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红
摘要: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和全新的市场环境下,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结构性的“人才慌”和“就业难”问题依然存在。《市场营销》课程作为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亟需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满足企业日益多样化、差异化、职业化等多方面的需求。
关键词:《市场营销》课程;企业培训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4.081
1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深入转型的背景下,随着数字科技和网络技术的深入迅猛发展,我国市场的总体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环境从信息的不对称性转变为信息的共享化,交易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局面和市场力量的失衡状态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信息的透明化和注意力分散让客户更加难以沟通,购买的决定权越来越集中于客户手中。我国市场开始从大众市场转变为个性化市场,市场营销从“替产品寻找客户”转变为“替客户寻找产品”,传统的“一对多营销”逐渐转变为“一对一营销”,从先产后销转变为“先感应后回应”,大规模产销逐渐转变为小规模、个性化产销,大规模生产和个性化需求满足日益有效地得到统一。
在全新的经济背景和市场环境下,企业对各类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的需求不但规模和质量在不断上升,而且也在逐渐发生转型,要求日趋多样化、差异化、职业化,很多企业反映并不能招募到合适的、需要的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结构性的“人才慌”问题依然存在。与此同时,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研究生招生规模还在增加,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情况不容乐观,难以找到感兴趣的、与自己职业性格和专业方向相匹配的工作,往往频繁跳槽,形成“跳槽热”,结构性的“就业难”问题依然存在。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作者立足于我国大型现代企业的人才培训及其模式,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人才培训经验,树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现代工商管理教育质量观,坚持“时代化、信息化、职业化、匹配化”的原则,力图构建一套全新的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体系,与企业需求全面衔接,性格和能力与职位高度匹配,以“职位分析—能力素质—培训开发—职位验证—绩效评估”为核心流程,以“学生—教师—企业”三位一体为框架,以“模拟实训—多元实践—企业实习”为平台,为解决我国经济领域普遍存在的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2研究思路
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在研究和实验的过程中,每一个循环(一学期)和每一轮(一学年)的教改试验都遵循这样的思路进行:职位分析(包括职业性格测试、职位描述规范)——能力素质界定(包括职位和工作界定、性格和能力界定)——培训开发(包括知识性培训、技能性培训、态度性培训)——职位验证(包括知识匹配性、技能匹配性)——绩效评估(包括知识胜任度、能力胜任度)。
图1课题研究思路3研究目标
3.1整合高校《市场营销》课程实践实训资源
与企业比较,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市场营销》课程实践实训资源并不是十分丰富,针对性和个性化不强,往往在与职位匹配的能力素质方面达不到企业的初始要求。本研究通过利用企业丰富的员工培训资源和工具,充分整合进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市场营销》课程实践实训平台和课程系统。
3.2增强高校《市场营销》课程的社会适应性
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地方高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突出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转型的互动性,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企业发展转型趋势、企业培训教育发展趋势,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实际,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转型的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结合学校的层次和定位,发挥学校专业特色和优势,打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壁垒,拓宽专业口径,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特色培养,使学生在就业中具有多维优势。
3.3加快高校市场营销等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化进程
市场营销等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阶段是企业员工职业化前期阶段,这一阶段职业化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企业各职位员工的职业生涯总体规划。本课题设计的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体系,通过把职业化正式阶段的职位分析和能力素质匹配前移到大学课堂,让学生提前进入了职业化正式阶段,充分的感知职业进程中的角色、任务和责任,大大加速了职业化进程和质量。
3.4促进高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师教学水平全面提升
在全球化、信息化、转型化时代,环境变化迅速而剧烈,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企业转型升级如火如荼,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市场营销》课程教师亟需信息更新、理论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创新。本研究设计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体系通过设置双导师,即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让高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师参与企业职位分析与设计及管理工作,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企业导师由营销相关职位工作人员或主管构成,而不是高级管理人员,理论素质得到较大提升,实践有了较好的理论依托。
3.5提升企业市场营销人才招募的效率和利用的水平
企业“人才慌”与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使得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在人才招募上,但当面对大量的求职学生时,企业人才招募的效果并不明显,效率也不高。本课题通过设计一个整合了地方高校和企业的平台,通过双导师的亲自实施,能够极大地解决企业“人才慌”与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提升企业人才招募的效果和效率。
4研究内容
4.1企业培训及其模式研究
本教改课题是从企业培训及其模式的视角来进行的,因此,首先要对我国大型现代企业和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培训及其模式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主要针对企业培训模式在培训目标和培训规格、针对性课程体系设计和培训内容、丰富的培训手段和方法、多元的培训专家师资、严格的培训管理过程、科学的培训管理制度、系统的培训绩效全方位评估等方面进行研究。
