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的价值与可持续发展途径

2017-01-13 09:26林箐
风景园林 2016年8期
关键词:景观

林箐

LIN Qing

乡村景观的价值与可持续发展途径

林箐

LIN Qing

乡村景观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展示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联系,展现了一个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历史。过去的30年,中国乡村景观的变化速度惊人,一些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传统乡村景观正在快速地消失,这一现象反映了乡村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威胁。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建立在环境、经济、社会、建筑和景观的可持续之上。深入了解不同地区乡村景观的历史和特征,充分理解乡村景观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认识乡村社会和经济的复杂性,是风景园林师从事乡村景观保护与乡村地区建设活动的基础。

乡村景观;文化景观;危机;可持续发展

过去的30年,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整个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让人痛心的是,在快速发展中,大量城市失去了传统的城市肌理以及与地区自然脉络的紧密联系,过去几百上千年积累下来的城市景观特征急速消逝甚至荡然无存,不同城市之间越来越趋同。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如今这种忽视地域特征和历史传统、抹杀自然和文化差异的千篇一律的建设方式又在乡村地区不断蔓延,乡村景观——先辈们在大地上留下的文化印记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在危机面前,我们需要对乡村景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探索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1 乡村景观的价值

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表面呈现的景观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早期的人类依靠采集食物来生存,但随着人口的增多,人类不得不依靠种植植物或者驯化动物来补充食物的不足,由此出现了农业。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大规模改变的开始。人们开垦土地种植作物,建造房屋定居,形成了农田和聚落结合的人类栖息地景观。后来,随着手工业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一些人类定居点吸引了更多的人和财富,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城市。工业革命之后的城市更是成为人类文明和财富的聚合体,形成自己独特的景观。因此,虽然自然景观,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这3类景观出现的次序有先后,但今天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表面的景观(图1)。

1 自然景观、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构成了地球表面的景观。Natural landscape, rural landscape and urban landscape constitute the landscape on earth surface.

乡村景观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人类为了生存的目的,对土地等自然资源加以利用,形成的生产和居住的景观。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历史文化不同,乡村景观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这些不同的景观形态具有很高的辨识度,代表了一个地区的自然和文化特征,成为融合于大地表面的一种文化基因。

乡村景观是一种动态的景观,它延绵发展几千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乡村景观构成了一个国家国土景观的大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景观。今天,全世界已经有约60个与乡村景观有关的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

2 乡村景观的要素

2 乡村景观要素The elements of rural landscape

中国幅员辽阔,海拔差异大,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水资源分布不均,具有自然条件的多样性。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文明博大精深而又丰富多彩,民族众多,风俗各异,具有文化的多样性。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不同的文化类型,造就了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是自然景观、农业景观和聚落景观的有机融合。从自然景观来看,不同的地形地貌、植被状况和水系结构形成了区域自然环境的外貌,这些不仅构成了乡村景观的本底,也对乡村景观的形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农业景观表现为作物、农田和灌溉系统,折射出背后的自然条件、农业类型和生产技术。聚落选址、聚落布局和建筑形式构成了聚落景观的形态,反映的是气候、资源、技术和文化传统(图2)。

3 乡村景观的内涵

作为一种文化景观,乡村景观蕴含着文化的线索。一个地区乡村景观的形态,与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变迁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不同地区乡村景观的差异则反映了这些方面的地区差异性。通过对乡村景观的观察和研究,可以了解许多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

例如,太湖流域的乡村景观反映了低洼地区的一种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太湖流域位于长江和钱塘江入海口之间,是两条河流携带的泥沙长期堆积形成的三角洲。该地区气候温暖,雨水丰沛,但由于地势低洼,容易洪水泛滥。水利是该地区保证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根本,尤其是圩田的建设。圩田就是在低洼地周围修筑堤坝,以使内部土地免于水患,能够被开垦为农田。修筑堤坝的泥土一般就近挖掘,因此形成堤坝的同时也修成了运河。圩田之间的运河构成了太湖流域密集的水网,既是排水泄洪的通道,也是当地最为重要的交通网络。运河水岸是圩田的堤坝所在,地势较高,也是交通最方便的地方,所以人们沿着运河居住,由此形成线形的村庄形态(图3a)。

