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进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在不少学校,也出现了优秀教师。“孔雀东南飞”,这也成为不少校长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究竟用什么方法让教师能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在此栖身,为此作为教师要认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讲话,做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学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也可以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
学校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全体教职工的零距离,对于这个问题,作为学校领导者,理应思考学校用什么办法来凝聚人心?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校长要为教师提供一个适合他个人发展的平台,让教师看到自己成长的曙光。还要将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向所有人描绘一幅为学校跨越发展的蓝图,形成全校共同奋斗的合力。
在教师中我们可以采取以老带新试试走结对的方法,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优势和青年教师的学习能力。正是在学校领导营造的这种良好的氛围里面,我校也形成了以教初三为荣的风尚。他们经过“合作”和“竞争”积极磨练自己的基本功,掌握最新的教研信息,使自己迅速地成长起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高,学校、教师、学生也从中获益匪浅。
作为学校的掌舵人,还应该注重激发教师创造成就的动机,为此学校尽最大可能提供适合教师个体特长的工作机遇,为满足教师的成就需要创造条件。我认为一所学校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学校领导的精心培养与细心呵护,同事之间的竭诚合作和良性竞争缺一不可。身为领导者,我们应根据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年轻教师想方设法使他们尽快熟悉业务,同时发挥年轻人敢想敢干的优势,放手让他们去闯;中年教师,提出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提供创新的空间;老教师,要求他们不断吸取新的知识,站在一定的高度总结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做好教师之间的传、学、帮、带工作。
二、利用集体备课这一载体
利用集体备课这一载体,让全体教师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特长,让他们取长补短,快速成长。比如说在语文教研组,有的老师在习作教学这方面研究的比较透,我们就让他负责习作,其他学科也是如此,集众言,纳群智,集体合作来完成备课。经过集体备课做出来的教案就融合了大家的特长,成了集体智慧的结晶。此外,我们还很注意处理备课组集体和施教者个体合作的关系,鼓励并要求教师进行二次备课,在课堂上根据教案还可以有自己的发挥,因人施教。我们是希望用凝聚了集体智慧和心血的集体备课给所有教师一个很高的起点,然后让他们在这个高起点上在加上个人的创造,去完成教学。这样一来,教师的竞争内化了。为了保证效果,我们还将教师的奖惩与优秀教研组评比挂钩,这样教研组的凝聚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教研组内,我们以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为核心,营造全组分工合作,优劣互补的氛围,自然而然地教师们都能严肃、认真地去对待。因此,我们的合作和竞争是浑然天成的整体。合作是无间的合作,竞争是良性的竞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通过合作吸收了别人的精华,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自己跟自己的竞争,自我加压,又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此外,我校奉行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我以为,所谓好教师,必须是能让学生学进去并且学会的教师;所谓好课堂,也必须是能让学生学进去并且学会的课堂。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需要。
三、细微之处显功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块土地都说话”,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些都要求学校有一个高品位、高层次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内在风骨和精神实质的所在,蕴含着诸多内容。为此,我们确立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促进学校和人的发展,始终坚持人性、人本的原则,对学校文化进行梳理、提炼和升华,把最先进的文化元素糅合到其中,在历史的厚重上又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全校上下形成和谐上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让学校的文化“永不放弃、永无止境”渗透到每个人的灵魂深处,最大限度的实现师生个体精神和学校整体文化的水乳交融。如今置身在白马中学,你一定能感受到良好的学校文化在白中人身上的体现。
在白马中学,教师的评优和晋升,学校领导是“拍不了板”的,而是完全由学校的制度来“说话”,学校的制度文化在这里会得到生动的体现。近几年,我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建立了一套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当涉及到教师评优、晋升的时候,学校就启动这一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文化里面民主的因素,向多方面征求意见,最终形成对每位教师考核的一个“数据”,然后严格按照这一数据确定评优、晋升人选。通过近几年的时间,它既摒弃了人治的因素,而且真正让文化、让制度起决定作用,保证了公平、公正、公开,让教师气顺、心顺、工作顺。
俗话说:管人管心,管人要知心,知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精神引领和高尚的人格感召,也是办好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作为学校领导要始终把教师当做学校的基石和支柱,在管理中突出一个“情”字。用真情温暖教师心灵、用热情推动教师发展,从教师子女入手到家中老人生病再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无不在校长的视线里。不管教师遇到什么困难,学校领导知道了一定会要主动关心,帮助解决,让教师从心底里产生跟着这样的领导干工作觉得生活很有希望,很温暖。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长期以来身上承载了太多的希望与压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社会给教师的最高礼赞。然而,他们又要面对方方面面的沉重压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虽不能大富大贵,但桃李芬芳满天下,身居陋室我心亦足!”这是教师真正的心声。教师为这个社会奉献了太多,得到的回报却屈指可数。作为知识分子,教师更多追求精神上的归属感和满足感。学校管理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而二者又是通过管理的精细化体现出来的。“一心渴望真奇迹,追求奇迹,奇迹却无影无踪;甘于平淡,认认真真做好每件小事,一丝不苟地严抓每个细节,奇迹却不期而至。”
“做人要地道,做事要实在”这是学校管理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