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苗利,刘华雷,张海明,王兆芳,肉先姑库尔班,李玉杰,徐 鸿,陈 静
(1. 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山东济南 250022;2. 中国动物卫生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3. 广东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省广州 510000;4. 烟台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烟台 264000;5. 新疆喀什麦盖提县畜牧兽医站,新疆麦盖提 844600)
2015年山东省某鸭场腺病毒病的暴发调查
王苗利1,刘华雷2,张海明3,王兆芳4,肉先姑库尔班5,李玉杰1,徐 鸿1,陈 静1
(1. 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山东济南 250022;2. 中国动物卫生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3. 广东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省广州 510000;4. 烟台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烟台 264000;5. 新疆喀什麦盖提县畜牧兽医站,新疆麦盖提 844600)
2015年11月30日,山东省西北地区某鸭场报告其饲养的17 600只鸭子在1个多月内陆续发生不明原因的大规模死亡。经初步调查发现,鸭在死亡之前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仅表现精神萎靡,多次用药后均无明显效果。截至调查时,已累计死亡约3 600只。为详细了解该鸭场的发病情况,分析该病的风险因素,以便及时提出防控建议,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本次疫情暴发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鸭场暴发了腺病毒病;起因是鸭苗在引进前已感染了腺病毒,引入后又遇雨雪天气,气温骤降,同时场内饲养管理不合理,卫生条件差,防控措施不当,导致多种细菌继发感染,从而加剧了疫情。针对鸭场存在的病原,对症用药,对可能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了控制,随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鸭;腺病毒;继发感染;暴发调查;风险因素
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FAV)属腺病毒科(Adenovirus),是鸡、鸭、鹅等禽类常见的传染性病原体之一。近年来,从鹦鹉、长尾鸭、肉鸡等禽类体内分离到了多种新血清型的FAV,某些病毒株还发生了变异[1-3]。目前已经定型的FAV包括鸡1~12型、鸭1~2型、鹅1~3型、雉鸡1型、火鸡1~3型等[4]。FAV引起的病症一般不很严重,但能使鸡群呈隐性感染,作为继发病原,同其他病原体共同作用于家禽,且能垂直传播[5]。大多数FAV可在健康家禽体内复制而不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当遇到其他不良因素,特别是其他疾病,使鸡体健康状况恶化时,FAV则很快会发挥其机会病原体的作用,引起禽类产蛋下降综合征、包涵体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呼吸道感染、出血性肠炎等疾病,以及机体免疫力下降等[6]。
该病多发生在肉鸡,也可发生在蛋鸡,但在鸭群中较少见。2015年11月30日上午,接到山东省西北地区某市一鸭场近期饲养的鸭发生不明原因大规模死亡的报告。经初步调查发现,该养鸭场饲养的17 600只鸭子在1个多月内每天有鸭死亡,截至调查当日,已累计死亡约3 600只,且仍在陆续死亡。调查还发现鸭在死亡之前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表现精神萎靡,然后突然死亡,多次用药后均无明显效果。为详细了解该鸭场的发病情况,分析导致疫病发生的风险因素,以便及时提出防控建议,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1.1 病例定义
1.1.1 疑似病例。2015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期间,该鸭场内出现精神萎靡,以及死前歪脖、站不稳、倒地等症状的鸭。
1.1.2 确诊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确定为FAV感染阳性的疑似病例。
1.2 调查方法
1.2.1 现场调查。对该场的布局、鸭的临床表现、饲养管理模式等进行调查。
1.2.2 座谈。调查人员与鸭场老板进行座谈,详细了解鸭场发病前和发病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历史发病情况、发病前的饲养管理行为、免疫情况、用药情况等。
1.2.3 查阅资料。该场饲养管理粗放,由夫妻二人负责,且非专业人员,因此没有保存详细的生产记录。相关资料数据多通过对二人的引导,使其回忆所得。
1.2.4 抽样检测。按照基于风险的抽样策略,在2个鸭舍,各采集10只病死鸭,进行现场解剖、观察;现场采集病死鸭的肝脏、脾脏、肺脏样品,分别进行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等常见病原的分子检测,同时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1.3 数据分析整理
对收集的数据,利用Excel进行整理,然后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1 现场调查结果
2.1.1 地理分布。该场位于乡镇结合部,紧邻马路,共有2栋鸭舍(A舍、B舍),中间被1条乡间土路贯穿;鸭场西邻铁路,距离约80 m,周边3 km范围内还有1家养鸭场。该场管理粗放、布局简单,不分生产区和生活区,南面紧贴宿舍(图1)。
图1 场内外布局
2.1.2 鸭舍情况。该鸭舍采用棚养方式,全进全出,棚内不分区,设施简陋,卫生条件差,无生物安全措施(图2)。