3 a.苏州吴江区长白荡的圩田和村落平面;b.兴化市高家荡的垛田和村落平面;c.马鞍山市当涂县的大公圩圩区局部平面a.Plan of polders and villages of Changbaidang in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b.Plan of Duotian and villages of Gaojiadang in Xinghua city; c.Plan of a corner of Dagong Polder in Dangtu county, Maanshan city

4 徽州地区的宏村(a)与楠溪江流域的岩头村(b)村落布局The layout of Hong Village in Huizhou Region (a) and the Yantou Village in Nanxijiang valley (b)

这里的乡村景观表现为:密集的水网形成大地的肌理,村镇沿运河池塘而建,形成独特的聚落形式,田地被大大小小的运河划分为大小相近的岛屿,内部有沟渠,根据农作物生长需要可以从外部运河引水灌溉。这里的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兼种油菜并种植桑树。

圩田事实上形成了该地区最小的地理单元。这样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当地的乡村基层组织必须以圩田为基础划分。历史上,圩田的维护、水的治理是这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头等大事,不仅有政府任命的“塘长”、“圩长”这样的乡村基层管理者,也有宗族村落自发形成的具有很强社会凝聚力的“乡圩”团体。因此,圩田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当地的乡土社会结构。[2-3]

在太湖流域的周边地区,还有许多自然条件相似的低洼地带,也是通过人工改造形成适宜耕种和居住的土地,如江苏的兴化市和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兴化先民为垦殖和抵御洪水灾害,在湖荡和沼泽处挖泥堆高,垒土成垛,在水面上形成成千上万块形态各异的岛状田块——垛田,大的不过几亩,小的只有几分几厘,兴化也被称为“千岛之乡”。当涂的大公圩是围垦古代丹阳湖形成的,历史上曾经有很多小圩田,后来通过修筑长堤整合成联圩,面积达到363km2。这三个地区的乡村景观都是当地民众为在低洼沼泽地带获得可耕种的土地并抵御水患而创造的,但是背后反映的却是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历史的差别。将兴化的垛田,苏州吴江的圩田和当涂的大公圩放在同一尺度上进行比较,会发现三者的农田尺度、水网密度和聚落形态有很大的不同(图3b、c)。从历史上看,兴化垛田是一种农民个体自发围垦形成的耕地形式,太湖流域的圩田是民间主导、政府支持下修筑的,而大公圩最初源于军队垦殖、后来长期在官方的主导下进行建设和维护,三者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它们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历史上3个地区经济能力、民间势力、以及地方政府社会动员能力的不同。[4-5]

安徽徽州地区与浙江楠溪江流域的自然条件相似,都是气候温暖、湿润多雨、水系发达的丘陵地区,自然植被较好,而且人文传统深厚,儒家文化发达,宗族力量强大。两个地区的聚落都经过良好的规划,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布局,尤其是人工水系和公共空间的规划体现了古人的生态智慧和文化内涵。这种紧凑而有秩序的聚落形态,反映了当地人强烈的家族意识和以及家族在村庄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图4-5)。[6-7]

与徽州地区和楠溪江流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成都平原的林盘景观。这里土地平坦,灌溉系统发达,人们随田散居,几户人家即聚集为一个农宅组团,周围是茂密的树林。从高处看,这些居民点像是撒在田野上的一个个绿岛,被称为林盘(图6)。林盘内部民居院落分布随意,建筑形式比较简单(图7)。林盘反映了一种极度松散的乡村社会结构。这种乡村景观大约有200多年的历史。17世纪末,成都平原因为战争田地荒芜、人口凋零,清政府鼓励人们移民来此,并无偿分配给移民家庭土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的恢复。这些移民家庭来自不同的地区,彼此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农户在自家田地上建屋居住,并在宅前屋后广植竹树作为住宅的庇护,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乡村景观。[8]

5 宏村的村落景观The settlement landscape of Hong village

6 成都平原的林盘景观The bird's-eye view of Linpan in Chengdu Plain

7林盘内部布局(文井乡大明村何家林盘)The plan of a Linpan (Hejia Linpan of Daming village)

