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大家张中行

2017-01-12 19:39王岳川
今日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张中行学者文化

王岳川

北大未名湖后湖的朗润园有四位世纪老人: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和张中行。季羡林老先生是东方学家,金克木先生是印度学家,邓广铭先生是历史学家,张中行先生是中国古文献或者说古文学思想家。四位老人我都有幸多次专门拜访过。这些年,四位老人都走了。今年是张中行先生逝世十周年,我重新走进冰天雪地的朗润园,一种人去楼空、大师谢去的悲凉不由涌上心头。季老当年评价张中行先生说的话犹在耳畔:“高人,逸人,至人,超人。文如其名,名如其人!”

从被边缘化的杂学家到学术大家

张中行先生的文化形象经历了一个从“边缘化”中走出来,逐渐变成一个杂学家,最后变成一个学术大家的过程。第一次被边缘化是在“五四”时期,在那个狂飙突进的时代,先生的文化形象颇为不佳,他曾成了余永泽的“原型”。读过杨沫《青春之歌》的人都知道,余永泽是当时保守、僵化、守旧的代表,与当时激进的北大思潮格格不入。当小说拍成电影后传播进了千家万户,可以说那时候他成了一个反面的形象。但作为一个学者,张中行与作家杨沫的分手,据他自己的说法是在“信与疑”的不同理念中分手。分手后,张中行没有了情爱的羁绊,也不参与是非的争辩。因此他便有了更多的时间,一心一意做学问。他相信一个学者,一个读书人最本分的事情就是读书和思考,他是要做事业而不是要做是非,他要坚持中国的文化立场。经过长期努力和灵魂磨难,他的学术形象逐渐从反面走向正面,并且以自己的诸多著作成为学界的学术杂家。

张老这辈子出了十多本书,他早期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最早出版的书大抵是文言文翻译方面的。张先生的翻译生动、清晰、准确,而文字又往往出人意表,传达出古文的精神神韵。但是他没有满足于成为一个古汉语家,不满足于精通虚词实词然后把古文章流畅地翻译出来,而是从国学中的“辞章之学”走入“义理之学”。

大抵上说,辞章之学、史传之学、义理之学,即文史哲加起来构成了国学的主体。张先生早期的研究偏向于辞章之学,但最后他从一个语文家、古典文学家进入更旷阔的思想领域成为学术大家。看看他写的书就能理解这一过程:《文言文选读》(合编),著作《文言津逮》《作文杂谈》《负暄琐话》《文言和白话》《诗词读写丛话》,这些大多属于语文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又写了《佛教与中国文学》《禅外说禅》《顺生论》《望道杂纂〈顺生论〉外编》等哲学思想宗教方面的著作,其后还出过一些回忆录和散文集。可谓广学博识,澄明古今,著作等身,巍然大家。

学无边界,由于受现代学科分类的影响,不少学者从从事教学开始到退休就研究那么一点东西,不敢越雷池一步。但像张老和季老都是跨多领域的大家。张老在古文字、古代汉语、古文翻译学、中国文学、书法艺术、佛学、禅学、中国思想史、文化史等领域拓展,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而终成大家。今天我辈学者,应该努力打通文史哲考古的研究领域,尽可能打通中西,否则只守着自己狭小的领域只能成为专门家。

坚守中国立场, 弘扬中国精神

老一辈的治学态度,在今天能够保留和传承下去的已经很少。人们所理解的全球化就是西化,西化就是美国化,因此似乎只要是向美国学习的就是很先进,坚守中国自己的文化就是保守落后。太多的文化误读使得中国文化不断被边缘化。实际上,当今西方文化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过分强调竞争导致尖锐化的斗争,最终演变为层出不穷的战争。而张先生的《顺生论》讲禅和佛学,是希望世界和平,使这个硝烟迭起的世界多一些东方的和谐和平精神。

张先生治学的方法很值得学习,他善于从语词句篇章的细处入手做学问。他从翻译文言文到书写自己的思想,其学问是由小及大,由具体而广博。张先生不仅仅是个古文学家,教育学家,还是个思想家,他把自己的晚年献给了东方文化和中国思想的重建大业,站在中国立场上为中国文化发展做贡献。

回头想想,四位老人为什么被称为“未名四老”?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坚持中国立场,东方身份,中国精神。今天,“未名四老”对中国学者最大的启发,就是要用中国身份和立场,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文化发展和文化输出做贡献,这也是张先生未完成的事业。中国的文化输出包括文化信念的确立、文化形象的修复、文化经典的输出。谈到中国国粹,张先生认为,古文中已相当多地承载了刚健清新的文化精神,中国的佛学禅学当然具有人类精神和世界意义,是“生生不已”的,具有绵长的生命力。中国文化输出,首先需要学者们确立中国立场,进而提升中国眼光,保留自己刚健有为的文化,而不是妄自菲薄。在经济崛起的同时,使仍有生命力的东方文化成为人类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四位老人,已经终其一生做了重新梳理中国文化的工作:看哪些文化已经死亡了,哪些是文化中的碎片需要整理,哪些是中国学者需要重新创造的新文化。他们大多有留学背景,张先生虽然没有真正留学,但是他研读了很长时间的西学,他们在文化的比较中,并不认为中国文化是衰败淘汰的文化,而是能够经受欧风美雨的冲刷,成为生生不息刚健有为的文化。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在生命的黄金时代中断了研究达十年之久,没办法将自己的重要著作译成英文,或者拍出美轮美奂的文化片,去培养成千上万的西方学生,形成东西方文化的良性互动。老人们筚路蓝缕的开创工作,将使新一代学者继续前行。

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品格

《礼记·中庸》说:“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张中行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在“未名四老”当中,张先生走路最轻最迟缓,语言也最少。他没有博士学位,只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审。在中国文人的光谱上,编辑和教授是有些差异的。一般认为,编辑编审主要看别人的稿子,替别人修饰语言,出版发行是其日常工作;而教授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内在生命语言去思考天下大事,去创造新的理论和思想框架,大致属于创造型和研究型。但是在编辑中的大学问家实不少见,如张中行先生、周振甫先生等皆为大家。

张中行老人和季羡林老人很要好,他们的性格也很相似,木讷而忠厚,不善言谈,但谈起学问来却一针见血,用一句话就能把事情的本质揭示出来。中行老人穿着极为朴素,非常节省,大部分的钱都用来买书,虽然他自己就在出版社,但买好书却不遗余力。张先生眼睛不大,不像朱光潜先生那样炯炯有神,也不像冯友兰先生的美髯飘动,也不似季羡林老人自比荷花,中行老人则更像未名湖畔一朵静静盛开飘着淡香的槐花。

20世纪末,张先生以近90岁的高龄为学生们讲“孑民论坛”讲座,他不谈古文翻译,而讲北大老学者的学问人品、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襟抱、几代知识分子做学问的独特方法和一生所悟之道。他声音细小但是思路分外清晰,宽厚仁慈地评介历史而人格魅力四射。一位世纪老人在烛已见跋时,把自己一生的精神财富和中国学问的道统学统在绵长的话语中传给后辈。

张中行先生走了,定格在我心目中的是,每次辞别先生而他目送我走远时的那慈祥而苍凉的手势。

猜你喜欢
张中行学者文化
学者介绍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学者简介
年味里的“虎文化”
学者介绍
杨沫与张中行的风雨爱情
谁远谁近?
学者介绍
张中行的两次自责
张中行的两次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