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是语文教学,尤其是古文教学的根本。古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在不断、反复的朗读中,学生可以渐渐进入课文情境,直接真切地感知课文内容,更易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是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执教过程中,重视朗读,回归文本,才是王道。
【关键词】朗读 文本 古文教学
【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他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与喜爱。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他每次推三阻四的,还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他是如何劝说的?他能成功吗?
板书题目
【教师朗读】请同学们注意注音和停顿,在书上做标记。
【学生朗读】
【学生齐读】
【去掉句读】先一生读,再齐读。
师:看来难不住大家,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分析文章的大意。可以小组讨论。
师:有不懂的字词吗?
生1:“岂”。
师:这个字在现在还有保留,大家联想一下“岂非……”是不是能悟出它的意思?
生1:难道。
师:是的。
生2:“但”的意思?
师:我们在《木兰诗》中见到过它。
生3:“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是“只”的意思!
师:是的,“但当涉猎”,只不过粗略的阅读,但在这里是“只不过”的意思。
生4:“孰若”的意思?
师:这个有一点点难,此处“孰若”做“与……相比如何”理解比较合适。还有什么字词不确定?考考你们!有没有同学知道“遂”怎么理解?
生5:于是。
师:是的,在书上打着重号,是常考词。“别”呢?
生6:离开。
师:很棒。现在还有一个成语叫做“不辞而别”也是保留了这个意思。
疏通文章,生逐句翻译,师适时点拨。
【学生齐读】
【分析】
《孙权劝学》是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关键词是“劝”,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生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师:孙权为什么要劝?
生2:是由工作决定的,“卿今当涂掌事”。
师:孙权劝成功了吗?
生3:没,“蒙辞以军中多务”。
师:不甘就此放弃,孙权接下来怎么劝的?
生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师:什么是“见往事”?
生5:了解历史。
师:一员武将,读哪些书才能有兴趣见往事?
生6:可以看些兵书,像《孙子兵法》。
师:是的,再如《孙膑兵法》《左传》《战国策》,这些对于一员武将来说还是愿意看的。说到这,孙权似乎怕自己劝说的力度还不够,他又怎么劝说的?
生7: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师:孙权举自己的例子有什么用?
生8:让别人更能接受,更有说服力。
师:对,这就是现身说法的好处。这次孙权的劝学成功了吗?
生齐答:成功了。
师:从哪儿能看出来?
生9:蒙乃始就学。
师:劝了这么久,终于有成果了,吕蒙听了劝说以后,有了怎样的成就?
生10:鲁肃赞叹他不再是吴下的小阿蒙了。
师:这次劝说有成效了,吕蒙也有所改变了。写鲁肃赞学从侧面描写了劝说的成功。孙权为什么会成功?
生11:讲自己的例子。
师:嗯,现身说法,以身作则。(板书)
生12:没有摆架子,让人比较容易接受。
师:以朋友(平等)的身份进行劝说。(板书)
生13:没有提太高让吕蒙很难达到的要求。
师:有针对性的劝说,(板书)让吕蒙看他感兴趣的书籍,只要他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吕蒙也不会觉得多有压力。可见,孙权应是一个善劝之人。
这次劝说之所以成功,除了有孙权善于劝说这个因素,还有没有吕蒙自身的原因?
生:因为听从了孙权的劝戒。
生:还有他个人的才能与努力。
师:一个是善于劝说,一个则是听从劝说。成就了一段佳话。
【有问有答地读】
生:“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师: 我没有时间啊!
生:“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师:嗯,我可以考虑一下。可我还有那么多事儿要做呢?
生: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师:看来我真的应该学习了。
这一成功的劝说被司马光记录在了《资治通鉴》中,谁了解司马光及他的《资治通鉴》?
生:司马光砸缸。
师:这是他小时候的故事,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他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题目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意思是了解一下过去的事情,会对我们现在的生活很有帮助。 学习本文,得到了什么启示,对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生1:劝说应讲究技巧,善于劝说,这样才会收到成效。
生2:劝说时如果自己有类似的经历,可以和他人分享,更容易接受。
生3:对于别人善意的劝谏,应勇于接受和尝试,才能提高自己。
师:这就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了,我们再来一起齐读本文,感知它的魅力,同学们尝试背诵。
【教学后记】
1.重视朗读。范读、齐读、有问有答的读……一遍一遍的朗读使学生更扎实的理解了课文内容,整节课讲读结合,收效很好。语文教学如果丢掉读,再精彩的设计也没用,不管是古文教学还是现代文教学,都应重视朗读,回归文本。
2.形式多样。在试讲的时候我突发奇想的用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读,感觉效果还不错。当学生们听到我的回答“我没有时间啊!”学生的积极性顿时高涨起来,朗读的声音也明显有力了。整节课使用了不同形式的朗读,因此没有给学生带来重复感,反而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当朗读环节结束时,学生们已基本能背诵全篇了。
3.注重积累。作为一篇文言文,疏通文意和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也非常重要。因此在具体的处理上,我花了很多的时间请同学们疏通文意,用学生提问不懂字词的方式让他们注意到了一些重要的文言字词,并及时在书中做了标记。同时培养他们进行学习知识的迁移,尝试用已知解答未知,以适应现阶段的中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