4 中国乡村景观的危机

4.1城市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过程。截止至2013年底,中国13.6亿人口中有53.73%居住在城市,有14个城市的人口超过了400万,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27个,预计到2020年将再有超过8千万的农民移居城市。快速城市化迅速吞噬了城市周边的乡村,大量乡村景观消失,即使是还未被城市化的地区,乡村景观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9]

太湖流域是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在过去30年中,该地区的城市化速度惊人,不断蔓延的城市几乎连成了片,毛细血管般的河网被大量填埋,许多圩田和传统聚落消失,水网水乡圩田的景观格局正在逐步消失。虽然由于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一定数量的农业用地被保留下来,但是由于从事农业在当地已经无利可图,因而大部分农田转变成苗圃,通过为周边城市化地区提供苗木以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这个地区的传统乡村景观是中国最具有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乡村景观之一,但也是消失最快的区域之一。

8 蔚县古堡:a.西大坪军堡遗迹;b.北方城村堡大门;c.北方城内破败的民宅Castles in Yuxian: a.The ruins of Xidaping Fortress; b.The gate of North Square Fort Village; c.The collapsed buildings inside the North Square Fort Village

9 杭州萧山区的农民新房The peasants' new houses in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4.2乡村空心化

人口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导致大量乡村劳动力流失。离开的主要是青壮年人口,留下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家庭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价值观面临解体。乡村精英大量流失,传统文化被淡忘,土地作业技能和知识失传,传统手工艺后继乏人。这些造成当今乡村严重的文化危机和社会问题。

河北蔚县,历史上处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错地带,经常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明朝将蒙古人势力逐出了中原,但仍不断受到退居塞北的北元军队的侵扰,因而在这一带修筑了很多城堡用于驻守军队。后来,当地的村民也修筑堡垒,保卫村庄。由此逐渐形成了几百个堡垒,有的是军事要塞,有的是城堡式的村庄,这些堡垒分布在一片广褒的田野上,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景观。这里也拥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如剪纸、地方戏、特色粮食作物和传统食品等。然而,今天这里和中国的大多数乡村一样,人丁稀少,屋倒墙塌,农田荒芜,文化失传,呈现破败衰退的景象,极具特色的乡村景观正在消亡(图8)。[10-11]

4.3乡村现代化

乡村景观实际上反映了农业社会的一整套生产生活方式。一方面,它与自然和谐,满足了现代都市人亲近自然回归田园的愿望。但另一方面,目前的乡村环境无法提供现代人需要的舒适生活。卫生环境糟糕,居住条件差,缺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商品经济不发达,乡村生活并不像摄影师镜头下的乡村风景看上去那么富有诗意。

乡村居民向往现代化的生活,当经济水平提高,他们必然迫切地对自己的生活环境进行现代化改造,而改造的样本往往来自于自身对于“现代化”的片面理解。比如,最先富裕起来的江浙沿海地区农民普遍选用糅杂了各种西式中式建筑符号的楼房来彰显富足(图9),而随着在这些地区打工的其它地区农民返乡后模仿这些样式修建住宅,这类风格奇特的建筑又向中西部地区的乡村蔓延。此外,在这些年政府大力推动的“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中,来自于城市的规划师、建筑师和风景园林师们,用钢筋混凝土形式单一、排列整齐的楼房,代替了运用乡土材料、结合当地地形和气候条件建造的丰富多样的乡村住宅,以各种几何形式的广场、喷泉、修剪植物代替了随意自然的村落场地、生活化的井台和乡野的植物——这种以城镇化为目标的“现代化”对乡村景观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图10)。

乡村的现代化建设,在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的同时,需要保持建筑风格、材料和建造方式上与自然和文化传统的联系,保持可识别的地域性。乡村现代化必须有区别于城市的独特路径,无论是政府,慈善组织,乡村的领导者,还是村民个人,如果简单地把城市建筑和建设方式复制到乡村,其结果都是对乡村景观的破坏。

