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玠文
秋冬之交,万物开始萧条,却是上海艺术界开始勃发的时刻。从上海艺博会开始,到热热闹闹的西岸艺博会、ART021,当然还有学术重磅上海双年展,几个展览彼此呼应,建构出一幅欢腾的上海艺术图景。作为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的“城市项目”,震旦博物馆也在今年11月至明年3月间在其水晶厅里推出数字媒体和影像装置先驱艺术家胡介鸣的特展:“时间之光 —— 胡介鸣·记忆拼图”。
“宅男艺术家”养成之路
胡介鸣1957年生于上海,是当今中国数字媒体和录像装置的先驱艺术家之一。胡介鸣有着对其他学科的偏好,往往将那些不相干的领域杂糅其中。胡介鸣的尝试来自对内部生理的关注之表达,转换了生理图表、手势、建筑空间、身份和五线谱到视觉经验杂糅的综合体验。1984年毕业后,他便与施勇、樊建平在华师大附近租工作室,开始创作。
90年代时,国内的文化状态呈现多元发展,中国艺术家也开始参加国际大型双年展等。虽然当时的主流还是绘画,但是媒体艺术这一最直接的当代科技、传媒的产物纠合着文化、视觉艺术的创作形态也吸引着艺术家们,早在1988年张培力就已经开始录像艺术的创作。胡介鸣在毕业后一开始也是以绘画为主。1992至1994年,他主要以感光材料和绘画材料的综合运用为主。1994年开始转入装置艺术创作,举办首次个展《目击游戏》,是一件艺术家由绘画过渡到装置的作品。
其实早在1991年胡介鸣就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台电脑,虽然购买之初并未想到要将之用于艺术创作,但可说是开启了他的“宅男之路”。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这台电脑就是他的“大玩具”,只是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并非他投身新媒体艺术的原因。从1995年之后,艺术家便毅然决然抛弃画笔,因为“当时觉得新媒体的空间更大,更能表现我的感知,对观众也更有吸引力一些”。作品《1995-1996》是艺术家第一次尝试具有空间概念装置作品。1999年的《与快乐有关》,艺术家用心电图测出成年人处于手淫全过程的心率等心脏指数,依据这些指数的波形图谱曲,并以自动钢琴演奏成曲。胡介鸣开始尝试身体的信息和媒体技术结合的表现方式,首次涉及编程。
虽然创作之路看起来像“科技宅”,但其实胡介鸣的创作媒介十分多元,不论摄影、录像或数字互动技术都是他表达观点与质疑的途径之一,其关注点在于时间、时空、历史、记忆的交替更迭,并尝试让观者置身于过去的、不确切的某一个时空中,将个人记忆中的图像被唤起,形成个体的文本。
时间是他最想表达的
这个名为“时间之光—— 胡介鸣·记忆拼图”的展览,当然也围绕着他长期关注的主题:时间。震旦博物馆水晶厅的七扇长窗引发了他想起《圣经》中关于创世的记录:“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这是世界的起源,也是时间的起点,记忆的拼图皆伴随着光的流转与时间的流逝。
作品《输入输出:天堂与人间》很好地体现了作品与光影之间的互动。这组作品以计算机为媒介,透过输入手绘作品图像、输出数字影像而得到下一轮绘画的依据,让程序的随机性与艺术家手绘的人文性交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因为在屏幕上与实际做成的窗贴效果不同,胡介鸣与馆方也透过多次的尝试,从而呈现出最能抓住光影的感觉,让作品随着一天的日升月落,天气的变化无常都有多种样貌的改变,让有形的的作品与无形的光线彼此交融。其实早在去年,胡介鸣就开始试验关于《输入输出》系列的试验,并在年底完成输入。胡介鸣表示,程序和人的大脑记忆颇为相似,尽管将信息删除,但是却不等同于完全消失。图像透过不断的删除与累积,就像煲汤一样,越到后面味道累积越丰富。直至现在,他已累积了几十套图像程序,只要给它新的命题,便又会产生全新的东西。此外,经过程序编辑输出的图像与原来的图像呈现极大的差异,超出人类的预判,也让他创作过程充满惊喜。
说起记忆,这次展览也是胡介鸣时隔二十年后重新绘制架上油画,手绘作品与计算机输出的图像互相对望。当被问及重拾油画有何想法时,他表示:“我一开始以为肯定是忘了,因为很久不画。但是去年1月份拿起画笔画第一笔时,我马上就意识到,就像我拿筷子吃饭一样,已经在我的记忆之中了,一点障碍也没有,非常自由。”
