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兆明
【摘 要】 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决定着其是否能够较好地完成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教学任务,以及能否顺利达到新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寻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优方案,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环节上获得充分锻炼。笔者将结合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发展经验,以及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谈谈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一直是数学教师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总是把教学大纲中的教学任务作为教学重点,旨在完成教学任务而严重忽视了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为了充分打开数学思维教学发散的大门,教师们应该积极探讨新型教学方案,布置思维能力教学培养计划,以此提高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多元思维应变能力。
一、挖掘学生兴趣元素,发散思维
学生们的兴趣一直是各类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的主要关注点,因为兴趣元素能够激发出学生们的课堂学习热情,因此为了有效培养小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多多挖掘学生们的兴趣元素,加深对学生们的了解程度,以此来有效引导他们发散思维。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们往往更加愿意和教师们沟通,更加愿意和同学们一起探究课堂上的难题,教师也有效促进了其思维互动、多元转变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兴趣元素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帮助学生发扬个性,逐步融入到思维发展模式中。
二、创造实践空间,打造自主思维模式
自主思维模式在小学生数学教学发展过程中一直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在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认识到实践空间的重要性,一定要通过创造时间、空间来提升学生们对于思维探讨与发散的渴望,学生们的思维反应也将会在实践的引导下变得更加敏捷、迅速。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了大量与学生动手实践有关的教学主题,教师可以在主体性实践的基础上安排计划,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思考感悟,探讨主题知识点。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意识到实践空间对于学生们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因此我让他们就身边触手可及的数学课堂小材料开始,进行倍的探索与实践。例如,我让学生们将自己平时所用的笔收集起来,分别按照铅笔、圆珠笔、钢笔来进行分类,并让他们记下每一种类的笔的个数。接着,让学生们开始自主探索每一种类的笔之间个数的关系,使得“倍数”这一思维模式能够在学生们的大脑中逐渐得到深化,并充分激发出学生们的自主探究思维以及自主思考能力。
三、灵活利用习题思维拓展模式
数学学科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习题训练,这样才能让学生加强思维拓展,学生们在平常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数学思维也才能够拥有更加宽广的实践空间,得到有效训练。教师可以在习题的选择和设计上多下功夫,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来选择相适应的题型,切实有效提升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层次。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教师一定要通过习题方案组合来让他们得到充分锻炼,并且在题目难度的设置上做到有层次、有区分和有梯度,让学生们的思维发展有一个纵向的深入过程,有利于思维体系的完整化。但是,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仍然要注意在数学习题题型的选择和设计上要遵循相应原则。
1.加强题型思维模式培养针对性。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阶段,教师们一定要始终保持题型设计的针对性,让学生们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始终能够针对自己的缺点进行改善和提高,教师在选择数学题目时也要设定明确的培养目标,让学生有明确的方向感。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我在题型的设置上以让学生们认清小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概念为主,主要培养学生们细心、认真的逻辑思维,以帮助其避免犯低级错误。人教版教材给学生们示范了“收银台”这一生活环境,让学生们能够形成一种买卖物品金钱交易的计算意识,我以此为题型背景,设置了一些买东西的计算题,分别以“卖家”和“买家”的角度让学生们思考小数加减法的价值。
2.推动习题形式丰富化。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总是千篇一律,学生们在做作业时总是感觉到极强的枯燥感,为此推动习题形式丰富化是教师们必须承担的教学改革责任,毕竟多样化的习题形式可以让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变得更加灵活,也能够让他们更加乐于投入到数学习题氛围中。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二)》的教学过程中,我从习题训练的基本形式角度来考虑如何才能让学生们对几何图形产生丰富的思考角度和思维模式。因此,我在题型的设置上选取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轴对称图形的角度,让学生们尽情地思考图形运动的规律。
3.设计一题多解、答案发散型习题,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一题多解型数学习题能够让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逐渐形成完整的数学思维,使其思考数学题目的角度变得更加缜密并具有逻辑层次感。因此,教师一定要多设计一些发散性的数学习题,让学生们能够充分展开思考和想象,拓宽思路,提升思维层次。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认识到思维的发散与培养对于小学生们学习好数学内容的重要性。每一个数学新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师们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思维引导培养方案,根据学生们的学习特点来设计培养计划,给予学生们充分的思维锻炼。
【参考文献】
[1]安振玺.趣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2]魏继红.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J].才智.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