4.4乡村工业化

由于相对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便捷的交通,城市周边的乡村成为工业及其他产业的基地,而一些靠近原料产地的乡村也就近成为了工矿企业的所在地。工业在乡村地区的蔓延使得乡村景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越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这种变化就越是强烈。

更为严重的是,为了逃避城市中严格的环境管理措施,大量污染严重的工厂搬到了相对偏僻、环境管理粗放的乡村中。这些工厂不仅破坏了自然淳朴的乡村景观,而且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破坏了乡村的生态系统。一些地方的乡村工业造成了很严重的环境危机——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周边的村民疾病高发。

10 山东日照的“新农村”The “New Village” in Rizhao, Shandong Province

11 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开发建设场景The construction of Xijiang Miao Village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4.5乡村旅游资本化

乡村旅游这些年逐渐兴起,一些景观优美、传统建筑保存完好、文化特色突出的村落或者位于乡村的历史遗迹受到投资商的青睐。他们投入资金,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大量改造或新建建筑和环境,策划旅游内容,广泛宣传,使得这些地方吸引了大量游客,当地居民的收入也相应提高。这样的投资表面上看改善环境,发展经济,但实际上往往对当地文化和社会都造成了损害,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中国西南山区河流密集,植被茂密,自然景观优美,聚居着众多少数民族,如苗族、侗族、彝族、壮族等,他们有自己特有的宗教、建筑、服饰、音乐、舞蹈、饮食等文化,对外来游客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贵州省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就是一个代表,它是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村寨依山而建,背枕森林,全部为木结构建筑,底层架空。河谷地和低坡丘陵是层层叠叠的水稻梯田,乡村景观十分优美,但经济比较落后。

2008年开始,雷山县投资约1.2亿,对西江苗寨进行了大规模的旅游开发。村落为适应旅游的要求进行了改造,一些不属于当地的建筑形式被加入进来,村落空间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新建的旅游服务设施占用了农田,河道被渠化以便修建公路和停车场,乡村景观遭到破坏(图11)。与此同时,民族的传统文化变成了旅游商品,原本只有在重要节日和重大事件发生时才有的庆典和祭祀活动,现在可以为了游客需要而随时表演。这种猎奇观光式的旅游损害了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尊重,对文化传承具有负面的作用。[12]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大量资本的介入往往给乡村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带来巨大的威胁,这是由于资本逐利的天性与遗产保护的公益性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

5 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景观是一种动态的景观,随着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变化。这样一种有生命的景观,不可能像博物馆中的文物一样保持不变,而是要在发展的过程中维护自身的核心价值,即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12 黄土高原的梯田景观The terrace in the Loess Plateau

13 黄土高原乡村景观的改变:a.淤地坝;b.坝田;c.退耕还林景观The changes of rural landscape in the Loess Plateau:a. Silt-retention dam;b.Silt-retention farmlands;c.The farmlands on hills are abandoned for vegetation.

5.1环境的可持续

乡村景观背后反映的是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些方式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并形成了新的半人工半自然的系统。但是所有人为的改变必须在环境容许的范围内,如果生态系统失去平衡,造成环境退化,我们需要改变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建立结构更合理、功能更高效和生态更好的新平衡,对应的乡村景观也会随之改变。

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历史上曾经林木茂盛,自然条件优越,但历代战乱,盲目开荒放牧及乱砍滥伐导致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的土质疏松,因而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由此形成“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这里自然条件较差,只有不到1/10的耕地位于沟谷或小型盆地,离水源较近,也比较平坦,适合农业生产。其余耕地分布在黄土梁顶部较平缓的区域,为坡地梯田,大多没有水源浇灌,依靠自然降水,因而粮食产量很低。村民还养殖山羊以增加收入,但是山羊对当地本来不多的植被造成进一步的破坏。黄土梁上大片的耕地虽然形成了非常壮观的大地景观,但也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黄河大量泥沙的主要来源。由于缺乏石、木等建筑材料,又要减少建筑占地,留出宝贵的河谷平地作为耕地,当地人民创造出了窑洞的乡土建筑形式。窑洞依靠天然黄土崖壁建设,位于不同高度上,形成与众不同的聚落景观。这个地区虽然有着独特而壮观的乡村景观(图12),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粮食产量低,人们普遍比较贫困。

