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坤
翁同书是清末重臣翁同龢的长兄,大学士翁心存的长子。太平天国起事时,他以文臣入清军江南大营,在不适合的位置上独当一面。这段军旅岁月里真正令其留名后世的,并非政治,而是求书、校书与藏书。翁同书每得江南流散善本,便加批校,寄还京师,书多赖此而存,其中也保存了大量批校、题识及跋语。
这些跋识多涉军中日常,如操练军士、修治军械、褒奖祭祀、人情往来、身临兵事的情景,也透露出对政治文化动向的关注。翁氏一门中,翁心存与翁同龢均有日记存世,而翁同书则付阙如。翁同书曾为贵州学政,有《使黔杂记》;任安徽巡抚后,奏疏又收入《顨斋奏稿》;只有江南大营时期无个人记述传世。而其藏书中丰富的题识跋语,可以像日记一样,点点滴滴弥补起他的个人史。
翁同书《顨斋自订年谱》止于咸丰七年,次年起“军事益棘,无复叙述”,后由翁同龢补订。正是在这最为紧张的时段里,翁同书批校起了诸子典籍——咸丰七年闰五月望日至廿三日批《韩非子》,其间与刘庠论《荀子》,校《荀子》至六月廿五日,十月十一至十四日校《吕氏春秋》,十一月十二日至次年三月重校《韩非子》。三书均藏国家图书馆,存题识及跋语共四十四条,所记咸丰七年事颇可与《年谱》对读,亦有补于咸丰八年未及自记之处。三子多论政论兵之言,翁氏亦题“在兵间久,独喜荀卿之言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