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春金俊杰金叶舟
温州市生猪自给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金大春1,2金俊杰1金叶舟3
(1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浙江温州325006;2浙江省温州市畜牧兽医局,浙江温州325000;3浙江省温州市农产品检测中心,浙江温州325014)
“猪粮安天下”,猪肉与粮食一样是国计民生的特殊产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随着土地紧缺和环保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的养猪场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大整治”,此后,生猪产业发展举步维艰,产能持续下降,产业不断萎缩,猪价节节攀升。如何未雨绸缪,采取有效措施,缓和供需矛盾,乃是当前各级政府和养殖企业急需思考的课题。本文以温州市生猪产业发展现状为蓝本,分析因素,思考对策,为提升生猪自给能力规划一条可行的路径。
生猪;自给能力;现状;问题;对策
“猪粮安天下”,猪肉与粮食一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特殊产品。作为“菜篮子”中的主角,猪肉能否稳定供给事关老百姓的“菜篮子”和食品安全的“命根子”;作为生猪生产大国,生猪产业事关农业发展的“牛鼻子”和农民兄弟的“钱袋子”。目前,国内的生猪存栏量和出栏数及猪肉产量虽然占据全球的半壁江山,但2016年我国从德国、美国、西班牙、加拿大等国尚须进口160万吨猪肉,折合约2 100万头肉猪,相当于全球猪肉进出口贸易总量的1/4,约占国内生猪出栏总数的3%。所以,中国的猪肉供给绝对不能出现问题,一旦出了问题,将是全世界无法解决的大问题。故此,中国的猪肉只能走自我供给之路。
但是,在环保准入越来越严、养殖空间大幅压缩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国内生猪饲养数量不断调减,猪肉供需矛盾逐步浮现。特别是南方地区在经历了畜牧业的“大拆除·大整治”之后,生猪产能走低,自给率下降,猪价持续高位运行,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何保持适度的生猪养殖数量及猪肉自给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温州作为一个人口多、资源缺、生猪少的城市,必须未雨绸缪,提早谋划,主动应对,采取综合调控措施,适度发展规模养猪,逐步提高自给能力,着力解决猪肉供需矛盾这个大问题。
温州市是浙江省第一人口大市,常住人口911.7万人。参照2016年国内人均猪肉消费量38.44 kg推算,全市年消费商品肉猪约需要440万头。但温州市的生猪产能严重不足,自给率明显偏低,每年不得不需要从外地调入300万头商品肉猪,并通过超市、品牌连锁餐饮企业及农贸市场等调入猪肉及其副产品折合约60万头肉猪,才能基本满足全市居民的消费需求。频繁的活猪调入,既增加了生猪疫病及人畜共患病的输入风险,又给猪肉稳定供给及物价调控带来巨大压力,且每年用于外调生猪的资金高达70亿元。
近年来,随着“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不断推进,生猪养殖场作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被列为“大拆大整”的主要对象。2014—2016年间,温州全市共拆除养猪场(户)2 585家,仅保留养猪场386家,减少生猪存栏量30万头以上。据农业部门统计,2016年年底温州市生猪存栏量为39.31万头,同比下降24.45%;年出栏生猪71.88万头,自给率仅16%,为全省最低。浙江省的情况亦基本相似。2016年末生猪存栏573.8万头,同比下降21.4%,出栏1 169.2万头,同比减少11.1%,自给率不足45%。全国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据媒体报道,南方水网地区的11个省(市)2016年前三个季度调减生猪存栏量达1 600万头;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3 504万头、出栏68 502万头、生产猪肉5 299万吨,同比分别下降3.5%、3.3%和3.4%。产能持续下降,产业不断萎缩,自给能力不足,导致猪价上扬,并有可能成为调入地区的供给瓶颈。温州作为全国生猪输入大市,未来的猪肉供给将随着国内生猪养殖数量的调减而偏紧,价格可能领跑全国。如何有效解决猪肉供需矛盾,适当提高生猪自给能力,已迫在眉睫。
当前,生猪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受内外环境变化影响及新旧矛盾交织叠加,生猪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越发凸显,尤其是环保、土地、资金、市场、疫病、政策等方面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时还难以解决,加上基层政府在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发展生猪产业步履维艰。
2.1 环保压力大
随着《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养殖环保治污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以及社会和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生猪产业污染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生猪养殖排泄物数量多,治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加上生猪生产过程排放大量有害气体且难以有效处理,给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形成巨大压力。生猪粪污具有典型的“双重性”,如加以有效利用,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或生物质能源;但若利用不到位,往往会成为污染源。新实施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对养殖环境作出明确规定,养猪场必须通过环评后才准许组织生产。目前,温州全市经畜牧业大整治与验收后,有15%的养猪场保留下来,但已通过环评者寥寥无几,大多数处于无环评许可却在线生产,局面尴尬,政策处理困难重重。
2.2 土地资源缺