近50年来,在政府推动下,当地人民在谷地中建设一种淤地坝,可以有效地拦截流失的土壤,扩大耕地面积。这些新创造出来的土地生产力高于山坡梯田5倍以上,于是山上的耕地就可以减少,进行植被恢复。同时政府鼓励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将粮食作物改种成牧草和耐旱木本经济作物,使裸露的地表初步得到覆盖。同时减少了农业劳动力的投入,让农民可以从事二三产业,获得额外的收入。这些措施在一些地区已经取得明显效果,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于此同时乡村景观也在持续地发生变化(图13)。[13]

5.2经济的可持续性

乡村景观的保护和发展,不仅仅是景观的问题,也是社会、农业、经济和环境的问题,非常复杂,必须从更深层次的问题入手。在中国,山地多平地少,人口多耕地少,这一状况决定了绝大多数地区的农业只能是一种小规模农业,效益较低。因而土地适度集约,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产品深加工,发展乡村旅游,提高第一产业效益并增加第二第三产业的收入,才能维持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乡村生活的基本物质保障,避免乡村人口的凋零。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一定是建立在乡村经济的良性发展的基础上的。

杭州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以西湖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著称。杭州也是中国名茶龙井茶的产地,茶叶是西湖西部山区村落的主要经济来源。除了山坡上的茶园之外,这些村庄还拥有蔬菜地,珍珠养殖塘,及一些被荒废的农田,而这些土地很多在历史上曾是西湖的水域。由于缺乏市政基础设施,村落的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污水对下游的西湖造成很大的污染。村庄中的传统住宅在过去的20年中已逐渐被各种风格和各种色彩的西式坡顶楼房所代替,非常杂乱。

14 杭州湖西地区乡村景观的改善和乡村经济的发展The rural landscape improve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West Lake's west hilly area, Hangzhou city

2000年以来,为了改善西湖水质和保护西湖风景区的景观,湖西地区的许多农地和珍珠塘被恢复为湿地,同时一些原来荒废的农田被改成茶园。政府出资给所有村落建设了市政基础设施,提供了免费的建筑改造咨询,并制定了引导性的奖励政策,鼓励村民将建筑色彩和风格改造成更符合地方传统并与环境更协调的样式。在政府、设计师和社会团体的帮助下,一些村民通过改造自己的住宅开设了乡村茶楼和餐厅,很快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他们的成功吸引了更多村民主动地加入到村落建筑及环境改造的行动中。

经过乡村景观的恢复和重建,西湖西部山区中,森林,茶园和湿地中点缀着一座座白墙灰瓦的村落,景色非常优美。良好的环境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来休闲度假,茶楼、餐厅、乡村旅馆和青年旅社在这些茶村中日渐繁荣,村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图14)。[14-15]

近年,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通过网络,农民在乡村中就可以把传统农业生产的绿色农产品售卖到大城市市民家中,获得令人满意的收入,也可以推广自己的家庭旅馆,农家乐餐厅,吸引更多的游客,并与城市居民一样购买到高品质的商品……电子商务为农民提供了居家就业的机会,有助于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也为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5.3社会的可持续性

乡村景观是人类活动叠加在自然上形成的景观,土地有人耕,民居有人住,环境有人维护的情况下,乡村景观才能延续。乡村景观的建设应当能够促进乡村人才的回流和乡村社会的建设,促进人们对乡村文化价值的认同,这些都有助于农业的延续,乡村环境的改善,乡村建筑的保护和更新,使得乡村景观能够可持续发展。

控拜村是贵州黔东南地区的一座苗族村寨,是当地著名的银匠村。与众多中国的普通村落一样,控拜村也面临空心化和传统手工艺失传的境遇。2007年,贵州省文物局将其列为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示范村。通过调查,得知村民的迫切希望是修葺村内的道路,于是省文物局投入资金,支持村民们投工投劳修建村里的石板路。村民们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步道的修筑中,远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西等地外出务工的村民也纷纷赶回家乡参加建设。与此同时,文物局的工作团队对村寨史、苗族文化、银饰锻造技艺和传统民居等内容在村民中进行调研、讨论和记录。在此过程中,村民对村寨未来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表现出日益高涨的热情,一些外出务工的村民决定回村发展,即便是仍然选择外出的村民也对村庄事务表现出更多的热忱和参与度。村寨的环境整治与道路建设,成为促进村寨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从而为手工艺传承、文化景观的保护奠定基础(图15)。[16-17]

