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容秀
语文有效课堂探究学习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轴心,衍生、辐射到课堂之外的研究性学习之路,它通过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问题定向、主动参与、亲历过程、实践探究、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语文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学会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顿悟思维、推理思维、批判思维与创造思维,从大语文角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 当前探究学习活动实践现状分析
探究学习活动实践的基本条件需要求学生具备怀疑精神、顿悟思维、推理思维、批判思维与创造思维。让学生通过问题定向、主动参与、亲历过程、实践探究、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结果来实际感受和体验语文知识的生产过程。从实际的教学情况看,以下几个因素影响探究学习活动实践的成效。
(一)教师预设探究学习活动不足以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探究学习活动始于学生兴趣,引发探究的动力源通常是个体感到的某种“兴趣”或“疑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往往精心设计出问题情境,希望学生能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学生或感到十分好奇、不可思议却无从下手,或虽然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却不能有效地引起下一阶段的探究活动。如在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时提出“赤壁之谜解秘”之类问题。该问题表面上似乎自然合理,然而,由于空间的阻隔,学生绝无多次实地考察的条件,只可能从资料上去拾人牙慧,因而变得毫无实际意义。
这类现象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经常出现,教师针对课文内容预设探究问题情境,然后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实现,由于引发学生探究的这类问题情境可能与学生的日常经验相矛盾,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学生就难以形成探究问题的动机,或者他们往往只能根据所注意到的现象提出一些表面、肤浅、模糊的问题而使探究活动搁浅。
(二)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能力的局限性
探究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具备一系列探究活动的技能,如观察、分类、假设、实验、筛选、推理、总结等,同时还须具备相应的先前知识储备与怀疑精神、推理思维、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等。这些技能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学生的探究能力如果不达到相应的程度,探究性学习就不能正常进行,当然也谈不上取得预期的效果。当探究进程受阻,课堂教学无法持续下去的情况下,教师只得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代替学生作出结论。如学习贾谊的《过秦论》而衍生出六国灭亡的原因类课题,可以指导学生参照史料,比较苏洵的《六国论》、苏辙的《六国论》、清人李祯的《六国论》和杜牧的《阿房宫赋》的不同观点,去探索论证,提出自己的观点,而学生由于探究能力及资料获取等方面的限制而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学生对语文先前知识的储备的局限性
对于学生来说,语文的先前知识储备一方面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则是较为薄弱。面临的困境正如南开大学徐江教授所指出的:语文学科教学知识层面上面临的困境,一方面是“知识泛滥”,一方面是“知识荒”。因为作为知识修养的知识,作为知识定向的知识,作为引领学生感悟缄默知识的知识等不是太多,而是近乎没有。
二、 语文探究学习活动有效性的对策与思考
(一)教师设置探究性学习活动问题的前瞻性
由于学生个体在性格、兴趣、能力、知识、情感、生活经验等诸方面存在着差异性,在预设问题时针对学生个体能力的差异,应考虑到层次性与组合性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可研性与可行性结合。探究内容注意遵循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层次性,让学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分则可各自为阵,合则可组,既可分别探讨,又可综合研究。使学生能自愿、自觉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如在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时,可引导学生探究杂文语言的情趣。在学习《兰亭集序》时,可引导学生综合性探究《兰亭序》与书法文化。学生探究性学习兴趣就比较较浓厚。
(二)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人是最复杂的系统,具体表现在人身上所蕴含着大脑的、精神的、心理的、感情的、理智的等特点的内在多重性。如果忽视学生的复杂的生命内涵,而把学生看作一个被动接受和记忆的机器,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定缺乏创新,缺乏与生活的联系,从而缺失了教育的本真。认识到这种复杂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及时发现、培养学生潜在的探究能力。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1.在教学时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处于平衡状态时,他原有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就无法瓦解和得到更新。