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产业化建设,做强中国果业

2017-01-13 21:06:45赵晓春
中国果业信息 2017年1期
关键词:果业果品果农

赵晓春

加强产业化建设,做强中国果业

赵晓春

水果产业是我国农业的一项新兴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在90年代中期成为了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业种植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许多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生产国,总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至2015年,全国水果总面积达到了1 281.7万hm2,总产量达到2.74亿t。人均水果占有量达到了210 kg。“十二五”期间,水果产业的发展由高速增长进入相对稳定的增长,产业也从单家独户的个体经营走向合作化和企业规模化的经营方式,并且形成了许多具有突出区域特色和产品特色的品牌。

我国的水果产业整体规模虽然已经很大,但不够强,仍然面临许多重要问题。就整个水果产品来讲,优质果率偏低,影响了果园的经济效益。品种结构不够合理,一些水果产期过于集中,造成季节性卖果难。由于缺乏完善的信息交流机制,加之许多从业者没有应用信息指导产业发展的意识,盲目跟风、扩大生产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一些果品供过于需,价格下滑,影响了产业发展的稳定性。生产管理技术有待提高,个体果农由于普遍老龄化,缺乏现代技术知识,果园管理水平差异非常大。一些投资水果产业的非农企业对农业生产的特点认识不足,缺乏技术准备,常因栽培管理不当,难于实现经济效益。同时,在产业上只注重生产,忽略商品化处理、流通和加工环节,没有充分发挥果品应有的价值潜力。出口不具规模,我国水果的出口量仅占水果产量的1.2%,与我国的产业规模和世界第一水果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十三五”期间,水果产业的发展将有更多的有利条件。由于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给多样化、优质化的果品需求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农业基础设施的加快改善,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的不断增强,为水果产业的持续发展提高了动力,也为加快产业转型和提高水果产业化水平带来了良好的契机。通过产业化建设,实现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引导分散的个体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促进规模经营的发展。产业化的发展更有利于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从整体上提升果品生产的技术管理水平,实现果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提高果品质量,增强我国水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多样化的水果品种。提高果业经济效益,增加果农收入,促进水果业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猜你喜欢
果业果品果农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 01:36:08
田间地头“惠”果农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11-28 05:07:50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11-26 11:50:54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06-09 08:05:26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人大建设(2019年6期)2019-11-17 06:58:52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葫芦岛市“十三五”建设果业强市的战略构想
新农业(2016年17期)2016-08-16 12:02:38
发挥近郊优势 增加科技投入 促进红山区果业发展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