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于涛
让停留在嘴上的美德动起来
文/本刊记者 于涛
浪马轮胎爱心传递室,工作人员对捐赠衣物消毒后熨烫整理
【编辑留言】往小了说,这只是一家企业工会投入资金和人力,让爱心救助更有效、更有新意。但如果往大了说,这家企业工会创立的“爱心传递室”,宣扬了一种国人尚未企及的理念——不浪费资源,才是真正的美德。
本期面对——辽宁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创办“爱心传递室”
“这羽绒服款式不错,而且绝对是九成新,你试一下吧。”小伙子笑呵呵地从衣架里挑出一件水红色的羽绒服,递给对面的孙大姐。
孙大姐穿上一试,觉得很合身,样式也俏丽,笑着说:“那我就要这件了。”
“好嘞,我给您拿个袋儿装上。”小伙子脸上的高兴劲儿仿佛是自己买到了称心的东西。
这一幕似乎应该出现在二手商品店里,但其实,这里并不是旧物市场,而是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浪马轮胎)工会的爱心传递室。孙大姐是这家公司的员工,而帮她挑二手衣服的小伙子,则是公司工会的工作人员。
说起这个爱心传递室,是浪马轮胎工会的一个创新之举。该工会为了解决公司员工和家属的日常需求,在公司工会主席金永生倡导下,由生活委员会负责实施,经审委员会负责监督,成立爱心驿站、爱心大集,统一收集员工家中不使用的物品,包括衣物、家具、家用电器、数码产品等,包罗万象,随后由专人进行清洗消毒,分类在爱心传递室内摆放,任由需要的员工挑选。
记者采访时,另一位同去参观的老工会人士感慨地说,这是我近几年来看到的,最有价值的创新。
一个企业的工会,开辟出一个专门的空间,让员工把不用的二手货放在那,任由其他员工免费领取,这就是“最有价值的创新”?可能有的人会不以为然,甚至有人会说:“不就是接济困难职工吗,这也叫创新?”
有人这么理解也是有原因的。我们把话题扯得远一点,中国人有一种习惯,不愿用二手货,比如买房,宁可去市郊买一栋新房子,天天坐一个小时地铁上下班,也不愿在单位附近买一个二手房;另外如家电、家具、汽车、衣服等,更是只能接受新的。如果去谁家做客,主人说沙发是二手市场买的,客人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也得合计——这家人得穷成什么样?
另外,中国人也和其他国家人一样,家里总是有一堆用不上的东西,有的是买东西的赠品、有的是冲动购物买完就后悔的、有的是虽然还能用但已经不喜欢的。这些东西在家里堆的时间久了,用不上就强行送给亲戚朋友,如果亲戚朋友也不要的,干脆丢掉。
但这种丢弃其实是一种莫大的浪费。每一件商品,生产出来都要消耗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如果在其还有使用价值时就丢弃掉,等于在过度消耗那些不可再生的资源。
时至今日,或许有很多白领能够接受单位打印纸双面使用,但仍不能接受个人生活中出现二手货。在这一点上,我们同发达国家确实有很大差距。例如在澳大利亚,有一位白领以1000元价格卖出一台二手冰箱,送货时才发现买家竟然是澳大利亚前首相托尼·艾伯特。在美国,将还能用的物品送给需要的人是一种常识。例如美国的Freecycle,是一个全球性的公益环保组织,任何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组织免费赠送或者求赠,家具、狗窝、床和床垫、鱼缸、电视、衬衫……只要你不需要,都可以让需要的人得到它。
“如果你接受一件旧衬衫,并因此少购买一件新衬衫,就意味着为这个世界减少了约5.7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该组织的宣传语如是说。
从资源环保的角度再度审视浪马轮胎工会推出的爱心传递,其感受或许有所不同。可能有的人提出,工会过去也经常搞一些爱心捐助活动,衣物、电子产品没少捐,浪马轮胎工会做的难道有什么不一样吗?