当前,土地资源短缺已成为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瓶颈之一。温州市农村人均耕地仅有0.31亩(206.77m2),发达的工业需要大量土地承接其发展,受供给总量限制,生猪产业的基本生产要素——养殖设施用地供应量明显不足;又受城镇化发展和环保要求的影响,使得生猪产业的资源刚性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发展空间有限;再加上生猪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功能不断弱化,产业发展规划明显滞后,生产用地指标难以落实,已严重制约了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温州市辖12个县(市、区、功能区)政府(管委会)于2014年10月前已相继出台了本区域内的《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明确划定了畜牧业禁养区、限养区和宜养区,并对禁养区内养猪场全部予以拆迁或关闭,限养区内实施严格控制,而规划中的宜养区,要“根据环境资源承载能力适度发展畜牧养殖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因土地落实问题而难以组织实施;且保留下来的养猪场因多数属于临时用地指标,因业主担心政策有变,猪场随时面临被拆迁的可能,也极大地影响了业主的投资积极性。可以说,如土地制约因素没有大的突破,温州市的生猪产业很难快速转型发展。
2.3 规避风险难
受生猪生产特点及市场供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新一轮猪周期及禁养限养叠加,生猪产能持续下调,猪价波动明显。2014年4月进入低谷时,温州市的生猪收购价仅11.47元/kg(月加权值,下同);而高峰时的2016年6月份则为21.58元/kg,波动幅度高达88%。猪价大跌会引发一批养殖户严重亏损而停产停业;但猪价非理性上涨又易引导CPI指数上升而引发社会问题。多数养殖户在获利时急于扩张、亏损时急剧收缩的投机心态,使猪肉产品易出现区域性、阶段性、结构性供需矛盾。所以,未来生猪市场变化的放大效应还将进一步增强,价格波动风险将进一步加剧,给猪肉安全供给和物价稳定调控带来巨大挑战。
2.4 疫病隐患多
生猪疫病复杂,病原污染面广,病毒变异加快,易引发局部流行。一方面,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等重大疫病仍有零星散发,流行性腹泻等常见病还在一定范围流行;另一方面,生猪及其产品的大流通格局使外来疫情传入风险持续存在。加上基层兽医防控体系薄弱,养殖场技术人才匮乏,易形成疫病防控盲点,并有可能成为暴发生猪疫情的源头。
2.5 投资与生产成本高
建设标准化场,必须配套生态化治污工程。目前,养猪环保投入比重已占猪场基建投资的30%以上,加上日常运行管理,养殖防污成本会继续增加。与此同时,大多数猪场因土地系临时租用,既无产权证又无土地证,无法与银行实现抵押贷款,信贷难、融资难问题相对突出。另外,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养猪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水平均还较低,成本较高,没有国际竞争优势。主要饲料资源严重缺乏,玉米、大豆等基本饲料粮多数要从外省调入;而国内蛋白饲料又基本从国外进口,如大豆年进口量已超过8 000万吨,占世界贸易总量的60%。这些主要原料价格均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将成为养猪成本回升的潜在空间。
2.6 猪场落地难,发展后劲弱
养殖准入门槛提高,制约条件增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基层政府对生猪产业的认识存在偏差,视养猪为面源污染而列入全面整治,特别是2016年4—6月被浙江电视台《今日聚焦》曝光的3起养猪污染事件将当地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就地免职,引发乡镇政府对已建猪场的整治决不留情,对计划新建猪场则拒之千里。如今,凡涉及养猪项目,绝大多数乡镇拒绝审批,猪场落地难,生猪产业“雪上加霜”,发展成为一句空话。
早在2013年7月下发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浙政发〔2013〕39号)就明确要求温州、台州、丽水等市要实现生猪自给率提高15%的目标。借鉴上海、广州、杭州、宁波等市的经验,结合温州市实际,未来生猪产业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确立“提素质、增效益、稳供给、保安全、促生态”的工作目标,突出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总战略,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着力构建高效安全、生态环保、资源节约、人畜和谐的现代生猪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五年努力,全市新建万头以上机械化、智能化大型养猪场10个,改扩建2 000头以上标准化、生态化中型养猪场100家,重点发展500头左右的田园式、家庭型养猪农场1 000家,使全市生猪自给能力从目前的70万头增加到130万头,自给率从当前的16%提高至30%。
3.1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借助上海市松江区创办家庭型养猪农场经验,重点在飞云江、鳌江流域的粮食功能区及农业精品园区内配套布局一批规模在2 000头以上的标准化、生态化中型养猪场和500头左右的田园式、家庭型养猪农场;在沿海滩涂围垦区,规划新建10个万头以上机械化、智能化大型养猪场;在乐清、瑞安、平阳、苍南等县(市)的山区、半山区新建一批500~2 000头规模养猪场。稳定永嘉、泰顺等县宜养区内的生猪养殖,严格调控鹿城、龙湾、瓯海等3个主城区及洞头区风景名胜区和文成县饮用水源保护区等区域的生猪的养殖数量。结合各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按照农牧结合、种养配套的要求,独立编制宜养区布局,落实用地指标,解决土地备案,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养猪模式,提高规模化、标准化水平,逐步提升生猪自给能力。
3.2 适当放宽用地政策
