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仕华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山盆农业服务中心563119)
几起禽霍乱疫病诊治报告
姚仕华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山盆农业服务中心563119)
近年来,不断接诊禽类病例,由于条件和技术限制,出现误诊情况较多,笔者通过现场观察、解剖、内脏实质器官触片诊断很多病例是禽霍乱。通过采取无害化处理病死鸡及杂物、预防接种疫苗、药物治疗、环境消毒,控制了疫情。
禽霍乱;疫情;处置
2015年11月22日,接到镇茶厂村遵义县永祥乌鸡生态养殖场报告,林下养殖的肉鸡3d内死亡1000多羽,使用青链霉素没有效果,怀疑为中毒。2016年3月17日,石盆景村遵义县励志养殖农场林下养殖的肉鸡突然发生死亡,两天内已死亡400多羽。使用恩诺沙星效果不好。2016年8月5日,李梓村杨治炯报告,竹林下养殖的肉鸡300羽,3d内死亡近200羽,使用百痢安效果不好。2016年8月16日,山盆村返乡民工黄光剑报,林下养殖的第一批肉鸡500羽3d内死亡300多羽,使用一些药物,效果不好。通过现场观察、解剖、内脏实质器官触片诊断为禽霍乱。
(1)发病鸡群60日龄以上,都是林下养殖的肉鸡,发病品种有紫凤鸡、青脚鸡、广东铁脚麻、广东快大黄.
(2)病鸡呆立一隅,全身羽毛蓬松,闭目,冠及肉髯发紫,翅膀及尾羽下垂,不食,多数食欲废绝;多数病鸡肛门外羽毛有鸡粪,肠地上绿色或白色稀粪;呼吸困难,有的发出咯音,有的口鼻流出黏液;体温42℃以上;临近死亡时狂跳,发出尖叫[1]。
(3)主述,发病突然,头天一切正常,早上起来发现有死亡在鸡舍内,一些未见任何症状就突然狂跳乱跑,发出尖叫,不到1min倒地死亡,开头主要发生肥胖的鸡。养殖过程中接种了禽流感、新城疫、法氏囊、新支流疫苗,没有一间养殖场接种过禽霍乱疫苗。
(4)剖检变化:胸腔、心包腔集液,特别是心包腔充盈,液体黄色;心冠脂肪有出血点、出血块,腹腔脂肪表面有出血块;肝脏、脾脏明显肿大,质脆、大部分肝脏表面布满白色坏死点。十二指肠、小肠前段、大肠黏膜表面充血出血严重;肺充血淤血。
(5)实验室检查:采取病死鸡的心、肝、脾、肾触片,瑞氏染色镜检显示两极着色浓中间淡的卵圆型小休,巴氏杆菌。
采用四川鼎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鼎尖喘痢佳氟苯尼考粉进行拌料和盐酸多西环素兑水饮用,连用3~5d,3d后鸡死亡停止,发病鸡精神、食欲逐渐恢复,5d后病状全部恢复,连续再用2d。对未发病的鸡群使用盐酸多稀环素兑水饮用预防,4户使用,没有1户鸡群发生一例禽霍乱。
对养殖场内的病死鸡、垫料、垃圾等清理焚烧深埋,用30%的生石灰水和2%的烧碱溶液进行环境彻底喷洒,一天一次连续21d。
对未发病鸡群采用禽霍乱疫苗接种,有效杜绝新疫病的发生。
(1)对 2间 1000羽 60日龄以上的肉鸡场采取禽霍乱疫苗接种,同时采取严格的消毒制度,至今没有发生过上述4户类型的疫病。
(2)对4间发病场采取多盐酸稀坏素兑水饮用和氟苯尼考混饲饲喂、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对病死鸡和相关垫料等进行无害化处理,鸡发病数和死亡数一天后明显减少,最后直至消失。
养殖户管理不到位和防疫意识淡薄是造成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近几年,禽霍乱时有发生,以前都是一些散养户散发,由于一直来禽疫苗接种都只针对禽流感、新城疫疫苗,给禽霍乱疫病的感染传播埋下了祸根;近一年来相当一部分返乡农民工从事肉鸡养殖,在外时没有从事养鸡业,没有进行鸡养殖技术培训和学习,因此,管理不到位,特别是防疫意识差 (不接种疫苗,不消毒),以为只要给鸡吃饱就完事了的思想给鸡霍乱疫病发生留下了可乘之机。
[1]南京农业大学.家畜传染病,第二版[M].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9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