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维彬 赵志靖
(1 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河南 焦作 454150;2 焦作市卫校附属医院放射科,河南 焦作 454150)
背部弹力纤维瘤的CT诊断
曹维彬1赵志靖2
(1 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河南 焦作 454150;2 焦作市卫校附属医院放射科,河南 焦作 454150)
目的 总结分析背部弹力纤维瘤的临床及CT表现,提高对背部弹力纤维瘤的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26例背部弹力纤维瘤患者(其中男8例,女18例)的临床及CT图像(其中8例同时行增强扫描)。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背部弹性纤维瘤发病部位均位于肩胛骨内侧前锯肌与胸壁间,CT表现为扁平椭圆状软组织肿块,与肌肉密度相似,内均见脂肪密度间隔,脂肪间隔与人体长轴平行。8例增强扫描6例未见明显强化征象。结论 背部弹力纤维瘤发病部位较固定,且有特殊的影像学表现,CT检查可有效诊断该病,提高临床上对本病的诊断能力。
背部弹性纤维瘤;计算机体层成像;软组织
背部弹性纤维瘤(elastofibroma dorsi,EFD)是一种在背部肩胛下角区深层肌肉间好发的良性纤维组织肿瘤,1961年由Jarvi和Saxen首次报道[1],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软组织肿瘤,2013年软组织肿瘤分类中属于良性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笔者收集本院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EFD患者26例,分析其CT影像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能力。
图1 A~B 患者男性,46岁。双侧背部肩胛下软组织肿块,边缘尚规则,其内可见索条状脂肪密度,A、B为轴位及冠状位图像
图2 A~B 患者女性,62岁。左侧肩胛区无痛性肿物7~8年就诊,病灶病变位于肩胛骨内侧肩胛下角、前锯肌与胸壁间,边缘呈毛刷状,其内可见索条状脂肪间隔,A、B为轴位及冠状位图像
1.1 临床资料:本组26例EFD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男8例,女18例,其中单侧6例,双侧20例,病灶共计46个。年龄32~72岁,平均51岁。26例患者均表现为肩胛下角区无痛性肿块,8例主诉近期肿物有所增大,未伴有明显不适感。
1.2 检查方法:采用飞利浦64排容积CT平扫或平时及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至背部12肋骨水平,扫描全程嘱患者屏气。扫描参数:120 kV,250 mA,层厚5 mm,重建层厚0.625 mm,注射按2.0 mL/kg,速率2.5 mL/s。将原始数据输入EBW工作站,采用MPR(多平面图像重组)、CPR(曲面重建)不同重建技术对肩胛下角区进行观察。
26例患者32个病灶均位于背部肩胛骨内侧肩胛下角前锯肌与胸壁间,主要表现为扁平椭圆状与肌肉近等密度的软组织肿块,内可见与人体长轴平行的索条样脂肪密度间隔,将肿瘤分割成索条状或层状改变酷似肌纤维。14个病灶前后缘较规则,与周围肌肉脂肪间隙清晰(图1),18个病灶边缘欠规则,前后缘呈毛刷状,内部索条状脂肪与前后缘脂肪呈移行(图2),8例增强扫描6例未见明确强化征象,1例实质期可见轻度强化。CT检查中初次诊断12例,漏诊14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软组织肿瘤分类(2013年),EFD属于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肿瘤中的良性肿瘤,多位于背部肩胛下角附近,多呈扁平椭圆形。EFD的主要组织学成分为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构成,其中成纤维组织有明显透明变性,纤维细胞较少,弹力纤维则分散于纤维组织中。所以大部分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反应性增生,而不是真性肿瘤[2],认为肩胛骨与胸壁的摩擦及胶原变性是弹力纤维瘤产生的主要原因。本组病理标本显示肿瘤无包膜,且纤维组织呈束状排列,其表现使EFD似脂肪组织间隙内按肩胛骨运动方向层状排列的纤维组织,此表现支持肩胛骨与胸壁的摩擦产生EFD。另外本组病例发病为51岁,年纪相当较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EFD与退变有关。
EFD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的肿瘤,病灶生长缓慢,多无临床症状,临床文献多见于个案报道[3-6]。近年来随着CT检查的普及,有关EFD的报道逐渐增多[6-11],很多亚临床病例得以被发现。Jarvi等[7]报道在235例尸检中有39亚临床EFD被发现,病灶多<3 cm,发病率为17%,女性24%,男性11%。这说明EFD并非为少见的疾病。结合文献[6-11]及本组病例,EFD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患者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常常为偶然发现肩背部肿物或轻度不适来医院就诊。②肿瘤单侧发生较多,但亦可双侧对称或近似对称发生。但本组病例26例就有20例为双侧发生,可能与病例数相当较少有关,这与王昌明等[8]报道EFD以右侧多见,10%~30%为双侧病变有所不同。③病变好发于背部肩胛骨内侧肩胛下角前锯肌与胸壁间。④病灶CT平扫及增强表现均与肌肉类似:平扫密度与肌肉密度相近,其内索条样脂肪间隔将其分隔成纤维状,恰似肌纤维结构;增强扫描时病变呈轻度强化或无强化,与肌肉强化程度亦相近。
文献[11]及本组病例均显示EFD容易漏诊。如本组病例共26例,尽然有14例漏诊,漏诊率明显高,分析可能主要有2个原因:①EFD一直被认为是少见疾病,影像医师对其认识不深以及临床上多无症状,在观察胸部CT时候,易将精力集中于肺部和纵隔,而忽略对背部肌肉组织的观察。如本组病例中有12例患者以偶然发现胸背部肿物来诊,在肩胛下角区发现病变并行正确征象,而其余病例因主诉不明或其他病因行CT扫描,首诊全部漏诊,均为回顾性分析时发现病变。②病灶本身特点与肌肉相似,易误认为是正常的肌肉组织,特别是双侧对称发生时更容易漏诊。
总之,加深对EFD的认识,根据病变的发病部位、临床特点与CT表现,可以不依赖组织学检查就能对其作出正确诊断[6]。
[1] Jarvi O,Saxen E.Elastofibroma[J].Acta Pathol Microbiol Scand Suppl,1961,51(144):83-84.
[2] 刘彤华.诊断病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21.
[3] Wrixon AD.New ICRP recommendations[J].J Radiol Pror,2008, 28(2):161-168.
[4] 曾勇明,吴富荣,张志伟,等.数字X线摄影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 相关性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34(11):1517-1520.
[5] Seibert JA,Bogucki TM,Ciona T,et al.Acceptance testing and quality control of photostimulable storage phosphor imaging systems [R]. AAPM Report NO,2006:19-22.
[6] 石建成,吴俊峰,佟桂珍,等.背部弹性纤维瘤影像学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9):1472-1474.
[7] Jarvi OH,Lansimies PH.Subclinical elastofibromas in the scapular region in an autopsy series[J].Acta Pathol Microbiol Scand A, 1975,83(1):87-108.
[8] 王昌明,宋世兵,蒋斌,等.背部弹力纤维瘤10例诊治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9,24(10):827-830.
[9] 孙洋,高振华,孟悛非.背部弹力纤维瘤的CT和MRI诊断[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2,21(6):431-433.
[10] 史佳,王浩,袁海洪,等.肩背部弹力纤维瘤12例病理分析[J].山东医药,2014,54(3):86-87.
[11] 石建成,朱石柱,吴俊峰,等.CT初探背部弹性纤维瘤检出率[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2):279-282.
R445.3;R738.1
B
1671-8194(2016)35-0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