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课程的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出了如下目标:“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从2005年开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伴随着新课程已走过了近4年的时光。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的三大基本目标的有机结合。但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对前两个目标的把握更为清晰,而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实现,有些不知所措。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较好地实现这三大基本目标成为关系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我认为对于情感目标的把握既尤为重要,这也是目前课程实施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我们往往最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要求,其次是追求对学生能力培养和提高,最后才会考虑学生的情感体会。这是目前课程实践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我认为只有时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的知识与能力才是真实的,教学实践中如果忽视情感目标的实现,最终也不可能在整体上实现课程目标。
这是一道历史调研测试卷试题: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东史郎日记》旧)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四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3分)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你做何评价?(3分)
(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这说明了什么?(3分)
(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1分)
(5)结合下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段历史?(2分)
1972年9月28日,周总理和田中角荣举杯庆祝中日建交
参考答案:(1)实物证据:材料三;文献证据:材料一、二;口传证据:材料四。(3分)(2)(3分)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尽管其真实性不如实物证据高,但绝不可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田中正明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否定日本侵略的历史,为南京大屠杀翻案;这种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的举动将伤害两国人民的感情。(3分,每点1分)(3)东史郎先生勇于面对侵略历史,敢于承担历史责任,如实描述历史,有着强烈的正义感(1分);而渡部升一是日本右翼分子,极力为日本的侵略行经辩护,歪曲历史的真相(1分)。这说明了不同政治态度的人有不同的历史观;当今日本右翼势力的侵略野心不死等(1分)。(4)材料三中的第一、三幅图片。(1分)(5)尊重历史,以史为鉴;要世代友好相处等(2分,任1点即可)。
这一题可谓是史论结合,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也注重了过程与方法的引导,同时也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最后审视学生的答案,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对于第五小题的答案,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和参考答案不谋而合。在欣喜之余,我陷人了沉思:为什么没有学生写下不同于参考答案的感受?学生的答案都是学生真实的情感感悟吗?抛开题目和参考答案,我和学生围绕这一题展开了讨论。“如果这不是考试,你对于题中的这些历史图片,你有何感想?”于是我向学生提出问题。短暂的沉寂后,课堂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罄竹难书,我永远无法释怀,我恨他们!”
“国仇不能忘,让历史作证。”
“不接受日本虚情假意的友好,不能简单地以低头向中国忏悔,必须在遇难同胞灵前下跪!”
“这样的建交,我不需要!”
“清算罪行,彻底认错!”
“不要让历史重演,让无辜的人民再次坠人深渊!”
“中日建交不代表忘却这段历史,而应时刻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同时也要高度警惕,法西斯主义的死灰复燃!”
“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也是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但中国人民也不是好欺负的,我们从不惧怕战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彻底清算法西斯主义!”·一
学生的真实感受顷刻之间犹如火山一样,不断迸发出来。甚至有的学生说出了更为过激的言论。此刻我在思考:难到这些感受就不是学生的情感体验?难道这些感受就应该被无情地忽视?难道日本对中国犯下如此罪行,作为中国人,有这些感受不应该吗?在考试时,难道学生没有这些感受?为什么没有人写出这样的答案呢?我想学生即使有这些感受,考虑到应试的因素,自然不会做出“有悖常理”的事。试问这是对学生情感的尊重还是无视?学生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在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课程活动中,更应该关注他们的情感收获。只有在情感上激起学生感悟的知识与能力,才能伴随学生终身。这一道题目,引起了学生畅决淋漓的大讨论,甚至是大控诉,这些情感的迸发,正是建立在知识与能力基础之上,在感悟过程中的真情流露。问题不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否符合课程的要求,而在于我们是否真正关注过学生的情感体验!首先要有情感教育的理念,让后再考虑如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使自身情感得到真正的升华。我不否认上述的学生感受,有许多言论与课程目标的最j求是有一定距离的。这是就需要发挥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如河用正确的价值取向去引导学生,使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最终获得情感的升华。
最后我总结道:“同学们的真情实感令我大开眼界,虽然一些同学的言论甚至有过激之处,存在很多情绪化的成分,不过老师很高兴看到了你们的内心感受。这段苦难的历史不容忘却,罪魁祸首不在日本人民,要把帐记在罪孽深重的法西斯主义及其右翼势力的头上。当今世界的主体是和平与发展,我们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应该怎样?”……
“注重情感体验”是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提出的一项重要的要求。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养成现代公民具备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从而让学生获得终身发展。教学中,教师不应忽视学生的真实感受,而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清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不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正确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实现课程三维目标。历史教学中关注情感教育,关键问题在于教师要具有强烈的情感意识,不能忽视学生的真实情感,要依据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施和评价。在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实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在实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两个过程中,自觉的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真实情感体会,千万不能将情感体验摆在教学过程的从属地位。
作者简介:
何伟军,男,历史老师,中学一级教师职称,出生于1971年03月,职务:副校长,籍贯:广西平南县,学历:广西师大本科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