾果黄酮类化学成分的UHPLC-Q-TOF-MS/MS分析
朱继孝 文 乐 魏春华等(4):59
红花黄色素对TGF-β1诱导的人肺泡上皮A549细胞转分化的抑制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郭迎科 李瑞琴(4):64
雷公藤内酯酮抑制胃癌细胞恶性行为的作用与机理研究
王振飞 贾永峰 牟永平等(5):67
补肾化瘀方对多囊卵巢大鼠子宫内膜降钙素表达的影响
侯丽莹 邓丽玲 罗 佩等(6):61
黄连素通过ROS/ERK1/2通路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实验研究
田 华 闫平慧 张锋利(6):66
·综述·
中医治疗毒瘾的研究进展
宫 璞 张金玲 金 李等(1):67
中医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研究进展
李小蝶 吴耀南(1):70
巴戟天抗抑郁成分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魏京邑 岳广欣(2):67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近况
赖国平 吴耀南(2):70
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研究概况
方 婷 刘福水 周凡媛等(3):70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研究近况
赖虔青 林 平(4):69
中成药的合理应用述略
殷海霞 王宝春 钱 媛等(5):70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曾榆凯 吴耀南(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