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培兵
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可以看到一行行熠熠生辉的灿烂文字,打开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眼前呈现出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中华传统诗词。
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远古的《诗经》发展到今天,历时数千年,其思想之含蕴,意境之深邃,感情之充沛,语言之丰富,文字之凝练,音韵之优美,风格之纷繁,技艺之高超,流传之广泛,活力之强大,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都无法比拟的。中华诗词不仅是文学,而且是历史,是地理,是哲学,是图画,同时还是科学。因此我们一定要十分珍惜这一民族文化遗产,不仅要把它继承下来,还要将其一代一代传下去。
中国素有“诗国”之称。中华诗词乃国之瑰宝,它记载着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是研究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活化石。几千年来,诗人辈出,佳作如林。中华诗词历来备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早在二千五百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开始注重诗歌教育,并把诗歌教育正式列入了他为学生制定的科目,而且排在诸多科目之首。历朝历代对诗歌教育也非常重视,甚至有的朝代还规定“以诗赋取仕”。纵观历史,凡是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鼎盛时期,也必然是诗歌教育和创作的最繁荣时期。
但令人遗憾的是,近几十年来,中华诗词的发展出现了低潮,形成了“门前冷落鞍马稀”的不正常局面。中华诗词创作队伍中的青年人实在太少了。据统计,在北京市中华诗词学会中,青年会员只占会员总数的百分之二点五。上海市也是如此,还出现了“两个七八十”的现象,即百分之七八十的会员是年龄七八十岁的老人。当然这些现象都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然而,这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我们时代的需要,而且还潜藏着中华诗词出现断层的严重危机。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让中华传统诗词大步走进校园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如果我们不及时地抢救性地继承这一文化遗产,那么,中华诗词这一瑰宝就可能在我们手中失传。那时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无颜面对我们的祖先。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一、让中华诗词走进校园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
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弘扬民族传统,锤炼民族的人文精神。几千年来,中华诗词吟诵祖国山河的壮丽美景,抒发无数志士仁人精忠报国的赤子之情,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励精图志、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为我们提供了增进国民文化素质、提高民族人文精神的极好教材。
文化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而中华诗词则是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是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认为,让中华诗词大步进入课堂,切实加强诗教工作,正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就必须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他们,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而这一工作又必须从小抓起,使之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让中华诗词进校园,切实推进诗教工作,坚持从小抓起,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我们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常抓不懈。
二、让中华诗词走进校园必须坚持三个结合
让中华诗词进校园是一项长期、纷繁的系统工程,我认为,在实施校园诗教工作中,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必须坚持三个结合。
1.“诗教”工作必须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
大家知道,开展诗教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时代,我们虽然不再需要“以诗取仕”,但我们需要“以诗育人”。古往今来,多少名篇佳句激励和鼓舞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些字字铿锵、掷地有声的诗句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极好材料,因此我们一定要在诗教工作中善于挖掘和运用这些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
2.“诗教”工作必须和语文教学相结合
开展校园诗教工作必须坚持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因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除了教好课本中规定的古典诗词外,还应该适当增加课外阅读的诗词数量。2016年2月淮安市的语文中考考纲中有关诗词的考查要求是:初中生要重视古典诗词的诵读和积累,能背诵课本中的一些经典名句,考查的分值为10分,其中有2分是考查课外经典诗词名句默写。这一举措,必将有力地推动淮安市初中诗教工作的开展。
3.“诗教”工作必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事实证明,校园文化阵地历来是一块必须争夺的阵地。如果真、善、美的东西不去占领,那么假、丑、恶的东西就必然会趁虚而入。因此,诗教工作必须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以弘扬正气、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观为核心。在开展诗教工作中,可引导学生从读诗、背诗到写诗。熟读背诵古诗词,不仅使学生接受其中深厚的底蕴感染,而且还可以从其表现手法、语言结构、形象刻画等创作手法中吸取营养。只读不作便得不到升华,只作不读常会陷入困境,先读后作、边读边作是较好的方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文化积累,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既激活了学生的灵感和灵性,又丰富了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真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师生的诗词作品展,调动广大师生的创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以推动中华诗词进校园的进程。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提高对中华诗词进校园和开展校园诗教工作的认识,坚持不懈地做好这项工作,我坚信,不久的将来,中华诗词一定会在校园、在语文课堂这块沃土上生根、发芽,绽放出朵朵奇葩,结出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