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内涵探析

2017-01-14 13:37包素珍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8期
关键词:腠理行气津液

朱 伟 包素珍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内涵探析

朱 伟 包素珍#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肾燥 辛润 中医学术发掘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本文试对其内涵作一探析,以就正于同道。

1 “肾燥”之内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燥甚则干”。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说:“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即诸如皮肤干枯皴裂、口干咽干、鼻干、小便量少、大便闭结、脉细等症状,都可属燥症表现。此因津液失调,水液代谢异常,而失去濡养所致,可分为两种:一者津本不虚,难以润之;二者津液亏虚,无以润之。《素问·宣明五气》曰“肾恶燥”。意为燥邪太过,易伤肾精,而肾精亏虚,则燥邪更甚。《素问·举痛论》云“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即此肾燥主要由冬季寒冷,腠理闭合,阳气运行无力,不能化津引起。所以“肾燥”乃是因于受寒导致阳气运行不畅所致。就脏腑而言,肾阴是人体一身阴液的根本,而阴性本静,不喜动,需肾阳来推动其运行。若肾阳虚衰,则肾阴不行,失去正常的濡养功能。因此,“肾燥”除了如皮肤干、口干、咽干等干燥之象,还可见水停之症。清代尤怡将燥分为“阴凝之枯燥”和“阴竭之枯燥”。由上述可知,“肾燥”当属前者。

2 “辛润”之内涵

“辛润”是《内经》中对肾燥的一种治法,辛者,能散能行,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曰“辛能散,能润,能泻。”而辛能润主要是可以使解气郁、散寒凝、化湿行气,津液得以输布,故燥自除[1]。润者,滋润,润养,濡养也。何谓辛润?冬令时节,寒邪当令,阳气被遏,寒气凝结,气不能行,使津液运行失畅,故以辛药辛温之功效,散寒以行气,开腠理,使津液得以运行正常,故燥证得解,故谓之辛可润。因此辛润并非直接生津以润之,而是“辛散”的作用,使津液在气的推动下,得以正常的输布、排泄,从而达到了“燥者润之”“燥者濡之”的目的[2]。

3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探析

对“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的理解,历来颇有争议[3]。一者云“燥”指肾阴虚燥证,主张以肉桂、附子等润之。以肉桂、附子大热大辛之品,辛以散之,热以行之,温补肾阳,散寒以行气,气行则津液亦行。一者云“肾燥”指肾阴虚火旺,主张以黄柏、知母润之。苦能坚阴,泻火存阴,通过泄火存阴。以黄柏、知母苦寒之品治疗肾燥。笔者比较赞同第一种观点。黄柏、知母乃苦寒之品,何以能说是“辛润”?《本草纲目》载:“肉桂下行,益火归源,此东垣所谓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其气者也。”可见,辛润即以辛散之品如肉桂、附子等润寒凝之燥。

4 案例举隅

张景岳治朱翰林太夫人,便秘腹胀半月,群皆谓之凉下。张景岳曰“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正此谓也”。予以理阴煎(当归、干姜、熟地、炙甘草)加附子、人参、柴胡,既辛润以滋干涸,复温化以消凝结,故数剂病即好转。肾阳虚则气化无力,温煦失权,寒凉内生,凝结于肠胃,致阳气运行滞涩,津液不行,大肠传导无力,大便闭结难下,遂成便秘。其常见证候有:形寒肢冷,腹痛腹胀,大便艰涩难下,舌淡胖,苔润,脉沉迟。治疗可选用温脾汤、大黄附子汤、济川煎等方。

5 结语

肾阳气运化无力,气不化津而致津液运行不畅等就是“肾燥”的机理。其治法大多用辛药。即“辛以润之”之意。辛润的功效虽多,但总以温阳散寒以行气,气行则津液自行为准则。“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可大致理解为肾阳不足,不能化气,可运用辛药的作用使机体“燥”及津液失调的状况得到润调。

[1]郭志强,何泽云,曾海飞,等.“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与水气病风水、皮水治法[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 (3):52-53.

[2]张卫华,刘舟,刘华东.“辛润”法的机理和运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33(6):23-24.

[3]郑晓红.《内经》“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之我见[J].浙江中医杂志,1999,34(1):25-26.

2017-04-02

# 通讯作者:包素珍,E-mai l:b_s_z@163.com

猜你喜欢
腠理行气津液
腠理玄解*
基于《伤寒论》从广所论“津液”探讨“津液载邪”的理论内涵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腠理部位当属半表及腠理病的治疗探析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五 “陈抟睡功(一)”“吕祖行气诀”导引法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腠理概念辨析及运用初探
腠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