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融合视角下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创新研究

2017-01-12 13:51董鹏程
记者摇篮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主持多媒体创新

董鹏程

【摘 要】当前,随着科技与信息传播手段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媒体与网络、手机、IPTV等新媒体互助互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今后媒体发展的大趋势。广播电视主持人如何在多媒体融合的视角下寻求创新成为目前主持艺术领域值得深入探讨的专业性问题。本文立足广播电视栏目的“三坚持”即“坚持服务受众、坚持审美艺术、坚持拓宽视域”三个方面,在主持人的个性展现、节目的人性化、节目的专业度三个维度上进行阐述,为现代主流媒体的播音主持专业人员在多媒体时代的业务拓展和深入提供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多媒体 主持 创新

借助于新媒体方便、快捷、直观、覆盖面广等传播优势,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在与受众的互动性、接近性方向上获得长足的进步,广播电视节目也在功能、手段、价值上得以全面提升。但同时,人们在精神、信息、文化层面上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对于掌握节目的关键要素——主持人的创新能力也进一步增长。传统的广播电视的播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为适应多媒体融合的大环境,广播电视节目在专业度、板块设置、节奏的把握等方面都要全面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核心即主持人在艺术领域的拓展和挖掘也相应深入。

一、坚持服务受众的定位 展现生动鲜明的个性

主持人自身的语言、语气、形象、气质决定了节目的品位,在多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主持人自身的角色定位也更加多元化,主持人既是内容的传播者,也是媒体为受众提供服务的主要参与者。服务于受众这是我们作为媒体的首要功能和立足点。满足于受众的审美、精神上的需求,将节目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突出生活化、接地气的特点。在语言、语气、播报风格上体现自己的特色,不媚俗地迎合受众的低极趣味,也不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凌驾于百姓之上,以审判者自居。这是主持人应该遵循的基本的职业操守。

在广播电视台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有着严格的播音主持要求。但如今,严肃式的新闻播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受众需求,一些具有个性特色的广播电视主持人的风格受到更多受众的欢迎。值得注意的是,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个性化,要在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语意、语法)上,尽量保持规范。同时,在借鉴一些鲜活新颖、言简意赅的网络语言的时候,不要给受众造成误解,对一些不符合规范的语言要及时地纠正和引导。

广播电视具有文化属性,同时也具备市场属性,在多种新生的广播电视产品面前,广播电视主持人必须具备独特的风格和进一步创新的能力,才会增加有效的市场竞争力。例如,以电视节目为例,与现场记者连线对话时的机智对答,对新闻有效概括的能力、合理把握转换播放时机、与受众网络或手机互动以及节目现场的对当事人和嘉宾的把控能力等等都需要主持人创新思考。

央视的陈鲁豫等人率先使用“说新闻”式的新闻播报方式,主要以轻松、个人叙述的方式对新闻进行播报,使观众感受到了播音员主持人独特的魅力,播报不再是对新闻进行机械化传播,而是充满了人情味。从传统的“字正腔圆”式播音风格,到现在多种播音主持的风格。广播电视播音主持风格向着多元化、个性化、个人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个性的张力,吸引受众,这无疑是节目的看点之一,叙事清晰明了,有新鲜感,语言质朴,这是当前新闻节目主持人努力的方向,如目前的辽宁广播电视台的《新闻正前方》栏目,以主持人的东北腔为特色,拉近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赢得了当地相当一部分老百姓的喜爱,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二、坚持艺术的审美方式 呈现人性化的风格特色

在《新闻大辞典》中有明确的定义: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是在广播电台中以某一种身份,在摄像机前主持某一个固定节目的播讲者,是整个节目的串联人,在节目中处于主导地位,是节目制作群体的中心人物,需要具备一定的临场发挥才能,并在节目的采编、制作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播音主持是一个典型的媒介语言,具有较强的艺术创造性,与其他艺术语言有着较大的差别,播音主持的主体面向大众,影响广泛。在捕捉和塑造美的过程中,体现节目的价值。随着受众对文化需求的进一步提升,对艺术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广播电视节目作为一种艺术产品的形式,也在走向市场。受众的选择越来越多,人们的眼界比以往更加开阔,节目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实践证明,文化内容丰富、内涵深厚、形式新颖的节目具有更加持久和旺盛的生命力,也更加受到受众的欢迎。广播电视主持人也要在不断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提升节目的审美水平,让自身的创新审美影响到广大受众,从而增强节目的竞争力。

