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时节肉鸡养殖技术要领

2017-01-14 11:35:39张忠玉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鸡只湿气一氧化碳

张忠玉

(山东省安丘市兴安畜牧兽医管理站262100)

冬春时节肉鸡养殖技术要领

张忠玉

(山东省安丘市兴安畜牧兽医管理站262100)

冬春时节,气候普遍比较寒冷,而养殖户的鸡舍往往又是严密封闭的,由此造成一些不良后果,一是鸡只易受应激;二是鸡群易受舍内挥发性有毒物质的侵害;三是易受其他禽类疾病的影响。现就一些技术要领向广大养殖户介绍。

1 防止取暖过程中一氧化碳侵害

1.1 中毒表现及原因

一氧化碳中毒后,鸡只身体呈多处脏器性病变,如肝脏呈肿大状态,有小的出血点渗出于表面;呈 “花斑肾”,原因是中毒引起尿酸盐沉积,导致雏鸡肾脏肿大;全身肌肉呈黑红颜色,胸骨突出,鸡只干瘦,在口腔部位有大量黏液流出,或者粘连在口腔下方,气管环出血。

1.2 判断方法及中毒原理

冬季的鸡舍中如果发现鸡只频频饮水,而舍内通风不良,结合鸡群总体情况和一些临床病理变化就可初步判断鸡只一氧化碳中毒,并引发鸡只脱水。由于冬天气温较低,鸡舍尤其是育雏车间需要烧煤取暖,这时,如果烟囱堵塞,或者鸡舍外气流改变,烟囱就会 “倒烟”,由此造成在封闭的鸡舍内一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达到鸡只的中毒浓度,侵害到鸡只的脏器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在临床上可见,鸡群首先出现痉挛和惊厥等一些神经症状。

1.3 防治措施

妥善防治冬季鸡类的一氧化碳中毒病,搞好通风是关键。首先在做好保暖措施的情况下注意鸡舍通风,投入资金在鸡舍中安装好取暖设备和通风设备,做到通风、取暖两兼顾,保障好鸡群的氧气供应,做好完全生产。其次,在冬季养鸡过程中注意提高鸡只的机体抗性,增加鸡群对一氧化碳的抵抗能力。具体措施一是在饮水中加入活力健等成份,保证好鸡只获得充足、清洁的饮水;二是调整鸡笼间空隙,或者有意地驱散鸡群,不使堆积,防止鸡只间呼吸妨碍;三是其他一些举措,如水中加葡萄糖、电解多维等,给鸡群多饮几天。再次,从投喂的鸡料上作出相应改变,尽量选择蛋白质含量较低、易消化吸收的配合饲料,从而达到有效减轻鸡只肾脏负担、增大排毒能力的目的。

2 防止禽舍内湿气对养殖过程的影响

2.1 舍内湿气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冬天天气寒冷,舍温普遍较低,舍内水份不易蒸发,附着于墙壁、地面、垫料等处,且空气湿度易饱和,相应造成湿度加大,进而影响鸡只的生长和生产。具体地讲容易造成鸡只受凉,引发鸡白痢等病症;容易引发鸡腿部关节和趾部炎症,导致行走困难,甚至瘫痪;容易引发鸡球虫病等病害,从而造成大范围内生产下降等不利局面。

2.2 防治措施

(1)加大舍内空气流转力度,搞好通风措施,但要防止贼风入舍。一般而言,鸡舍内温度不低于15℃,舍内空气流通速度不大于0.2m/s。

(2)搞好禽舍的先期规划,做好选址工作。总的原则是选择远离村庄、干道、重大河流且地势较高的地方为址,要求利于雨水排出、环境安静无重大噪声污染、通风良好、日照充足。鸡舍最好坐北向南,建筑精良。

(3)鸡舍内的饲养密度要合理,防止因养殖密度过大、鸡只间相互拥挤、踩踏而加剧湿气对养殖的影响。采取先进的多层笼养等饲喂技术,将每平方米养殖面积的鸡只保持在合理水平。尤其是在地面平养生产模式中,鸡只易受潮湿的侵袭,格外要注意防潮防湿。

(4)注重一些其他可能引发舍内湿气重的因素。在鸡舍内发生鸡白痢、球虫病等易引起鸡只排稀便的病症,要认真搞好治疗措施,因为这是成为导致舍内湿气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及时清除病便,防止传染扩大。搞好舍内卫生,鸡粪和垫料要及时清出,地面污物要随时扫除,定期更换干燥的垫料。认真查看鸡舍的水管和水盆等设施,遇有漏水的要及时修补、更换,地面水洼要及时消除,从源头上防止舍内湿气发生。

3 注意寒冷天气对鸡群造成的应激影响

3.1 搞好饲料营养

玉米是高能量饲料,在鸡只冬季饲粮中,玉米比重要提高;同时,可以采取更高能量的投喂方式,如在鸡只日粮中加入不超过2%的植物性油脂,或者在鸡只日常饮水中适当加入葡萄糖也可。这样做能有效提高鸡群总体抗冷应激水平,防止冷应激造成鸡群发生病变、影响生产水平。

3.2 注重提高舍温

遇有天气突变,寒流来袭,要增加提温措施,实际生产中主要是生火炉提温,配以棉、绒、塑料薄膜等保温措施。有的养殖户容易在每天零点以后疏于提温举措,造成鸡舍后半夜舍温降低明显,导致一些病变发生,尤其要引起注意。一般雏舍温度保持在30~35℃,鸡舍温度保持在15℃为宜。

3.3 采取适时免疫等综合措施。

为防止冷应激造成鸡群发生新城疫、传支、传喉等传染病,最好要适时免疫。有的养殖户在生产过程中出于费用等方面的考虑,存在某种侥幸心理,拒绝适时免疫,这样,一旦发生相关疾病,必然会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影响养殖生产。再者,要给鸡群投喂温水,水温在20℃最好,如果实施困难,也应投喂清洁的即抽井水。投喂温水可以避免鸡只发生腹泻、消化困难、排稀便等受凉症状。还有,在饲喂过程中借助一些药物和养殖添加剂也不错。例如,多种维生素有减小鸡只冷应激的功效,如果要防止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发生,也可以添加适当药物,也能够较好地免除冷应激不利影响。

总之,冬春时节养鸡的关键,要针对气温低这一主要因素,通过强化养殖措施、综合防范手段等举措,尽量减小养殖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增加有利于鸡群生长的因素,更好地保障养殖过程顺利和成功。

张忠玉 (1975.2.11-),女,大学本科,中级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猜你喜欢
鸡只湿气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统计分析及防范措施
煤气中毒后应该怎么办?
防治“湿气重”10方
基层中医药(2021年5期)2021-07-31 07:58:22
健身是去湿气的好办法
科教新报(2021年16期)2021-05-11 19:57:10
鸡坏死性肠炎症的治疗措施
湿气不可怕,药膳起居健康行
基层中医药(2020年8期)2020-11-16 00:55:10
球虫感染鸡群有哪三种表现
食疗养生祛湿气
海峡姐妹(2016年9期)2016-02-27 15:22:10
免疫增强剂在鸡病防治中的应用
蛋鸡换羽期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