他将数字媒体归于《天堂》,而将绘画部分归于《人间》,形成科技与人文之间的有趣对话,而在两件作品之间的,则是另一件影像装置《水平状态》。这件作品缓缓升降如跷跷板的作品似乎隐喻着“人的系统”与数位时代中“未知的系统”互相抗衡、不断改变的消长过程。当谈到新媒体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时,胡介鸣表示,全球的科技以倍增速度发展,这是非常可怕的。或许这种加速度是需要克制的,就像一辆车一样,既要有油门也要有刹车。在这次展览中,他认为人工智能绘出的图和人从身体出发的图实际上就是油门和刹车的关系,在发展与制约中保持平衡。或许就像《水平状态》这项装置的运动一样,当平衡打破时一侧的作品就滑动到了另一侧,但是最终它总归会到平衡的位置。
新媒体艺术与收藏蓝海
新媒体艺术正在逐渐成为艺术发展的趋势,成为这个时代最流行的艺术字眼,成为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最直接表现。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新的美术实践方式,更多的是一种重新审视定位艺术的观念。新媒体艺术作品侧重以现代科技和新媒体形式来表现主题,而让新媒体艺术与其他艺术不同的特点就是作品与观者的互动。新媒体艺术将艺术品的界定扩展到四维空间,包括时间的参与以及观众的感知,不少新媒体艺术作品都利用人类的身体和感知能力来实现互动,人的身体被艺术家视为重要的媒介,观众不再单单站在客体立场,也会成为艺术品的一部分。
谈到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大家脑海里可能会先出现各种程序设计或电子装置,但其实最开始的发展是以视频为主。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到标杆式人物——被称为“视频艺术之父”的白南准。这位美籍韩裔艺术家,是使用电视机来表现艺术的第一人,于此对应的1950年代末到1970年代末的这一时期,成就了新媒体艺术的电视时代。早在60年代初,白南准开始尝试探索将音乐置入视像表达的可能。白南准的兴趣在于将时间概念视觉化:“这势必承受很大的压力,因为我的作品既不是绘画,也不是雕塑,而是一种时间艺术。我喜欢没有固定流派的艺术。”
70年代以后视频艺术逐渐成为当代艺术的主流表现形式之一,在视频艺术之后,也有越来越多的形式介入其中,壮大了新媒体艺术的力量。而越来越多的科技元素融入,更扩大了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它也用更新、更平等化的准则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并迅速成为全球化的语言。在这些相对新的艺术形式中,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新的行为模式和新的媒材,以此来发掘创造新的思维和人类经验甚至是新的世界的可能性,艺术品本身的定义也不再决定于它的形式,而更多地在于它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概念。新媒体艺术利用日新月异的科技拓宽了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用一种更直观、更有趣的方式在一个世界中打开通往另一个可能存在空间的大门。
对于一些藏家来说,国内的新媒体艺术是一片蓝海市场。目前国内的藏家仍是以架上、雕塑等形式传统的艺术品为主,著作权的保护确实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很多人认为像VIDEO这样的作品是可以无限复制的,在藏家们眼中,这样一个作品卖十几万不靠谱。其次就是大部分的新媒体艺术重点在传达概念,但是国内许多藏家的观念不一定跟得上。保存、展示与维护困难也是问题之一,过高的维护与购买成本使新媒体艺术的收藏多以机构为主。不过在国外一些具有长远眼光的艺术品藏家已经开始大量收藏新媒体艺术作品。
此外,新媒体艺术类的作品目前还较少出现在拍卖场,基本都在画廊和艺博会中进行销售。也就是说,相比于目前二级市场发展大于一级市场的乱象,新媒体艺术市场板块从起步阶段就行走在一条较为规范的道路上,参与的投资人未来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将会少一些。也因为目前国内还很少有藏家关注这部分新媒体作品,所以这些作品在市场上的交易量也极其有限,基本处于“原始股”状态,大多数收藏者和投资人将会看到其中蕴含着的巨大升值空间,所以对于有心钻研的藏家,这是一片尚未被彻底开发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