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与“学”的有效结合

2017-01-12 00:52何伟
课外语文·下 2016年12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老师

何伟

【摘要】教无定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艺术性,这种艺术的本质在于:依据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状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和兴趣,这是获取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老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阅读的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的情感性、阅读思维的情境性、知识技能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语言的示范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赋予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的活力,以往沉闷、机械式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活”了,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们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成为教师把握的重点。

一、突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

由于阅读内容的情感性决定,语言是一种工具,这也是人们的共识。但是我们更应该强调语言工具的功能本质,也就是表达情意。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形式的各类文章,特别是诗、词、歌、赋、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其中无一不蕴含着作者对人、事、物的强烈思想感情和主观态度,都是以情动人,以情寓理,这是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与数理化等其他学科教学的明显区别。如果要让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欲望,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就必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突出情感因素,以情动人,教出情味。老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要注意情感的释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放弃以往的教学手段,通过教授的过程同时也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不论是教学生写人的还是记事的文章,抑或是教说明文或者议论文,都应该引导学生领会、体验课文的语言形式所传达的作者的憎爱之情,褒贬之义,使学生在情感体验过程中理解字词句篇的含义和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老师合理运用情境来激励学生思维

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规律与其他的学科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其他学科的思维训练只不过是把语言作为媒介,通过对本学科的概念、公式、定理或理论、观点的分析、对比、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形式来实现的,而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是直接通过语言训练来实现的。用语言教语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语言本身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或者凭借,更主要的它又是教学的内容。学生接受、理解课文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信息,不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首先就需要通过感知、体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方式来进入情境,才能真正领会和理解。阅读教学的这一特殊规律就要求阅读教学,尤其是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必须贯彻情境来熏陶,激励思维的本质,同时也赋予了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特定内容和形式,即以具体可感的形象、画面、声色、情态、情节、场面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励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思维乐趣。

当然,阅读教学也离不开抽象思维,也不应该忽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的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中,一般教师往往只注意课文中的理智因素,而忽视了蕴含于字词句中的情感因素,其结果是:本来极其生动、情感强烈的作品,经过肢解、剖析,只剩了干巴巴的几条筋。这种单调枯燥的情绪体验,又怎能不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乃至最终丧失学习语文的动力呢?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的方式来激励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锻炼思维能力,这既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阅读教学艺术的生动体现。只有这样才能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将“不会学”变为“善学”。所以,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和学生实际,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开启学生思维,象导游一样,一步步将学生引向柳暗花明处。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与学的结合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组合,也是听说读写的工具,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课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所以,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与人们交际的需要密切地联系着。阅读教学艺术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也应该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需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教”与“学”的有效结合,也就是老师们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要不断地更替,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的技能,在教中学,在学中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为教课文而教课文,为教知识而教知识,必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践,特别是读写听说活动,把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活化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一盘盘美食,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要所需”“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并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论是讲解还是描述,抑或是复述,其语言都应该是活泼新颖的,富有情感和魅力的。总而言之,都应当对学生是一种新异的刺激,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没的熏陶,引起学生的模仿和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注重了“教”与“学”的结合,只有在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发展自身的教学技能,不断的迎合新课改的需求,不断探究出新的教学方式,才能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形势,只有摒弃旧的教学手法,当然以往的教学手段不都是落后的,我们也要适当的保留以往的有效的教学手段,再与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法相结合,才能使语言成为学生所爱。

四、总结

思维、情感、需求、方法、语言都是构成阅读教学艺术的最基本的要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交叉渗透,不可或缺。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只有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才能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效率。要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与“学”的有效结合,就需要老师们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学习,从而达到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愧文锦.语文考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老师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六·一放假么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