在坚持不破坏基本农田的原则下,对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畜牧合作组织按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兴建猪场的建设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鼓励合理利用荒山、荒地、滩涂等未利用地或疏林地进行综合开发,适度发展生态养猪;对农牧结合型家庭农场,优先予以用地保障。在农业“两区”和新围垦滩涂中,可按每500亩田园(滩涂)对接1 000头猪场进行合理匹配,规划一定比例土地用于配套建设标准化规模猪场。考虑到养猪场建设实际,应将养殖设施用地和绿化隔离用地视作农业生产设施用地,将管理服务及其他附属设施作为农业附属设施用地进行审批,其用地规模可控制在项目用地7%以内。对确需占用山区基本农田建设,实地现状又是荒山、荒草地,且符合报批条件的,可将基本农田调整为一般农田进行审核备案。
3.3 加快建设美丽牧场
考虑到养殖业对环境可能造成一定影响,今后凡建设养猪场必须按照“场区布局合理、设施制度完善、生产全程清洁、产出安全高效、资源循环利用、整体绿化美化”的要求,参与省、市美丽生态牧场创建,并对验收合格的养猪场按照美丽牧场奖励标准予以资金补助。支持在滩涂围垦区及实际为低丘、荒坡等地段建设万头机械化、智能化养猪场,引导新建猪场采用“非接触式生物发酵床零排放新模式”,大力推广“水田消纳式”、“旱作山园管网式”等循环利用新模式。加大培育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服务主体,重点推广养殖粪污综合利用PPP模式,实现粪污处理政府、养殖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三方共赢。
3.4 不断提升科技水平
要不断推进科技进步,重点推广生态养殖、优良品种、疫病防控、环保节约型饲料等关键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饲料转化率和母猪生产力水平。要突出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广标准化技术,在大中型养猪场重点推广智能型养殖设施,全面推广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等工厂化饲养技术,实现向技术集约型生猪产业转变。要提升整体素质,组织开展对生猪产业各环节需求人才的系统化、专业化培训,不断提高畜牧兽医人员和养殖业主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从整体上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竞争力。要加强疫病防控,不断完善重大疫病防控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支撑体系,提升对重大动物疫病、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诊断、鉴定能力及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要强化信息服务,建立市场供求监测和预警体系,强化生猪生产和价格动态监测分析及形势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场科学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市场心理预期。
3.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强资金、土地、技术等要素支撑,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在土地备案、项目准入、交通运输、水电供给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凡在宜养区内涉及生猪产业项目,各级政府要开绿灯,及时帮助办理土地备案;对新建标准化、生态化规模猪场或通过设施化改造提升而保留的养猪场,环保和农业部门应办理审批手续,并帮助做好环评登记。增设生猪产业发展激励资金,专项奖励本市生猪产业强镇;借鉴上海、广州等地经验,设立外建养猪基地奖励专项资金,凡温州市民在外地创办养猪场,生产商品肉猪主要供给温州市的,可按每头补助20元予以奖励。试行建立温州市畜禽交易市场,探索和完善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的长效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县(市)财政及畜牧专业合作组织联合建立养猪金融风险补偿基金或风险投资基金为重点的银行贷款“风险基金池”,适当放大贷款基数,为养殖企业及生猪合作组织内部社员贷款融资提供风险担保。拓展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实现全市病死猪无害化收集处理政策性保险项目全覆盖;在瑞安市、永嘉县率先试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项目,提高养猪生产抗市场价格波动和疫病风险的能力,促进生猪产业稳定有序发展。
3.6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站在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养猪生产和提升生猪自给能力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把加快发展现代生猪产业纳入“两美”温州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来统筹谋划,切实加强领导。要认真落实“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把确保生猪适度自给作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县(市、区)考核目标,落实责任。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履职,加强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强牧惠牧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促进现代生态生猪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F326.33(255WZ)
A
1673-4645(2017)06-0065-04
2017-04-05
温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X20150022),(N20130002)
金大春(1959-),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新型实用技术研究与推广,E-mail:jdc65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