2.1.3 临床表现。患病鸭无明显临床症状,无呼吸系统异常、粪便异常等症状,仅在临死前几小时出现精神萎靡、歪脖、站不稳,然后倒地死亡。剖检发现有明显的心包积液特征,未见肝脏、肺脏、肾脏、肠管异常(图3)。
图2 鸭舍情况
图3 患病鸭临床症状和剖检症状
2.2 座谈情况
通过与鸭场夫妻二人进行座谈,了解到病死鸭在两栋鸭舍均出现,具体情况如下:
2.2.1 历史发病情况。此前无鸭大批量死亡情况出现,也未出现此病症。这两批鸭苗均购自同一厂家。A舍的鸭子于9月10日引进,调查当日为80日龄,B舍于10月10日引进,调查当日为50日龄,均为棚养,根据天气状况从棚内赶出放养。两批鸭子在引进后一周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批量死亡。其中,A舍引进6 300只,死亡100多只;B舍引进10 300只,死亡600多只。两舍的鸭子均在40日龄左右出现批量死亡情况,多次用药治疗无效。
2.2.2 饲养管理情况。场内饲料为成品饲料,厂家、品牌没有改变,无霉变异常。A舍鸭在第一次扩棚(30 日龄)时并未发现异常;第二次扩棚时,正值天气降温,舍内温度下降幅度较大;40日龄时,鸭子开始出现死亡,于是场主又将鸭棚恢复原状;随后,场主给鸭进行了剪嘴,之后死亡情况持续暴发。B舍鸭在39 日龄时赶出鸭棚放养,当天正值下雪天气,第2天便陆续出现病弱鸭,场主又给鸭进行了剪嘴,5天后死亡情况持续暴发。
2.2.3 免疫情况。A舍鸭在引进后的第3天、第28天分别免疫了鸭肝炎疫苗,第8天免疫了浆膜炎疫苗,第38天免疫了H5N1禽流感疫苗(政府发放)。B舍鸭在引进后的第13天、第23天免疫了鸭肝炎疫苗,第25 天免疫了H5N1禽流感疫苗(政府发放)。
2.2.4 治疗用药情况。鸭场发病后,场主多次请兽医和科研院所专家诊治,用过安乃近、氟苯尼考、环丙沙星、强力霉素等,均没有效果。
2.2.5 时间分布。从2015年10月20开始,A舍鸭群陆续出现死亡,经多次诊治用药无明显效果;1个月后,至11月20日,B舍鸭群开始陆续出现死亡情况,用药后同样无效果。流行曲线见图4。
图4 A、B舍鸭病流行曲线
2.2.6 引苗风险。通过询问得知,该场A舍鸭苗引进后的3 天内即死亡了100多只。1个月后又从同一场家购买鸭苗进入B舍,引进后几天内死亡500多只。引进鸭苗出现死亡后,场主立即进行了鸭肝炎苗、浆膜炎苗免疫,效果非常好,鸭苗死亡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到第40天左右,又陆续出现大批量死亡。同时B舍鸭苗在引进后第45天左右也同样出现大批量死亡。两批鸭苗均引进自同一场家,而且鸭苗价格偏低,怀疑引苗是导致疫情暴发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
2.2.7 周边情况。周围3 km范围内仅有1家鸭场,但没有出现鸭大批量死亡情况,也没有出现精神萎靡、歪脖、站不稳等神经症状和倒地死亡现象。其鸭苗与该鸭场的鸭苗不是购自同一场家。
2.3 实验室检测结果
对采集的病料进行禽流感、新城疫、腺病毒检测,以及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结果显示:采集的病料中,禽流感、新城疫病毒阴性;FAV PCR电泳出现500 bp的目的片段,为阳性(图5)。同时细菌分离培养检出杀鲑气单胞菌、鸡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格氏乳球菌、棒状杆菌、缓慢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
图5 FAV PCR电泳
对杀鲑气单胞菌、鸡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格氏乳球菌、棒状杆菌、缓慢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做药敏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药敏结果
2.4 干预治疗措施实施结果
现场调查2天后,根据实验室诊断结果,指导该鸭场使用黄芪多糖、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并建议及时清除死鸭尸体、垃圾等;对鸭舍内外进行消毒;暂停扩棚,给鸭群保温防寒。采取措施后第7天,两舍鸭群的死亡数开始降低,10天后场内疫情基本控制。之后,A舍鸭群已正常卖出,B舍鸭未再次出现新疫情。
3.1 腺病毒和多种细菌的继发感染是导致疫情暴发的根本原因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推测,该鸭场的致病病原为腺病毒。又因天气气温骤降、扩棚、剪嘴等应激因素,再加上饲养环境差,最终导致多种细菌的继发感染,从而加剧了鸭群的死亡。
3.2 引苗导致了腺病毒的传入
由于该鸭场购进的鸭苗刚进入该场即出现了大批量的突发死亡,而周围的另一家鸭场因购自不同场家,鸭苗并未出现异常,且本鸭场之前也没有类似疫情暴发,所以调查认为购进的鸭苗很可能本身就携带了腺病毒。由于鸭苗对腺病毒具有耐受性,在进入该场后因环境改变产生应激,如扩棚、剪嘴、多次免疫用药等,导致鸭子抵抗力下降,从而发生大批量死亡。
3.3 防治措施
建议从可靠场家购买鸭苗,并要求场家提供检测报告;鸭群卖出后,将舍内外进行全面消毒,空舍后再引进下一批鸭苗;提高场区内的饲养管理水平,改善舍内外的卫生状况,定期消毒,清理垃圾、病死鸭等;在天气寒冷、气温骤降、下雨雪前,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提前采取保护措施,以减少对鸭群造成的应激伤害;有针对性地合理用药,不盲目滥用药,不盲目治疗,避免病情拖延。
[1] SCHONEWIKLLE E,SINGH A,GOBEL T W,et al. Fowl adenovirus(FAdV)serotype 4 causes depletion of B and T cells in lymphoid organs in specific pathogen-free chickens following experimental infection[J]. Veterinary Immunology & Immunopathology,2008,121:130-139.
[2] HOLLMEN T E,FRANSON J C,FLINT P L,et al. An adenovirus linked to mortality and disease in long-tailed ducks(Clangula hyemalis)in Alaska[J]. Avian Diseases,2003,47(4):1434-1440.