如今,在播音主持的艺术魅力展现方面,语言艺术性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主持形式。其中广播电视主持人的语言魅力能够利用内在和外在这两种艺术的表达形式。内在的语言艺术主要指的是内容的丰富性,也就是说要求主持人拥有创造力的语言,能够让节目语言增光添彩,吸引受众;外在的语言艺术主要指的是具有生动的、感情充沛的、节奏感的语言形式。在语言的艺术上,具体包含很多不同的种类,用艺术的表现形式将生活中的语言、造型体现出来,广播电视主持人如果具有艺术魅力就可以吸引受众群体的眼球,同时也能够升华自身的和节目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再者,从服务的角度来说,体现节目的人文色彩,增加节目的人性关怀,从“三贴近”的角度来感染受众,影响受众,满足受众,才是节目的宗旨和目的。如,央视的《艺术人生》影响了几代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展现了艺术审美的形式,以亲切朴实的语言获得了百姓的喜爱,这种节目风格也延续下来,给多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风格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和探索。这也印证了在艺术发展中,前代艺术形式对后代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不仅要有所创新,更要继承经典艺术形式的优秀因素。人性化的主持风格,要求主持人从受众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切实为受众提供有益的、有效的可行性建议,而不是粗暴地、豪横地斥责和贬损受众。防止片面、极端的主观意见误导受众,给受众心理上造成不适,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的现象。在主持风格上要尽量注意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三、坚持广阔的前沿视角 注重提升节目的专业度

广播电视主持是一项极具创新性和挑战性的职业。之所以说它具有挑战性,首先是因为每天面对的信息的海量筛选。主持人虽然每天出现在节目中,要想挑选出最前沿、最正确的信息,具有相当的难度,而要想用最有效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则更加困难。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必须站在信息的前沿,拥有超强的综合能力、大量的知识储备、专业的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专业度和影响力是衡量一档节目是否具有长久生命力的重要标准。站在一线视角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地向受众传达最新发生的事实,以及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客观的论证,是评价一档节目好坏的重要标准。节目主持人只有在自身原有的特色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自己,与时俱进,才能获得艺术上创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有过人的胆识,打破陈旧的条框、标新立异,用自己过人的知识与眼光获得进步。

另外,在语言的表达上,注重自己口语化的传播方式带给受众的影响,口语化的播报方式产生了大量的冗杂信息,不利于进行大众传播。而当前,多媒体融合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广播电视媒体言语功能实现了人体的延伸,验证了麦克卢汉关于“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观点。将有效信息传达给受众,而缺乏理性思辨的冗余信息,对节目个性无益,对受众无益,广播电视的主持人在工作中应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展现出内容丰富和形式贴切的语言风格,使语言更具意蕴,更加丰满,且生动扼要。对于各类栏目,都需要主持人做足功课,倘若一档节目专业度不足就会脱离节目的主题,使节目主旨模糊不清,定位出现偏差,同时,也难以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有力的同类节目的市场竞争力。

多媒体视角下的广播电视主持的艺术视域是广阔的、多变的、发展的,需要坚持继承、创新、发展的理念来看待主持艺术的发展空间。主持人其个人能力的发挥、个性魅力的张扬、创新能力的诠释等都将会影响到整个节目的收视率及播出质量,以至影响到消费领域的市场竞争。对于主持人来说,面对多样化的媒体形态的大背景,要做出好节目,获得受众的认同,就要不断地提升自己,提高专业素质,把握好时机,敢于突破、大胆创新,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彰显时代精神、刻画时代品质。引导主流文化,传递正能量。

多媒体融合背景下,挑战、变革与发展共存,广播电视主持人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符号和代表,作为节目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必然要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不能拘泥于广播电视的传统媒体的条条框框,更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提升主持的专业度,创新主持的视角、思路和技巧,掌握社会主旋律, 加强广播电视节目的社会性和先进性,用先进的思维和理念引导大众。顺应多媒体技术发展的要求,坚持主流文化价值观,传播自身的正能量,为社会传播更多的有效信息。多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对主持人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展现了广播电视主持艺术研究的广泛空间。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主持多媒体创新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的适应性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