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媛媛
【摘要】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之本。在文本解读中只有开展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才能真正解读文本的内涵。文章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旨在提高文本解读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教学;沟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学生们能够对阅读文本的速度和效率有所提升,教师应该对学生们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做出相应的训练。从而帮助学生真正通过解读文章内容来了解文章作者的写文意图,从而真正走进作者、感悟主旨。
一、细读文本,深入体悟情感
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经常提醒学生耐住性子,仔细阅读,抓住文章中出现的每个细节。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提倡“精读”,避免“泛读”,重视一些对话中的关键词语。例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课本中《爱如茉莉》的课文时,文章中有这么一句:“一个清新的早晨,我按照爸爸特别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被跳入眼帘的情景惊住了:妈妈睡在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睡眼朦眬地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把我拉了出去。”对于这段文字,教师就可以借此来提出一个细节性的问题:“为什么阳光是探进来的?正常人们不都说阳关是照进来的吗?探和照,用哪个更好?”学生们通过思考和理解,往往会很快地领悟到文中的子女对父母的无限关怀。
二、细读品析,品味语言特色
对于文章的精读,要反复体味一些细节,从细节性的词语便能帮助学生们一下子领悟课文的真谛所在。通过反复阅读课文内容,学生们往往会将自身带入到课本情境中去,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们的思维和作者的思想自然融为一体,此时再想出错也是不可能的了。例如,在学习四年级的话剧课文《负荆请罪》时,教师就可以先带领学生分析一下文中廉颇将军上门请罪的细节:“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很多时候,学生们都会停留在廉颇背了一根荆条去请罪,而没有在意脱去战袍这一动作。对于这里,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们提问:“为什么廉颇这名德高望重的将军,要脱去战袍呢?”学生们纷纷发表见解,有的人觉得战袍是一位将军的尊严,地位以及名誉,廉颇脱下来请罪,表示他内心的诚意和愧疚,更加表现出廉颇这个人能屈能伸的品格。如此一来,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学生们便能够将《负荆请罪》这篇文章所想表达的意义和主旨用自己的话语表述出来,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也就十分深刻了。
三、品味文本,推敲语言文字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都是经过国家教育者的讨论和选拔,最终收入到书本中的。因此,每一篇文章都值得学生去仔细品读和理解。在小学课本中,也收入了很多的古诗和宋词,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宋朝词人辛弃疾了,在《清平乐·村居》中: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教师就可以针对词中的“醉”一字,进行发问:作者的醉是陶醉于什么?很多学生往往只能理解出词人沉醉于安宁惬意的田园生活这一层含义。实际上,作为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领悟深层意义:作者还醉于家中和谐,多子多福,人丁兴旺以及小儿子天真烂漫,惹人喜爱。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厌恶,以及对于归隐田园,享受安静生活的渴望之情。作为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些文章的时候,不仅要对于学生们不懂的,没有领悟的细节加以指点之外,还要留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们,让他们自己去动脑筋思考,去反复阅读文本,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四、多元解读,遵循解读原则
对于文章的解读,不同的人由于看问题的角度和思维的不同。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多元化解读文本的一种情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很多阅读理解书后的参考答案,给出了多种多样的答案,取代了原本过去那种只有一个固定思路或是标准答案的情况。这就是教学的进步所在,一定意义上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开放性思维,帮助学生从原本死板,被束缚的思维中解脱出来,不被原本单一的答案所困扰。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课文《乌鸦喝水》的时候,原本是为了表达出乌鸦聪明的思维,但是也可以从本文中理解到乌鸦是一个讲卫生,不怕吃苦,勤劳的好鸟。在《狐狸和乌鸦》当中,教师要让学生们明白,虽然狐狸有狡猾贪婪的一面,但也要肯定狐狸的智慧和圆滑之处:同时对于乌鸦而言,虽然愚蠢,但是也体现出了乌鸦的实诚和率直……这种多元化的阅读理解,对于学生在写作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充分反映了这个多元化解读的含义。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文章的解读,教师要多加鼓励,帮助学生去直面文本,达到真正理解文章内容,从而使得学生真正和作者产生共鸣,在阅读中发现学习语文的乐趣,对语文阅读课充满热情,从此爱上学习语文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吴永强.对小学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状况的思考[J].天津教育,2015(1).
[2]许佩君.文本解读的审美诠释[J].语文教学通讯,2014(10).
[3]万玲.教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文本解读与有效教学 [J].新课程,2013(10).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