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开启中国转型新模式
——两会财经热点解读
●本刊编辑部
全国两会召开前,《人民日报》载文提醒两会代表委员要善用手中的权力:“……你不诚挚,就意味着人民的缺席,你的失语,就意味着人民的沉默……”今年两会上,不仅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直击民生热点,连两会中外记者提问场面也十分激烈,“当头炮”问的就是金融问题,紧接着询问“会否有下岗潮”、“地方养老金发不出,中央是否会买单”等尖锐问题;李克强总理特别对各位部长提出忠告:“可不能记者一发问就拱拱手一走了之,要把嘴巴张开,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
问之所在,民之所向。面对人民的提问,各位政要毫不回避、胸有成竹地一一作答,正如李克强总理对全球媒体的承诺:“用文明和道德的力量来赢得世界的尊重”。2016年两会圆满落幕,开启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模式,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新风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程。到2020年,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从人均8.7万元提高到12万元以上。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世界经济稳定、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在两会答中外记者问时指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十分明显,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2015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25%。”每年两会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定调”,都备受海内外关注,成为解读新一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窗口。今年两会关于经济发展的亮点很多:将中国经济增速定为6.5%—7%,进一步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新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区间增速:6.5%—7%
不同于以往将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确定为某一具体值,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设定经济增长目标区间。6.5%—7%的经济增长区间,既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也体现了政策制定的灵活性。这一目标定位显然综合权衡了多方因素的影响。
区间增长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自信心,不再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目标,能更加从容地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压力下的结构性调整。为经济增长设定合理的上下限,在这一区间范围内将重心全力放在经济结构调整上。确保6.5%的经济增长下限,同时综合当前经济发展规模估量上限增长为7%,在这一区间内,中国经济既能维持稳定增长,实现较为充分的就业,又有空间和动力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数字的变化体现了经济发展动态和政策调整方向。近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高速增长逐渐走向中高速增长的变化,在认清这一新常态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目标更加明确,步履更加稳健。
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去年年底提出以来,迅速成为今年“两会”的高频词,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在部署2016年重点工作和“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着力点时,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其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不到半年时间,供给侧改革吹响了各行各业克难攻关的号角,被称为“结构闯关”。习近平对供给侧改革的解释是:“在适当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意味着从政府层面讲,供给侧改革不单指增强市场领域的有效供求,还包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均衡供给,从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视角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于不同的行业领域,供给侧改革有不同的指导意义。在钢铁、煤炭等传统重工业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方向是化解过剩产能;而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供给侧改革的方向是去库存;消费品行业则是提升消费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不论哪一行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这才是供给侧改革的根本目标。
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
“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今年两会上,“新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起各界关注。李克强总理在与经济、农业界委员讨论时,短短半小时内就有8次提及新经济。新经济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动能。
传统产业存在产能过剩、污染严重、增长缓慢等弊病,迫切要求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新经济点亮中国经济发展新信心。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李克强总理纠正了对“新经济”的狭隘认识,指出“新经济”的覆盖面和内涵很广泛,它涉及一、二、三产业,不仅仅是指三产中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业态,也包括工业制造当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等,还涉及到一产当中像有利于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等。
大力发展新经济,一方面,为中国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另一方面,新产业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创业平台,化解传统产业的富余劳动力,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推动中国经济新发展。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合理确定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把适合作为地方收入的税种下划给地方,在税政管理权限方面给地方适当放权。进一步压缩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规模,今年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长12.2%。全面推开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依法实施税收征管。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对财政实力强、债务风险较低的,按法定程序适当增加债务限额。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把每一笔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
财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近两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有重要论述。刚出炉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也为财税体制改革设定了目标:“围绕解决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发展能力、减轻企业负担等关键性问题,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财税制度。”今年的两会传来不少减税降费的利好消息,将继续减轻企业负担,增加百姓福祉。
全面实施“营改增”
全面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是今年财税改革的一大亮点,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均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全面完成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建立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今年5月1日全面实施“营改增”,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承诺“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答记者问时强调,“总理去年讲‘力争’,今年5月1日的军令状已经下了。”为确保“营改增”全面落地,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表示,将会在全国各地的纳税服务厅开办“营改增”的绿色通道。
据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四大行业新增试点纳税人近1000万户,是前期“营改增”试点纳税人总户数的近1.7倍;年营业税规模约1.9万亿元,占原营业税总收入的比例约80%;预计今年“营改增”将减轻企业税负5000多亿元。在剩余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完成四大行业“营改增”从方案制定到政策落实,可谓时间紧、任务重。
为此,相关的配套政策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实施中。3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方案。在随后召开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正式公布了相关行业适用税率——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适用11%税率,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适用6%税率。目前,财政部会同税务总局正在抓紧起草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的政策文件和配套操作办法,将于近期发布,争取早日打通“营改增”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个税改革尚待完善
