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静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古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然而由于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缺乏相应的载体,导致古诗词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笔者以为,教师重在引导学生“意会”感悟,走进诗词意境,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古诗词;意会;言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典诗词是由古人智慧与情感浇铸而成的鲜花,盛开在我国文化艺术长廊,经由后人千百年来的传承而永开不败。但是,初中生阅读古典诗词时,由于难以理解凝练的诗语,无法把握跳跃的结构,只是为了完成识记任务而机械地背诵,长此以往,学生对于诗词阅读毫无兴致,以致诗词教学在低效的瓶颈区徘徊。笔者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彻底改变了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诗词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阅读与体验,引导他们“意会”当先,在探究学习中掌握鉴赏诗词的技巧,能自由“言传”诗词精髓。
一、类文对比,深化体验
古典诗词类文对比鉴赏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体现,也是中学生备考的需求。类文对比是引领中学生诗词鉴赏入门的法宝。笔者在诗词教学中遵循中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经典作品,引导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对比鉴赏,使其学会触类旁通,在感悟诗词的过程中,激发鉴赏的趣味,不断深化体验。
《破阵子》是南宋词人辛弃疾书写的一曲军中战歌。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类文对比的鉴赏策略。学生对比阅读诗歌后交流展示,“结合注释,可知本词创作于作者被免官闲居农村时,而《示儿》的诗歌创作于去世前,为绝笔之作。”“我认为辛词借赠诗朋友书写个人壮志,而陆诗以遗嘱的形式告诫儿子,爱国深情至死不渝。”“我认为他们有共同之处,就是收复失地,达成祖国统一的愿望。”“读陆诗给我的感受是诗人虽遗憾而终,但坚信抗金大业终成;而辛诗抒发的是有志报国,但壮志难酬之情。”“我认为陆诗给我的感觉悲,而辛词是壮。”……学生在类文对比中意会诗词,于体验深化处,为诗人那份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与至死不渝的报国之情所打动,纷纷坚定了报国之情怀。
类文对比既是中学生重新认识诗歌的有效途径,又可以借此的重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学教师要从诗海苑采撷适合学情的诗词,引导学生反复吟诵,领会大意;鼓励学生于类文对比中精研诗词,会使学生不断内化情感体验,学会举一反三。
二、想象联想,感受意境
想象联想,感受意境是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阅读的内容界定。古典诗词妙在含蓄隽永,有时不着一字,却字字渗透着情思。笔者在诗词教学中依据诗词本身的特点,在学生反复诵读诗词的过程中,着重引导他们立足诗词,合理展开想象联想,感受并体验诗词意境,挖掘深层意蕴,进行个性解读。
笔者在教学《钱塘湖春行》一诗时,以诗歌意象为切入点,引领学生意会诗中景象,再进入诗境品读浓郁的诗情。“请思考该诗描绘了何时的景色?”学生大声朗读,“是春天”“从何处得到的答案?”“题目中的‘春行”“那诗中描绘了哪些初春的画面?”“有早莺争着休憩在有阳光的树枝上”“还有刚飞回的燕子在啄春泥筑巢”“小草破土而出,刚好到马蹄的地方”“地上还有星星点点的小野花”……“请再读诗歌,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意境?”“清新”“优美”“恬静”……“与诗人一同春游,你心情如何?”“喜悦”“悠闲”“轻松”……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各抒己见,他们以丰富的想象联想,尽情领略该诗歌的意境之美,解读含蓄的诗语时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
想象联想是中学生意会古典诗词的便捷之路,感受意境是中学生解读诗词的钥匙。中学教师要积极创设适合学情的鉴赏氛围,让学生自主走进诗词营造的意境,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赏诗情画意,品深层意蕴,摘取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之果。
三、推敲炼字,升华情感
炼字是一门执着作诗的艺术。推敲炼字,引领中学生斟酌文字,可快速感受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笔者在诗词教学中精选典型的素材,来炼就学生一双慧眼锁定文字,意会诗人营造的意境特点,从而准确捕捉诗词旨意,于反复推敲处塑造其严谨的治学品格,使其情感得以升华。
一首《春望》以沉郁顿挫的格调传达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笔者在教学该诗时,在学生意会诗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以推敲炼字的形式深度开掘该诗深意。学生带问题自主朗读后组织语言,“我认为‘溅和‘惊字传神”“我同意,花鸟本为物,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好在哪里?”“感时恨别之时,花在落泪,鸟在惊骇,诗人的情感胜此千万倍”“通过‘溅和‘惊,我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悲痛与惊恐”……“我认为尾联‘搔字最精炼”“我好像看到诗人因感时恨别而白发稀疏”“词人想借助抓头发来派遣忧愁,但白发越来越少,却不能”……反复推敲激起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学生深入解读了该诗的内涵,也使个人的情感在杜甫‘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影响下得到升华。
推敲炼字,升华情感是引领中学生由‘意会通向‘言传的最佳桥梁。中学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推敲炼字的技巧,引导学生在严谨的炼字实践中,学会立足诗境享受推敲的韵味与魅力,升华情感体验,取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成效。
古典诗词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意会”当先,才能“言传”诗词精髓。但笔者的探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今后会探索出更适合学情的有效策略,引领学生在广阔的诗词鉴赏园地,以敏锐的眼光洞察诗意,以精准的言语解读诗词精髓,不断沉淀鉴赏经验,充盈其知识宝库。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