就社会发展状况而言,中国还有很长的城市化道路要走,今后还会有大量的人口从乡村迁往城市。在乡村人口持续减少的过程中,保持乡村社会结构的相对完整和健康是一个严峻的课题,同时也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5 贵州控拜村村路建设吸引了村民广泛的参与The villager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village's stone path, Kongbai Village in Leishan County.

16 婺源江岭,梯田中春天的油菜花和秋天的硫华菊。The terrace is planted with oilseed rape in spring and cosmos sulphureus in fall, Jiangling in Wuyuan area.

5.4景观与建筑的可持续性

传统的乡村景观和建筑产生于乡村的土地,适应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展现了乡土的智慧,是该地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在乡村景观与建筑的建设中,应尽量使用乡土材料,乡土技艺,乡土植物,不仅能延续历史与文化的价值,而且往往代表了低造价、低养护和对环境的友好,是可持续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引进,新材料的应用,乡村景观和建筑也在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化应当是逐渐渗透和有机更新的,而不是用新的形式完全代替旧的内容。新材料新形式的运用要经过慎重的考虑,要衡量它在乡村环境中的适应性、耐久性,获取的难易程度以及是否易于维护。

乡村景观和建筑的形态,是基于生产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具有实用的价值。把城市建设中使用的美化或者装饰手段运用到乡村,不仅滑稽,而且因乡村缺乏维持这类景观和建筑的公共服务,是不可持续的。近年一些地区的旅游部门为了吸引游客,发展乡村旅游,在乡村地区大量种植观赏植物,有时甚至不惜侵占农田,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如江西婺源,是以徽州特色的乡村景观而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春天油菜花开放的时候是它景色最美的季节,很多城市居民不远千里来此欣赏田园美景。但是油菜花的开放时间很短,为了在夏秋两季也吸引前来赏花的游客,当地旅游部门要求农民在油菜花谢后改种硫华菊,每年轮换,耗资不菲,不仅虚假,而且不可持续(图16)。

6 风景园林师在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

近年来,乡村景观的维护和发展日益引起各级政府和许多专业人员的重视,乡村建设成为很多志愿者热衷的活动。同时,由于“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风景园林师都有机会接触到一些乡村景观与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的项目,或者在乡村地区的建设项目。这些项目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专业人员不拓展原有的知识领域,不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乡村建设的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在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中,专业人员必须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有清醒的认识,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6.1景观作为目标还是作为手段?

对于乡村这个有机体来说,景观与建筑只是外在的躯壳,而内在的灵魂则是乡村的人和社会。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与其说是以维护某种有价值的景观为目的而进行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改良,不如说是乡村环境、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而景观只是推动这种发展的手段之一。

6.2何可为?

6.2.1乡村景观的解读

认识乡村景观中所蕴含的自然、文化和历史的价值,寻找其独特性,分析景观构成,提炼景观要素,提出需要保护的内容和可以发展的内容。

6.2.2综合视角的具有一定弹性的土地利用规划

综合农业、经济、社会、建筑、景观等因素,或者在一个多学科合作和公众参与的框架内,提出合理的乡村土地利用调整的建议,并制定以当地民众为建设主体的实施策略。

6.2.3引入外界支持

利用自身社会资源的相对优势,帮助乡村引入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包括政府及社会组织的公益资金,企业赞助,志愿者以及不以盈利为目标的专业人士。

6.2.4提供专业化的建议、咨询、指导和培训

包括提供可选择的建筑和环境改造方案,对方案的讲解和对当地民众的专业建造培训,建造过程的指导和建成后的评价和建议。

6.2.5项目总结

总结这一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景观建设提供经验。

6.3何不可为?