个人所得税作为民生关注的焦点之一,虽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明确提及,但两会上关于“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呼声依然很高。个税起征点自2011年调整到每月3500元,已经有五年未作调整,与当前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对此,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答记者问时指出,目前税制改革总体比预计的稍微慢了一点,但是简单地提高个税起征点是不公平的。个税扣除不能简单地“一刀切”,而应综合考虑家庭开支,比如基本生活、个人职业发展、房屋按揭等因素,相对公平的是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目前个税改革的方案已上报国务院,教育、房贷等支出将实行分类扣除,做法是要分步到位。
针对个税改革,不少业内专家、政协委员也提出了相关建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提出,可以考虑两条腿走路,在修法之余也调整个税减除标准或者降低部分税率;国务院参事、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认为,鉴于各地物价标准不一,考虑到个税是一个纯粹的地方税税种,修法时可考虑在减除标准方面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
规范举债融资机制
新《预算法》允许地方政府有条件地举借债务,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并提出对于财政实力强、债务风险较低的地区,可以按法定程序适当增加债务限额。从禁止地方政府发债到有条件地发行债券,政府债务管理逐渐从隐性走向透明,将政府债务纳入新《预算法》进行管理,促使政府债务更加规范运行。
楼继伟部长在3月7日答记者问时表示,我国政府债务率并不高,中央财政还有发债的余地。目前重要的是控制债务管理不规范问题,如果把债务的风险控制住,就不会给经济造成大的伤害。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中央财政赤字1.4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安排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并作出解释,“我国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这样的安排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
全国政协委员张连起认为,今年大幅增加财政赤字,正是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力度的表现。经济下行压力下,政府需要通过减税增支、扩增赤字来激发经济内生动力。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民生的论述言辞恳切,叮嘱再三。民生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大问题,人民所关注的即是政府需要解决的。每年两会上关于民生的提案议案和提问也是最多的。从避免下岗潮到调整“五险一金”,再到脱贫攻坚战,今年两会上亮出了许多“政策红包”。
调整“五险一金”
医疗、养老关系百姓的切身利益,相较于去年,今年的红包福利更加具体实在。比如:“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财政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和8%”,等等。
不过,这些“看得见,摸不着”的数字似乎有点“不过瘾”。在答记者问环节中关于“五险一金”的提问尖锐而激烈,“部分地方养老金发放困难”、“‘五险一金’缴存比例较高”的提问令人捏一把冷汗。然而,总理的回答从容不迫,铿锵有力:“‘老有所养’不会也绝不能是一句空话”“让企业多减轻一点负担,让职工多拿一点现金”,这些“安民告示”为百姓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打好脱贫攻坚战
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迈过的坎。“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各级政府立下军令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扶贫脱贫任务。
3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讲到:必须横下一条心,打赢脱贫攻坚战。两会上,他多次指出,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头等大事来抓。在落实“精准扶贫”的国家战略中,强调“扶贫先扶智,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均等化问题,不能让贫困人口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经过“部长通道”时表示,“十三五”时期开展文化扶贫工作,重点要抓好四方面工作:抓规划、抓基础设施建设、抓文化内容、抓文化人才培育,使贫困地区在“十三五”末实现文化小康。
扩大就业创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就业的目标与去年一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在经济结构转型期,实际所面临的就业难度相对更大。传统重工业改造升级,可能将带来更大的就业压力。
经济转型结构和巨大的就业压力,是挑战也是机遇。除了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技能培训、失业帮扶等常规促就业手段,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分享经济等新的就业途径和帮扶平台,构建新型创业创新机制,带动更多人富裕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分享经济作为互联网下的新经济形态,正在逐渐改变和影响人们的消费和就业习惯,并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新的经济模式带动全民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鼓励更多的个体参与到资源共享互动中,将为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机遇。
面对异常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各级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命扛在肩上,把万家忧乐放在心头,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什么样的政府才是好政府?人民需要什么样的政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一句话:“重任千钧惟担当。”显然,敢于担当的政府是人民所需要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放出了“狠话”:“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用减政府权力的‘痛’来换得企业、群众办事的‘爽’”“政务公开要让群众像扫二维码一样清清楚楚、一览无余”,要求继续简政放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简政放权:“用减权的痛换办事的爽”
简政放权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也是近年来两会的热词。近三年来,政府简政放权成绩斐然,“本届政府减少审批事项要达到1/3”的目标于2014年提前实现;2015年进一步取消、停征34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70%被取消调整,为企业和个人减轻负担180亿元。
尽管如此,仍有企业和群众反映办事很难,“找不到门”。面对记者提问,李克强总理坦然承认:“政府确实还管了一些不该管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事情”,并进一步强调,“简政放权必须一以贯之,要用减政府权力的‘痛’来换得企业、群众办事的‘爽’。今年要下决心再砍掉一批审批事项,而且直接放给市场,即使是需要审批的也要简化手续。”
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今年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在全面公布地方政府权力和责任清单,实行目录清单管理的基础上,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新型政商关系:理清“亲”“清”两个字
健康的政商关系,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政府转型、反腐倡廉的目标。习近平主席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时指出,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具体来说,对领导干部而言,“亲”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真诚交往,靠前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清”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对民营企业家而言,“亲”就是同各级政府沟通交流时,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清”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遵纪守法、光明正大搞经营。
这段论述为新形势下政商关系明晰了界限,指明了方向,受到不少代表委员的热议。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是对历史形成的不健康政商关系的革新,使市场运行不再依附于政府权力的绑架,有利于进一步激活市场经济。新型政商关系需要领导干部和民营企业家共同维护,合力营造风清气正、为民服务的社会氛围。
政务公开:“要让群众像扫二维码一样清清楚楚、一览无余”
近年来,关于政务公开的呼声越来越高,预算公开首次入法,为公开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各级政府信息从“隐讳”走向被动公开,信息公开数量日益增多,但仍然难以满足群众的期望。
两会上,在回答记者提出部分地区和部门政务公开“不给力”问题时,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公开是惯例,不公开是例外”;并作了一个形象而深刻的比喻:涉及到公众利益的措施,要让群众像扫二维码一样清清楚楚、一览无余。
此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特别提到,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作用,利用好网络平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使群众了解政府做什么、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