还真不太一样。首先,浪马轮胎工会这种爱心传递并非是一次性的“甩大包”,也不是临时开辟的一个仓库胡乱堆放,而是常年设立的专用空间。这就让大家能够从容、持续地捐出物品,继而形成一种意识,对领取物品的员工也形成了鲜明的信号。
其次,浪马轮胎工会建立了非常完善的机制,例如,有员工捐赠大型家具家电,工会派人派车上门搬运、购买专业清洗消毒设备对所有物品进行处理,捐赠的家电数码产品如果已经功能受损,工会还会要求企业技术部的人员过来维修,需要更换配件,工会出钱购买。
而且,虽然设立这个爱心传递室是优先帮助困难员工,但浪马轮胎工会从不限制、甚至鼓励所有员工都来这里领取自己需要的物品,通过这种方式让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过去搞爱心捐助往往是一阵风,形式大于内容。而我们把这个当成工会一项日常工作来推进,有专门的费用、专门的人、专门的设备、专门的场地,这样才能让物品真正遇到需要它的人,实现资源最大优化。”该企业工会主席金永生说。“我们要让每一样还有价值的物品重新焕发它的光彩,并告诉所有员工,你们现在、今后都可以来这里,让大家在心里有这个惯性。”
员工在浪马轮胎爱心传递室挑选物品
推动一件事成为常态需要过程。金永生介绍,最初产生这个想法,是有一次公司淘汰过时电脑。整整装了一卡车,正往外运时,被浪马轮胎总经理李庆文和金永生路过看到。李庆文问信息科工作人员,这些机箱、显示器能卖多少钱?
信息科工作人员说这是卖废品,也就几百块钱吧。李庆文愣住,随后问,为什么不捐赠出去?信息科工作人员说,电脑太落伍了,除非每台电脑再花钱升级硬件,否则捐出去也用不了。
李庆文和金永生商量了一下,金永生叫停卡车,详细向信息科工作人员了解情况,最终决定,由技术部派人,将这批电脑全部整修一遍,购买匹配的内存以及其他需要修补配件,将硬件升级、再重新格盘安装操作系统,所有费用由工会支付。
电脑整修后全部能够应用,工会工作人员又买来清洁消毒用品,把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全部擦拭一遍,然后由工会出钱雇车,将一卡车电脑拉到了边远山区的小学捐赠。
“我们到了贫困地区的小学一看,那里的孩子,还在用纸壳画出来的键盘,鼠标是用药盒做的。孩子们一边盯着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的电脑屏幕,一边认真地用这两样东西学电脑操作。”浪马轮胎工会生活委员会主任高宇说,那一刻,大家都意识到,很多我们自己觉得没用的东西,却是别人真正需要和渴求的。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随后,浪马轮胎工会将爱心传递当成一件系统工作来做。但在投入专门经费、设立专门场地、购置专门清洗设备、向员工征集了大量物品后,一件尴尬的事出现了——除了少数困难员工来选取了必需品之外,更多的员工都不好意思光顾。
“其实那些东西都可好了,但还是那句话,大家都觉得用旧的东西丢人。”工会组织委员会主任郭柏华说。
于是,金永生和浪马轮胎的领导班子协商,领导班子带头到爱心传递室里挑自己需要的东西拿走,然后发朋友圈做宣传,通过企业内部媒体宣传“延续物品使用是一种美德”,下到各个班组去鼓励大家光顾。同时规定,捐赠物品需要登记,领取物品无需任何登记,随时拿走。
在不遗余力的推动下,浪马轮胎这个1600多人的企业内掀起了爱心传递的热潮,不仅困难员工不再不好意思,其他员工也开始热衷于捐出自己不需要的物品、领取自己需要的物品,企业内的各路“技术能人”也开始热衷于帮工会修理二手家具、电器和数码产品,大家逐渐都以“让一件物品重新拥有使用价值”为荣。
“从过去的没人领,到现在的抢不着。”金永生说,现在爱心传递室内通常剩不下太多东西,至多剩下一些衣物,因为多数物品刚放进来一会儿就被人领走了,最受欢迎的家具、电器等物品,往往是工会派车去员工家里搬,刚一进公司,就被其他员工“截和”,工会不得不将一些困难员工的需求意向提前记录下来,优先保证他们的需求。而对于那些长期无人领取的物品,则会在6个月后转送给贫困地区。
“下一步,工会还打算在公司内部网站上设立专门页面,无论是困难职工、还是普通职工,都可以发布需求信息。而工会征集到的员工捐助物品,经过整修和清洗消毒,把图片发到网上,让大家掌握更全面的信息,形成更好的需求匹配。”金永生幽默地说,我们要干一个内部的淘宝网,只不过在这淘宝不要钱,工会还给补贴。
通过积极的投入、完善贴心的机制保障,让困难员工更方便地获得资助,让普通员工践行物尽其用的美德,提升环保意识,浪马轮胎工会建设的这个爱心传递室虽然看上去并不算高大上,但对员工、对企业,甚至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一种充满新意的影响力。
采访结束后,记者曾与多位工会人士探讨浪马轮胎的爱心传递能否大范围推广。无论对于整个社会还是对于工会系统,建设一个专有的、持续的场地空间并非难事,投入的资金也并非大数目,关键是如何将一个企业内部循环的爱心传递机制,演变成能够在社会开放环境下运行的机制,这其中或许还需要很多努力和探索,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为实现对弱势群体的精准救助、实现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提升,努力和探索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