6.3.1将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方式沿用至乡村

乡村是与城市完全不同的经济体。以都市的价值观和方式来改造乡村,在摧毁传统乡村环境的同时,也抛弃了与之紧密结合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价值体系,以及最基本的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的关系。

6.3.2只关注于物质空间而忽略人、经济和文化

乡村景观的保护和发展,不仅仅是景观的问题,还是社会、农业、经济和环境的问题,单纯聚焦于物质空间改善的乡村景观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

6.3.3用 “专业的”取代 “乡土的”

乡村的土地上遗留有大量的“乡土的”经验和智慧,而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潮流中,“乡土”不是被忽略,就是成为“落后”的代名词。每一个经过良好训练的规划师和设计师们都具备“科学的”“先进的”的专业技能,常常下意识地在工作的过程中用“专业的”去取代“乡土的”。

6.3.4忽略乡村居民在乡村景观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而把自己当作乡村景观的主导者。

一切乡村建设活动都必须以当地民众为主体,专业人士的作用在于凝聚他们对家园的热爱,促进他们对乡村文化和美学价值的认同,提供专业协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建设和维护乡村景观。

6.3.5将景观的改善当作目标而忽略了过程。

乡村景观建设可以成为推动乡村环境、社会和经济整体发展一种手段。如果这一过程能够带来诸多方面的进步,远比最终形成优美的景观效果更有价值。

7 结语

乡村景观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展示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最直接和最根本的联系,展现了一个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历史。几千年来,人类通过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利用产生了农、林、牧、渔等产业,并逐渐形成了特有的生产技术、管理体系和生活方式,这些活动不断地改变着区域的地表形态,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变迁和演进。保护一些具有美学和文化价值的传统乡村景观,实际上是为地区保存活生生的历史档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乡村景观一直处于持续的变化之中,今后这种变化仍将继续。今天的一些生产和建造的技术也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乡村景观,如地膜种植技术,塑料大棚温室,风电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等。虽然不是所有的改变都是消极的,但是乡村地区的任何建设活动和乡村土地利用的调整,需要在维护生态平衡、尊重景观整体协调的基础上进行,必须能够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乡村景观才能够可持续发展。

注释:

图片1、4由王明睿绘制;图3由王明睿根据百度地图绘制;图5引自http://www.photofans.cn/album/showpic.php? pid=982800;图6 引自http://www.yangzheng.com.cn/blog/ user1/nongyequwei/2968.html;图7引自参考文献[8];图9 引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c3e39a0100n9i6.html;图10引自http://image.crnews.net/360/index.html;图12引自http:// bbs.fengniao.com/forum/pic/slide_171_4955505_73512262. html;图13a引自http://www.wtoutiao.com/p/1a5Gt1m.html、13b引自http://www.hhsb.gov.cn/News/2025、13c引自http:// edu.cnwest.com/content/2013-07/24/content_9775903_4. htm;图16上图引自http://www.lvye.cn/forum.php? mod= viewthread&tid=395086、下图引自http://blog.sina.com.cn/s/ blog_413ccfbf0100wv01.html;其余除标注来源外的为作者自摄及自绘。

(References):

[1] UNESCO.World Heritage List [EB/OL]. http://whc. unesco.org/en/list.

[2]吴滔.明清江南地区的“乡圩”[J].中国农史,1995, 14(3):54-61.

Wu T. The Commune Developed on Polders in South Yangtze River Area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J].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1995, 14(3):54-61.

[3]曹强.宋代江南圩田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 2005:7,17-20.

Cao Q. A Study on Wei Tian of Jiang-nan in Song Dynasty [D]. Wu Hu: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2005:7, 17-20.

[4]卢勇,王思明.兴化垛田的历史渊源与保护传承[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30(4):141-148.

Lu Y., Wang S.-M. The History and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XingHua Raised Field [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 30(4):141-148.

[5]庄华峰,丁雨晴.清代圩田的开发与环境问题—基于当涂大公圩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1(6):724-730.

Zhuang H.-F., Ding Y.-Q. Polders'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Qing Dynasty – Analysis Based on Dagong Polders in Dangtu County [J]. 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3,41(6):724-730.

[6]陈志华,李秋香.楠溪江中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7-59.

