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定律中基因型推断的几种方法

2017-01-14 03:26把玉红
新课程(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亲代表现型子代

把玉红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第二中学)

遗传定律中基因型推断的几种方法

把玉红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第二中学)

遗传定律中基因型推断的方法主要有正向推定法、逆向推定法和分解组合法。先是通过正向推定法或者逆向推定法判断每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组成,再通过分解组合法就可以推断出两对或者多对相对性状的杂交组合的基因型。

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

在生物学高考试题中,经常会出现判断一个家系中某一个体或者多个个体基因型的题目,对学生来说,这一部分往往是容易失分的地方,但是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推断方法和技巧,这些题目就会变得比较容易。不论题目中涉及的是一对相对性状还是两对或者多对相对性状,最终都会归结到一对相对性状上来,也就是说可以用分离定律的知识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本文就常见的几种推断方法进行总结。

一、正向推定法

由亲代(正交、反交均可)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如下表:

亲本表现型亲本基因型名称子代基因型显纯与显纯 AA×AA 自交 AA子代表现型全为显性显纯与显杂 AA×Aa 杂交 AA∶Aa=1∶1 全为显性显纯与隐性 AA×aa 杂交 Aa 全为显性显杂与显杂 Aa×Aa 杂交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显杂与隐性 Aa×aa 测交 AA∶aa=1∶1 显性∶隐性=1∶1隐性与隐性aa×aa自交aa全为隐性

如果亲代是两对或者多对基因的话,可以将其按等位基因分成两对或者多对,写出每一对的基因型后,再组合在一起就可以了。

二、逆向推定法

由子代的表现型来推断亲代的基因型。

1.基因填空法。首先根据题目中亲子代的表现型写出大致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A_来表示,隐性性状的基因型就是aa,然后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其他信息就可能推出亲代中的未知基因型。

2.隐性突破法。在题目中一旦出现隐性性状就直接写出其基因型:aa,若该基因型个体正好在子代,则根据受精作用的原理,亲代基因型必然为_a,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作进一步的推断。例如: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则要判断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就可以采用这种办法。根据“无中生有”规则,白化病为隐性,假设用字母A、a来表示这对等位基因,则该孩子的基因组成为aa,其两个a基因一定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又因为这对夫妇都表现正常,所以该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

3.根据性状分离比值来直接判断:

(1)若F1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Aa)。即Aa×Aa→3A_∶1Aa。

(2)若F1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Aa×aa→1Aa∶1aa。

(3)若F1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AA×AA或AA×Aa或AA×aa。

(4)若F1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aa)。即aa×aa→aa。

三、分解组合法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是建立在分离定律的基础之上的。由于控制生物不同性状的多对基因之间互不干扰,而是独立地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我们可以用分离定律的知识来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1.先判断题目涉及的遗传现象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由题目中的文字来判断:两对(或者多对)基因自由组合、两对(或者多对)基因独立遗传、两对(或者多对)基因分别在不同的染色体上。

2.分解两对(或者多对)基因:将所涉及的两对(或多对)基因分离开来,先一对一对单独考虑,用本文前述的正推或者逆推的方法进行判断。

3.重新组合:将用分离定律推断的结果按一定方式进行重新组合。

例:若三对基因独立遗传,试判断AaBbCc×AabbCc的后代基因型种类。

采用分解组合法,可先分解为:Aa×Aa、Bb×bb、Cc×Cc三对符合分离定律的杂交组合。然后逐一分解: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的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Cc×Cc的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所以AaBbCc×AabbCc的杂交后代有(3×2×3)共18种基因型。用树形法即可轻松写出后代的基因型及所占比例。取Aa×Aa后代的第一个1AA,画出枝形图,将各子代前的数字相乘,基因型组合到一起即可(如下图所示)。照例,可以很容易地写出剩余的12种。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亲代表现型子代
乡土社会中家庭权力的转移
3亿年前,“妈妈”把“孩子”圈起来
妊娠期糖尿病SD大鼠对子代糖脂代谢的影响
用数学思维分析遗传的基本规律
“望子成龙”不如“望己成龙”
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相关变式题型解析
浅谈生物遗传学解题技巧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与代际传递效应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变形归类例析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