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昕月
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1847),德国犹太裔作曲家,是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
门德尔松从小就显现了他的音乐才能,9岁就开始公开演奏,10岁时就为《诗篇19》谱曲。他12岁开始创作,17岁即完成《仲夏夜之梦》序曲,20岁时他通过指挥《马太受难曲》(在巴赫去世后的首次公开演出)来宣传巴赫的作品,引起轰动而成为闻名遐迩的指挥家。门德尔松为巴赫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27岁在莱比锡任指挥,1842年与舒曼等人一起创办莱比锡音乐学院,38岁时病故。
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把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特点相融合,使音乐既带有古典主义的逻辑性,又充满浪漫主义的幻想性。他善于将美妙的旋律纳入正规的古典曲式,他是一位善于用画笔画出美丽缥缈风景的画家,他的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
门德尔松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他创作的《芬格尔山洞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无词歌》《意大利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等都是著名的作品。门德尔松创作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具有华丽的技巧与甜美的旋律,是举世公认的精品。门德尔松最早的成熟作品《仲夏夜之梦》序曲和《赫布里底群岛序曲》都展现出了他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旋律风格,标志着标题性或描写性音乐会序曲创作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后来的作品中他的视野大为扩展,各种体材的作品他都有涉猎,如交响曲、协奏曲、清唱剧、合唱音乐、室内乐、钢琴曲、管风琴奏鸣曲、歌曲等。他很多的音乐作品所共有的特点是精练、美妙的旋律,规矩的和声。1846年,在伯明翰首演的清唱剧《以利亚》,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并且对维多利亚中期的音乐趣味产生了深远影响。
门德尔松也大胆探索,首创高雅纯净、形式短小的钢琴独奏曲《无词歌》。《无词歌》是一些精致的小品,其中充满令人悦意的创新。但是,因为《无词歌》柔媚之极,让人无法逐一连续欣赏。门德尔松的《无词歌》分为八卷出版(作品第19,30,38,53,62,67,85,102号),每卷各是六首,加起来总共48首。其中op62之6《春之歌》是最为著名的一首乐曲,不仅用于钢琴独奏,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乐器的独奏曲而广为流传,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春之歌》这首乐曲具有流水般轻柔的浪漫旋律,使听众完全在快乐的气氛中享受着音乐。乐曲采用三部式的曲式结构,高声部音阶式的上行将旋律推至最高音,敏捷而迅速的旋律表现出轻巧的音乐形象。中声部爬音式的装饰音声音短促、轻盈如一股清泉贯穿始终。中段继续发展主题,节奏较前面更为紧凑,调性由a大调转至e大调,增强了力度,欢快爽朗的情绪显得更加热烈。并且,采用模进的手法将音乐一步步的推向高潮,最后在分解主和弦琶音式的装饰音中静静的结束全曲。
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无词歌》在浪漫派抒情钢琴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拥有着独特的色彩和魅力,有抒情的歌唱性,弹这样的曲子无须炫技,乐感比技巧重要。我认为无词歌很适合在秋天听,因为它可以带来一种很温馨的伤感,一种很充实的温柔。它就像我们最亲近的人一样,轻柔地诉说。 无词歌是门德尔松首创的抒情小品体裁,也许跟其他更撼动人心的作品比起来它不够深刻也不够严肃,但精致而不造作、清新而细腻才是它最大的特点。可以说,《无词歌》是一首专为器乐而打造的抒情声乐曲,它在音域上与人的声区比较接近(有时也比声乐曲的音区更为宽广些),使器乐能像人声一样温柔的歌唱,充分显现出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们使器乐作品声乐化的特点。
门德尔松是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值得我们去细细的品味。就如同一杯香浓的咖啡,只有细细的品味才能感受得到其中独特的风情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