4.2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市场营销》课程及内容体系研究
根据大型现代企业成熟的培训模式,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市场营销》课程内容体系拟设计两个维度:知识和能力,每个维度包括两个方面:通用的和专业的,因此形成通用知识、专业知识、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四个方面模块。四个模块中,在既有市场营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通用知识模块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专业知识、通用技能、专业技能三个模块都体现出职业适应性和匹配性差的特点。因此,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放在与学生最适合职位(族)的最匹配、最适应的专业知识、通用技能、专业技能三个模块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计研究,尤其是每个职位(族)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如何体现出差异性和针对性。
4.3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研究
本课题重点放在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的科学化、程序化与制度化上。具体研究职位分析、匹配能力素质形成、师资力量引导、职位验证、绩效评估等方面的流程与具体实施步骤。一是职位分析(包括职业性格测试、职位描述规范)流程与具体实施步骤。二是匹配能力素质形成过程与具体步骤:四大模块中,重点放在专业知识、通用技能、专业技能三个模块的培养流程与具体实施步骤。三是师资力量引导流程与具体实施步骤:师资计划设置为两类,即课程导师和职位导师,课程导师由高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师担任;职位导师由企业营销相关职位操作人员或基层管理人员担任,而不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四是职位验证(包括知识匹配性、技能匹配性)流程与具体实施步骤。五是绩效评估流程与具体实施步骤:学生和教师的成绩认定过程和绩效评估结果形成过程。
4.4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手段研究
企业培训手段资源综合利用程度高、针对目标群体不一样,本课题主要研究其在移植到本课题设计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体系中的时候,怎样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适应性改进?课程导师怎样在资源受限条件下开发新的培训手段?怎样在新的信息网络环境下开发新的培训手段?怎样整合地方高校和企业的资源建构高效的《市场营销》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手段?
4.5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管理制度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一是职位分析管理制度(包括职业性格测试、职位描述规范)。二是能力素质形成匹配管理制度:四大模块中,重点放在专业知识、通用技能、专业技能三个模块的管理制度。三是师资力量引导管理制度:师资计划设置为两类,即课程导师和职位导师,课程导师由高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师担任;职位导师由企业营销相关职位操作人员或基层管理人员担任,而不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四是职位验证(包括知识匹配性、技能匹配性)管理制度。五是绩效评估管理制度:学生和教师的成绩认定过程、认定方式和绩效评估结果的管理制度。
4.6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绩效评估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绩效评估研究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匹配性和胜任度评估(包括知识匹配性评估,能力匹配性评估);另一方面是师资力量的匹配性和胜任度评估(包括课程导师和企业导师)。在这两方面评估的基础上,本教改课题计划开发一种控制和警示系统,能够随时全面控制学生和教师所处状态的系统,并在必要的时候提出警示。
5拟采取的方法和主要措施
本教改课题研究结合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生校内培养和企业培训的各种方法,博采众长,密切联系高校与企业、教师和学生、教学和实践、课堂与社会、课内与课外等全方位、多维度要素。具体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拓展训练方法、职位分析方法、企业模拟经营方法、情景模拟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实验验证法、数理模型、调查问卷法、观察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结合这些方法,拟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选定乐山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开设《市场营销》课程的本科学生进行试验,进行职业性格测试,定位每个学生基于性格最适合的职位族和具体职位。
(2)设置双导师,即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校内导师由《市场营销》课程教师担任;企业导师由营销相关职位工作人员或主管担任,而不是高级管理人员。双导师进行职位分析、职位描述和职位规范工作,并向学生发布。
(3)学生结合性格、兴趣、风格选定营销类工作具体职位,集合选择同类职位学生,形成科学规模的职位族。确定和设计每个职位(族)需要掌握的两个维度即通用和专业维度,四个方面即通用知识、专业知识、通用技能、专业技能的能力素质的范围和重点。
(4)通用知识是传统《市场营销》课程教育的重点,各种培养体系也比较完善。在通用知识的基础上,由校内导师带领,进行主要针对通用技能的能力素质强化模拟实践训练。
(5)由企业导师带领,进行主要针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能力素质匹配性实践训练,在企业营销相关职位上的实习验证和提升。
(6)由评估系统进行全面评估,鉴定学生的知识和素质能力与职位的匹配程度和胜任程度。双导师和学生一起,根据评估结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开启下一个循环。
(7)在经过两个学年的实验和验证与完善后,把改革对象扩展到省内外同类高校开设《市场营销》课程的本科学生进行试验,开始新的循环,建立起完善的、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创新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体系。参考文献
[1]崔玉华.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7).
[2]宋艳萍.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5,(06).
[3]任文举.基于企业模拟运营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4]张炳信,宋良杰.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3,(01).
[5]任文举,邵文霞,夏玉林.市场营销学实训教程[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01).
[6]王慧茹,李晓华.基于工作过程的市场营销课程改革的探索[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05).
[7]任文举.基于企业模拟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平台建设研究[J].河北企业,2016,(06).
[8]赵夏明,王建荣.浅述以能力为核心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J].价值工程,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