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莹钰
摘要:本文从京剧的武戏为出发点,结合当前现状探讨了京剧行艺术当中武戏的魅力分析。
关键词:京剧;武戏
戏曲表演是高度综合的舞台艺术,一般说来,唱做念打四功中.唱居首位,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感情,创造舞台形象的主要艺术手段。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为满足观众多方面的欣赏要求,经无数艺人的辛勤创造,戏曲剧目里,特别是一些大的剧种中,也积累了数量可观的以做工、念白或武打为主的戏.其中京剧的武戏派源远流长,独树一帜,更是巍然矗立,蜚声中外,拥有众多的观众,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武戏。
京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京剧的振兴要从娃娃抓起。学习京剧也许一、二年才能入门三、四年才能学到皮毛所以没有长期而艰苦的学习和训练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演员,而作为京剧演员的基本功训练最好从六到十二岁开始,在这个年龄段孩子身体的柔韧性好接受能力强是学戏的最佳年龄,现在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有花鼓戏、湘剧、歌舞等科目却没有京剧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现在在校学生的教科书都加入了京剧的内容,为的就是从小培养孩子们对京剧的了解和喜爱,只有对京剧有所了解才能知道他的魅力所在,但愿这朵美丽的艺术奇葩带给人们无尽享受,让这朵美丽的艺术奇葩开得更加绚丽夺目。
京剧的武戏基本是承传于昆剧,演唱保留唱昆腔曲牌,所以武生当往往是京昆不分家的。京剧的武戏基本是承传于昆剧,演唱保留唱昆腔曲牌,所以武生当往往是京昆不分家的。京剧的武戏(武生、武丑、武旦、刀马旦)用昆腔,由于京剧的皮黄音乐属于板腔体,有过门、间奏,不方便持续不断的表演,因此不能胜任载歌载舞。昆剧重视文戏,武戏受此影响必然趋于舞蹈化、精美化。京剧的武戏用昆腔,武戏里加入许多舞蹈动作,这两种技都要求连贯、优美,可视性强。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京剧武戏源远流长,它的远祖可追溯到“角抵戏”,后在宋、元杂剧和明、清传奇源流的基础上,吸收了徽剧、昆曲等剧种的武戏的表演、传统和民间武术方才形成。
京剧的武戏基本是承传于昆剧,演唱保留唱昆腔曲牌,所以武生当往往是京昆不分家的。京剧的武戏(武生、武丑、武旦、刀马旦)用昆腔,由于京剧的皮黄音乐属于板腔体,有过门、间奏,不方便持续不断的表演,因此不能胜任载歌载舞。武打或武戏的表演既 模仿武术,又加入了许多的舞蹈动作,这两种技艺都要求连 贯、优美,可视性强,因此必须采用没有过门和间奏的曲牌体,如果不是这样,京剧艺人早就将它们改用皮黄演唱了。梅兰芳为何钟情昆曲,原因之上就是他看中了昆剧的载歌载舞,他何尝不想在皮黄戏中应用优美表演?如《霸王别姬》中唱[南梆子]因过门太多而无法起舞,剑舞只能选用过门极少的[二六板],但真正完全得心应手地舞蹈还是干脆闭口不唱,供助[夜深沉]曲牌伴奏。类似情况再如《天女散花》,天女上场后的[慢板]是不方便舞的,只能偶尔甩甩袖子;开始起舞也是用的[二六],按梅先生演出的路子,之路又唱了两支昆曲曲牌带[尾声],才真正满足载歌载舞的愿望。
京剧中武戏之所以自立门户,与做功戏、唱功戏等文戏平分秋色,在于它塑造人物除了唱念做,还要靠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段——武功技艺,而且,大部分戏中,主要是靠武功,唱念退居次要位置。因此,有的武戏演员唱念虽不出色。却能依赖卓越的武功创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赢得巨大的声誉。由于表现手段的特点。武戏的情节比较单纯,角色的心理也不那么细腻委婉,更难以体现令人反复回味、深入思考的思想内容。观众理解并认可这种局限,甚至出于偏爱,需要和欣赏这种局限。武戏和文戏或文武兼备的大戏要求不一样,武戏固然也要给人以爱国主义高尚品德和历史知识的教益,但它的价值在于直接的审美作用,是给观众以它特有的健康的美感享受和美的陶冶,丰富、提高观众的欣赏趣味。
武戏的形式美有三个特征。一是演员个人的娴熟精湛的翻腾技巧和把子功夫,二是他们富于塑形美的身段工架,再就是集体配合在舞台上形成的构图美。围绕着表现、塑造人物,演员们将这三者集于一身。结合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装饰意味极浓。展现出令人昂扬蹈厉、目不暇接的武戏特有的绚烂画卷,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内.有声有色地表现宏伟的古战争场面或一场特定情境下进行的猛烈格斗,反映了中国人民高度的艺术智慧。京剧的武戏.对生活高度地概括、提炼、夸张和美化。不仅角色的行动完全舞蹈化了。情感也转化为武功技艺的形式而存在。一切都在注重人物内心刻画和思想感情真实的前提下。统一到了服从形式美的总体要求上。
推陈出新要根据今天观众的审美观念,坚持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统一。艺术欣赏有它的继承性,传统武戏体现的那种昂扬的精神风貌和独具特色的形式美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它是永存的,是建设新世纪新戏曲的基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舞台上演出数量较多的仍是传统戏,但是传统戏毕竟形成于旧时代。一些剧目的思想内容和表演处理势必与今天的观众有格格不入的地方。即使是比较优秀的剧目,如果不进行加工整理,永远是那个样子,也不可能与今天发展着的审美相结合,难免要被淘汰。因此,武戏的革新与发展,其成就首先应该表现在数量浩繁,与观众接触最多的传统剧目中。
武戏的形式美是典型的阳刚美,一般情况下。它所反映的不是金戈铁马、波澜壮阔的宏伟战斗场面,就是激烈快速、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或者是肝胆照人的绿林好汉、见义勇为的志士仁人。这些人物武艺超群,气概不凡,在紧锣密鼓的烘托下,威猛、泼辣、剽悍、洒脱、勇敢顽强、一往无前,自有一番夺人声势。这是一种雄壮的美。绝无颓废消沉的情调,看了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增添豪情,是中国人民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要求在戏曲艺术中的一种反映。古今一理,中外相通,它具有跨越时间、空间的魅力。武戏在群众中产生、发展、壮大,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是理所当然的。
京剧的起源出自于古老的东方国度。这就是中国。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艺术文化,现如今已被全世界人民所喜爱,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肩负着把这门艺术发扬光大的重担,祖国的京剧艺术犹如灿烂宝石,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程砚秋.程砚秋戏剧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