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燕施平安
(1,宁夏吴忠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51100;2,宁夏盐环定扬水管理处751100)
村级动物防疫员感染布鲁氏菌病反思
张晓燕1施平安2
(1,宁夏吴忠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51100;2,宁夏盐环定扬水管理处751100)
村级动物防疫员 (简称 “防疫员”)工作在畜牧业生产第一线,承担着动物免疫注射、畜禽标识佩戴、免疫档案填写、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报告等工作和职责,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因气候变化、活畜禽频繁交易、病毒毒株变异等因素影响,动物疫情形势越来越复杂,防疫员也成为感染人畜共患病的高危职业人群。2015年,宁夏某县秋季动物疫病集中免疫结束后,个别防疫员感染了布鲁氏菌病,这不仅对防疫员身心健康造成伤害,也严重影响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的稳定。
防疫员掌握最基本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更重要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 (如意外伤害或人畜共患病等)。目前,吴忠市大多数防疫员未受过正规教育,属于 “半路出家”(子承父业,以师带徒),也未经系统的专业培训,因此,防疫员专业知识欠缺是造成自身伤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动物疫病防疫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如疫苗接种,包括接种前的准备、疫苗妥善保管、接种中的注意事项,动物接种后出现过敏反应处置等技术,而操作技术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疫苗免疫质量和效果。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防疫员年龄偏大,不认真阅读疫苗说明书凭经验,随意增加或减少疫苗注射剂量,打 “飞针”,疫苗保管不妥,不及时更换注射针头等,这些不规范的操作,不仅影响疫苗免疫效果和质量,对自身也存在伤害和动物交叉感染的风险。
防疫工作中,防疫员嫌麻烦不采取防护措施 (不佩戴一次性帽子、脚套、口罩、乳胶手套、护目镜等),不采取消毒措施走家串户,随时吸烟、喝水,注射器吸取疫苗随处排空,使用完的疫苗瓶在冷藏包中乱放,没有更换衣服等,这些 “陋习”反映出防疫员生物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易造成对个人伤害和动物疫病病源的扩散。
实际工作中,防疫员到村地址与乡兽医站相距较远,为了便于工作,一些防疫员将疫苗领回家放置于自家冰箱,导致一些人畜共患病的悲剧发生;另外,在防疫督查工作时,只注重动物免疫进度,忽略对防疫员防护措施不到位的督查。
(1)提高工资待遇,吸纳热心服务于基层的年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使防疫队伍在年龄和知识结构上更加科学合理。
(2)工作中存在突发事件 (交通事故和动物伤人等)和感染人畜共患病的风险,应为防疫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缴纳医疗保险等,解决防疫员的后顾之忧,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3)对工作中认真负责、成绩突出的防疫员应给予物质奖励,工作效率不高的给予辞退,从而调动防疫员的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进一步推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对防疫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为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和个人防范奠定坚实的基础。
将培训课堂搬到畜禽圈舍,每个防疫员将对畜禽保定、免疫接种、应急处理、疫苗保管、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进行实际操作,从而提高防疫员的操作技能,确保防疫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
加强人畜共患病的宣传和培训,使防疫员认识到在工作中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性,从而减少动物疫病对自身的伤害和疫病病源传播。
(1)做好防护用品的采购,确保防护物品的质量和数量。
(2)不管春秋集中免疫还是平时防疫工作,动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都要加强对防疫员防护措施的督查,并将个人防护情况与免疫效果作为工作成绩考核的内容。
(3)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要对疫苗做到统一保管,统一发放,统一回收,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政府部门和业务部门应高度重视,不断加强防疫员的管理,全面提升防疫员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动物防疫队伍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实现 “两个努力确保”。
张晓燕 (1976.5-),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