[3] GUY J S,BARNES H J,SMITH L,et al. Partial Characterization of an Adenovirus-Like Virus Isolated from Broiler Chickens with Transmissible Viral Proventriculitis[J]. Avian Diseases,2012, 49(3):344-351.
[4]卡尔尼克BW. 禽病学[M]. 第9版. 高福,刘文军,译.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
[5]吕亚军. 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及防制研究进展[J]. 中国禽业导刊,2002,19(2):32-34.
[6]高桂超. 禽腺病毒感染的防控[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11):112.
(责任编辑:朱迪国)
Investigation on an Outbreak of Adenovirus Disease in a Duck Farm of Shandong Province in 2015
Wang Miaoli1,Liu Hualei2,Zhang Haiming3,Wang Zhaofang4,Rouxiangu Kuerban5,Li Yujie1,Xu Hong1,Chen Jing1
(1. Shandong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Jinan,Shandong 250022;2. China Animal Health and Epidemiology Center,Qingdao,Shandong 266032;3. Guangdong Animal Health Inspection Institution,Guangzhou,Guangdong 510000;4. Yantai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Yantai,Shandong 264000;5. Markit County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tation,Markit,Xinjiang 844600)
An outbreak of mass mortality in a duck farm raising 17 600 ducks was reported in nor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on November 30,2015. The death of unknown origin occurred one after another during about that one month. After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no obvious clinical symptom before duck death was found,most of them only showed low spirits,and also no obvious effect was obtained by repeatedly treatment. An approximate total of 3 600 ducks died by the time of the investigation. In order to know the morbidity in detail,analyze possible risk factors of the disease,so as to put forw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imely,an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n this outbreak was carried out by field investig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laboratory diagno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uck farm was attacked by adenovirus disease,moreover,the breeding ducks had been infected by adenovirus before introduction. Then the prevalence was aggravated by the consequent sleety weather,plunging temperature,and other reasons such as unreasonable feeding and management,poor health condition,as well as the lack of appropriat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all above factors led the duck farm to secondary infection by various bacteria. At the end,the epidemic of adenovirus disease was controlled effectively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of potential risk factors .
duck;adenovirus;bacteria secondary infection;outbreak investigation;risk factors
book=25,ebook=31
S852.65
A
1005-944X(2017)01-0025-04
10.3969/j.issn.1005-944X.2017.01.007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家禽创新团队建设项目(SDAIT-11-13)
陈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