Chen Z.-H., Li Q.-X. The Middle Reaches of Nan Xi River [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10:47-59.

[7]陆林,凌善金,焦华富,王莉.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J].地理科学2004,24(6):660-664.

Lu L., Ling S.-J., Jiao H.-F., Wang L. Landscape Features and Mechanism of Huizhou Ancient Village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24(6):660-664.

[8]方志戎.川西林盘聚落文化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47-48.

Fang Z.-R. Basic Study on the Linpan Culture at Western Sichuan Plain [M]. Nanj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Press, 2013:47-48.

[9]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国人居署. 2014/2015中国城市状况报告[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4.

China Science Center of International Eura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Association of Mayors, Urban Planning Society of China, 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s Programme (UN-Habitat). The State of China Cities 2014/2015 [M]. Beijing: China City Press, 2014.

[10]邓庆平.华北乡村的堡寨与明清边镇的社会变迁——以河北蔚县为中心的考察[J].清史研究, 2009,(3):19-27.

Deng Q.-P. Baozhai in the villages of Northern China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Frontier Areas during the Ming-Qing Periods: A Case Study of Yu County , Hebei Province [J]. The Qing History Journal, 2009,(3):19-27.

[11]罗德胤.蔚县古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0-36. Luo D.-Y. Old Castles in Yu County [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7:30-36.

[12]费广玉,陈志永.民族村寨社区政府主导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20(6):28-30.

Fei G.-Y., Chen Z.-Y. Study on the Tourist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Government Leadership in the Nationality Village Community – Take the Xijiang Qianhu Miao Village as Example [J]. Journal of Gui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National Science), 2009,20(6):28-30.

[13]戴静,王彬,刘世海.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淤地坝效益分析探讨——以陕西延安地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5):371-373.

Dai J., Wang B., Liu S.-H. Studies on the Benefit of the Silt-retention Dam of the Loess Plateau – A Case Study of Yan’an Area [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7,14(5):371-373.

[14]王向荣,林箐.多义景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5-17.

Wang X.-R., Lin Q. Polysemous Landscape – the Work of Atelier DYJG [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 2012:15-17.

[15]林箐,吴菲.风景园林实践的社会原理[J].中国园林,2014,(1):34-41.

Lin Q., Wu F. The Sociological Principles in the Practic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4,(1):34-41.

[16]于法稳,但文红,宋江. 控拜村——苗族村落文化的传承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Yu F.-W., Dan W.-H., Song J. Kongbai: Inheritors of Hmong village culture [M].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2012.

[17]但文红.重拾村落文化自信 “控拜村发展实验”后续[J].中国文化遗产, 2013,(6):38-43.

Dan W.-H. Return to the Self-confidence of Village Culture– Follow-up of Developmental Experiment in Kongbai [J]. China Cultural Heritage, 2013,(6):38-43.

The Valu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Landscape

Rural landscape is the resul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t shows the most direct and fundamental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It also shows the uniqu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a particular region. In the past 30 years, China’s rural landscape has changed in a staggering speed, and some traditional rural landscapes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be of high cultural and aesthetic value are rapidly disappearing. These phenomena reflect the problems and threats that are now faced by the countrysid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landscape depends on the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 as well as the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s landscape architects, we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the history and features of rural landscapes in different regions,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mplied by the rural landscape, and be conscious of the complexity of rural society and economy. These are the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of rural landscap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in rural regions.

Rural Landscape; Cultural Landscape; Crisi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er Ph.D. degree from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he is a professor of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and chief landscape architect of Atelier DYJG.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garden history, contemporary landscape design, regional landscape and rural landscape.

TU986

A

1673-1530(2016)08-0027-11

10.14085/j.fjyl.2016.08.0027.11

2016-07-16

2016-08-13

林箐/1971年生/女/浙江人/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研究领域包括:园林历史,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区域景观,乡村景观等(北京100083)

LIN Qing, who was born in 1971, in Zhejiang Province,

猜你喜欢
景观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壮美的城市景观
奇妙的瀑布景观
综艺节目:景观繁华是否意味着文化繁荣
DMX512控制技术在景观照明领域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