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安明
(陕西省汉阴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725100)
母猪产后瘫痪综合防治技术
向安明
(陕西省汉阴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725100)
母猪产后瘫痪一般认为是由于母猪产后血糖、血钙骤然减少或钙磷比例失调,产后血压降低,维生素缺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母猪产后瘫痪已成为养猪业的多发病,尤其是潮湿的圈舍,该病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根据统计,与发病有关的因素主要是怀孕期母猪饲料中钙磷缺乏,能量饲料供应不足,圈舍采光、通风等方面设计不合理,圈舍地面阴冷潮湿,白色母猪发病明显多于黑色母猪。本病多发于母猪产后2~15d。 笔者2007~2014年在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期间,治疗母猪产后瘫痪51例,治愈率50例,效果较好。
病初母猪吃食明显减少或不吃食,不时磨牙空嚼,不愿走动,后肢交替踏步,精神不振,奶水减少,粪便少而干硬,中期后肢无力,站立不稳,继而卧地不起,后肢颤抖痉挛,触诊有惊恐,拉伸后肢有尖叫痛感,体温正常或略高略低不等,随着病情发展,心率90~110次/min以上,精神极度萎靡,呈昏睡状态。继续患病则后肢瘫痪,不能站立,体质稍好一点的母猪有的虽反复挣扎,但仍不能站立而长期卧倒。出汗,瞳孔散大,后肢末端发凉。有的体温下降到37.5℃,头颈向后,做划泳状,有的口吐白沫,牙关紧闭,肌肉震颤,痉挛抽搐,有的可继发性肌肉损伤和后肢肿胀。
(1)怀孕末期胎儿增大、胎水增多,占据腹腔大部分空间,压迫胃肠使其活动减弱,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致使肠道对钙、糖的吸收显著减少,分泌后大量的血钙和血糖进入初乳又可引起产后母猪血钙和血糖急剧减少,上述原因造成血钙浓度大量降低,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导致全身抽搐痉挛。在血钙降低的同时血镁和血磷也减少,磷的减少可加速钙的排出,所以血镁和血磷的减少,会加重全身抽搐及痉挛症状。
(2)母猪在怀孕期间饲料搭配不当,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等因素导致血钙降低,同时泌乳消耗了母体大量营养,使血糖和血钙的含量进一步降低而发病。
(1)改善圈舍条件,调节体内钙磷比例,增加营养。
(2)改善病畜圈舍条件把母猪及猪仔迁往干燥,通风保暖的圈舍内,同时把母猪与猪仔进行隔离。
(3)控制母猪哺乳次数,控制钙磷的有效排出,用牛奶给予仔猪补充营养,补充磷钙饲料。
方法1:土方治疗:鸡蛋壳 (煅)500g(研为细末),食盐 30g,黄豆500g(炒熟),狗骨500g捣碎,麻油250g混合一起,每次约30g拌饲食用,每日两次。还可用姜、葱白、艾蒿各20g,白酒100g熬沸,候温 (不烫手为宜)对病猪后肢涂抹热敷。
方法2:按保泰松50kg/片,碳酸氢纳30kg/片,研细末分开服用。1日两次,服用1周。
方法3:用10%的葡萄糖酸钙50~100ml,10%葡萄糖500ml进行静脉滴注,或用10%氯化钙20~60ml,10%葡萄糖500ml进行静脉滴注,1日1次,连续用药1周。对病程较长,营养衰竭的病猪可先用10%葡萄糖500ml,VC(0.5g) 注射液 10~20ml, VB6(0.2g)4~8ml混合静脉滴注,再用10%葡萄糖酸钙 50~100ml, 10%葡萄糖 500ml连续静脉滴注。1日1次,连续用药1周。早期在母猪尚能进食时及时内服葡萄糖酸钙,对有便秘的给予硫酸钠适量内服。母猪不能站立、不能进食时用胃管投服缓泻剂硫酸钠或硫酸镁适量,消除便秘。
方法4:中药治疗:炒白术15g,当归15g,川芎15g,钩藤15g,赤芍15g,焦山楂20g,泽兰叶12g,延胡素10g,羌活、独活各15g,六曲10g,大黄10g,益母草120g,水煎内服。
向安明 (1975-),男,陕西省汉阴县人,大专,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及农业执法工作。
6月龄的幼龄羊,尤以春夏季发病较多。本病多呈群发性流行,病初先在山羊口角、上唇或鼻镜发生小而散在红斑,很快形成小结节,后成水疱或脓疱,破溃后形成黄色或棕色疣状硬痂,严重者整个口唇肿大外翻,导致病羊采食困难。本病主要经伤口感染,因此,应重点做好幼羊患病部位的皮肤护理,避免因疮口破裂而造成患病面积扩大化。对于患病幼羊及时进行隔离。可以选用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各2ml混合肌注,3次/d,连续5d即可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