所以,必须给处于平衡状态的学生大脑给予挑战、干扰,从而导致学生思维系统发生突变,进而自发地形成一种有序的新状态。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这种过分强调以结构化和序列化编排的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时,预设缺口、干扰,甚至是错误,引导学生到对知识的独特发现、理解、质疑、批判、创新和应用上来。从而在信息多向流通的过程中,使学生原有的思维系统产生量的变化,最终影响整个思维系统的质的变化。例如在教学《苏武传》时,可引导学生探究:①卫律与李陵的劝降是否在同一层面上?②面对社会越来越多的诱惑,你从张胜和苏武身上吸呐了什么人生经验呢?(设计目的:引导学生比较解读,让学生通过对照、争论扩大解读的思维空间)学生主要的争论在于,一方面的观点是追求知识的终极目的是提升对幸福的把握能力,面对种种诱惑应该保持内心的那份安宁与平静,对待诱惑要有定力,面对理想要有恒心等。另一方面的观点是物质财富决定精神,人首先要活着,才谈得上精神。(在这种争论中,我们不必定性此是彼非,而是通过这样的探究以文本为本,又不墨守文本,从而真正达到用文本教而不是仅仅教文本的目的。)
2.开发学生自我创造潜能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作为活生生的、能动的主体,带着自己的知识、智慧、思考、想象和灵感融入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就要求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把课堂变成学生开发自我创新潜能的天地。
开放式的教学意味着无固定的结构形式,一方面可以通过激活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如“溯源法”“比较法”“改编法”等加强对话与沟通,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教师要允许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质疑,允许学生有自我思考空间,鼓励学生敢于突破原有知识经验和结构,为学生提供具有差异性、丰富性和不确定性的活动环境,以不断变化的节奏,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锻炼,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创新,从而促使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
3.切实发挥教师的诱导作用
“人的大脑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整的能力,当其在环境中面临新的刺激扰动时,就会引发系统内的认知冲突,随着外界信息不断刺激,当系统达到一定的临界点时,系统内的众多要素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就会使思维系统的扰动被逐级放大,并导致新的认知结构产生。”可见,教学活动中的扰动对促进学生原有思维的瓦解和更新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在于给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当学生的思维处于僵化状态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宽松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活跃;当学生思维处于混乱状态时,教师要通过控制使其达到更佳效果。例如:在教学必修(5)第一单元时,学生在鉴赏的基础上,生成了一些干扰性问题。学生质疑:如何审视三篇文章所反映的法制现象?学生探究式的讨论让我深受启发。学生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反映了情大于法、权大于法的现象。高俅以权压人,官逼民反,而林冲也自觉不自觉地以权以情为李小二开脱。反映了整个社会制度的混乱,法制的不公平,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有同学还联系所看的武侠小说,提出那些所谓侠士杀人如麻而不受法制约束,从而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与政治关系的讨论。)《装在套子里的人》则反映了俄国社会法制过于严酷,以至于使人性扭曲。而《边城》表现了一个没有过多的法制规范的自然社会,人性的自然、朴质构筑了一种和谐、纯朴的理想社会。
所以,教师要有效激活学生,使学生认知结构能更快地逼近临界点,使学生完成自动或能动的飞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改造解读思维
中学语文“无效教学”的原因一方面是语文老师解读思维活动层次低下,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语文老师的解读思维活动与学生同在一个层次上。老师要讲的不用讲学生就已经自明,许多所谓的文本阅读与探究只不过是对文本的说明,即对文本信息的重复归结。学生不能从课堂上摄入任何有效的能够生成思维能力的成分。
所以,对于不同的学生实际,应该在探究性学习中引导学生走向“思维性解读”。如高中必修(4)第四单元《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学生联系发疑探究生成这样的问题:
1.面对当今社会,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2.如果要去“秦老板”和“赵老板”的公司应聘,应该选择哪一家?学生的讨论耐人寻味:处理人际关系的要义就是换位思考和宽容,并补充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选择“赵老板”的理由是“赵老板”能知人善任,能采纳别人的建议,自己的长处能得以发挥。选择“秦老板”的理由是“秦老板”虽然暴戾但有雄才伟略,公司很快将成长为跨国公司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和施展才华的机会。
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不是在证明观点,得出结论,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生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为语文的结论是不能被证明的,而问题却可以启迪智慧,磨砺思想。我们语文教师只有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学习,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