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强,贺 军,王福财
(1.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 天祝 733299 2.甘肃省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武威 733006)
科技转化
提高天祝白牦牛产品品质的关键措施
李红强1,贺 军2,王福财1
(1.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 天祝 733299 2.甘肃省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武威 733006)
结合适应天祝县白牦牛养殖的牦牛育肥技术,按照白牦牛及其产品监管现状,分析研究保障白牦牛及其产品健康养殖模式为目的,结合藏区主导畜种白牦牛的实际养殖状况,从养殖源头抓起,加大监督力度,实现畜产品监管的全覆盖,提高白牦牛产品安全水平,促进牦牛育肥技术的广泛推广与应用。
白牦牛;产品;质量安全;措施
天祝县是一个以牧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处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及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甘肃省中部,祁连山东端,境内海拔2 040~4 874 m之间,年平均气温-1度至1.3度,无绝对无霜期属高原牧区。全县有天然草原41.41万hm2,2016年底全县白牦牛饲养量达10.5万头。白牦牛养殖作为当地的优势产业,在全县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但由于经济条件制约,我县对畜牧业投入较少,存在基础设施差,良种化程度低,畜群结构不合理、经营方法和手段落后,养殖效益低和生产质量低等问题,尚未完全摆脱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
为了提高白牦牛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水平,充分利用目前推广的舍饲育肥技术,从养殖源头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健康养殖模式,并结合有利的自然环境,生产具有高原特色的无公害产品,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重点从动物卫生监督角度及疫病防控、养殖污染防治、投入品质量管控等方面探讨分析健康模式,形成适用于天祝藏区主导养殖畜种白牦牛的健康养殖模式,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生产绿色无残留的健康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牧收入。
2.1 场址选择
科学规划养殖场建设,防止因陋就简,避免为减少投入而使用配套的设施不完善现象;养殖场的场址、布局、工艺必须保证生物安全,严防疫病从外部传入;粪污等环保设施建设应与养殖场建设同步规划。
2.2 动物防疫条件
养殖场区必须达到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管理区、养殖区、无害化处理区”三区分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并严格落实,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台账。制定科学的疫病防控计划,并严格按照程序实施免疫。
2.3 饲料营养科学
根据白牦牛的营养需要,科学合理配制全价、平衡的饲料,通过饲料营养的全价、平衡,特别是通过改善某些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营养,以及消除饲料霉菌毒素的危害,提高白牦牛群体的抗病力。
2.4 添加剂、兽药
通过使用益生素、促生素、酶制剂等绿色添加剂,提高白牦牛的抗病力。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必须治疗时,所用的兽药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减少药物的使用和残留,根据所用药物执行休药期,未规定休药期的品种,休药期不应少于28 d。
2.5 安全生产管理
开展畜产品安全监测,坚持定期检测检验制度,加大投入品监督检查,从源头上把好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关。
2.6 疫病防制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引种时对主要疫病进行检测,防止将疫病引入;对重要威胁疫病定期检测,科学合理进行免疫接种,提高畜禽免疫力;实行“全进全出”、卫生消毒、病畜隔离、病死畜无害化处理制度,防止疫病在群内传播。
2.7 粪便的综合利用
一是土地净化法,通过土层的物理和化学作用降解净化;二是还田利用,将干湿分离后的干粪按规程自然发酵后用作肥料。
2.8 周边绿化
场地绿化可净化25%~40%的有害气体和吸附50%左右的粉尘,还可改善圈舍小气候,达到减轻空气污染、降温作用。
该模式主要从疫病防控模式、投入品质量管控、养殖污染防治等三个方面技术指标来分析。一是发病率、因病死亡率。加强养殖场(小区)防疫条件和设施审查,严格落实门禁消毒措施、无害化处理措施、持健康证上岗制度等,加强养殖场(小区)动物防疫监管,实施集中检查评估。明确疫病防控重点,实行程序化免疫,加强疫情普查和免疫效果监测,确保免疫密度、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达标,畜禽发病率、因病死亡率显著降低或不发生。二是严格开展投入品质量管控。加大对养殖场(小区)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监管和自配料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养殖和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违禁物质的违法行为。指导养殖场区科学用药用料,推广使用高效低残留兽药、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替代品,严格用药量和微量元素添加量,生产“绿色”产品,确保动物产品药物残留检测合格。三是开展养殖污染防治。根据养殖场清粪工艺、周边农田面积等,因地制宜推广粪污处理利用模式。
通过本养殖模式,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白牦牛的繁殖率和屠宰率,另一方面健康养殖的畜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及产地认证后,可有力地推进我县养殖业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进程,促进农牧民增收,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牧区养殖业由自然放牧向全舍饲转变,减轻草场压力,缓解生态恶化,从而进一步提高白牦牛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发挥品牌优势和品牌战略,对发展现代白牦牛养殖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KeyMeasuresfortheImprovementoftheProductsQualityofTianzhuWhiteYak
LI Hong-qiang1,HE Jun2,WANG Fu-cai1
(1.TianzhuTibetanAutonomousCountyAnimalHealthSupervisionInstitute,GansuTianzhu733299China; 2.GansuAnimalHusbandryEngineeringCareerTechnicalCollege,GansuWuwei733006China)
Combining the yak fatten technology in white yak breeding in Tianzhu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upervisory situation on white yak and its product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health cultivation pattern of white yak and its products. Further more, this study combined the practice breed condition, nurtured from the breeding source, increased supervision, to achieve full coverage of livestock products supervision and improve white yak product safety level, further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yak fattening technology.
White yak; product ; quality and safety; measures
2017-03-20接收日期2017-05-28
天祝白牦牛设施育肥技术研究与示范;天祝藏区牛羊健康养殖模式示范与应用(1701TZKJ03)
李红强(1979-),男,甘肃天祝人,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及动物卫生监督兽药饲料监察工作。
S823
A
1001-9111(2017)04-00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