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减施增效的六大关键技术研究

2017-01-12 20:22周卫
种子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施肥量冬小麦氮肥

周卫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化肥减施增效的六大关键技术研究

周卫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化肥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必不可少的投入品,然而我国化肥的过量施用却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国家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目前,国家大力推广的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有哪些?不同区域可应用怎样的技术模式?结合肥料“973计划”项目为大家进行释疑。

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

1 NE系统为减施增效提供数据支持

我国化肥过量施用严重,常年用量达6 000万t,占世界化肥消费总量的35%,单位耕地面积化肥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是欧美国家的2倍。

我国人多地少,决定了我国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生产体系,要确保粮食持续高产、肥料养分高效、生态环境安全多重目标的实现,必须根据我国国情,研发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

中国农科院资划所研创了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水稻、小麦和玉米推荐施肥方法。该方法在汇总过去十几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数万个有效肥料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养分数据库,研究得出了土壤基础养分供应特征、农学效率与产量反应的内在关系,以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最佳养分吸收和利用特征参数,建立了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系统,即NE(NutrientExpert)系统。NE系统通过了解农户过去3~5年的产量水平和施肥历史完成施肥推荐,解决了农户土壤测试条件不具备及氮素推荐困难等难题,已在粮食主产区广泛应用。

2 6种常见关键技术重点推广

2.1 平衡施肥技术

东北春玉米目标产量 800~900 kg/667 m2,N-P2O5-K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12~14 kg、4 kg和5 kg(简写为12~14-4-5,后同);华北冬小麦目标产量500~600 kg/667 m2,推荐施肥量14~15-8-6;华北夏玉米目标产量600~700 kg/667 m2,推荐施肥量16~18-5-6;长江中下游冬小麦目标产量300~500 kg/667 m2,推荐施肥量 10~12-5-6.5;长江中下游单季稻目标产量600~800 kg/667 m2,推荐施肥量11~14-4~5-6~8;长江中下游早稻目标产量450~550 kg/667 m2,推荐施肥量10-6-10,晚稻目标产量550~650 kg/667 m2,推荐施肥量12-5-12。

2.2 有机肥替代技术

在推荐养分用量下,建议东北春玉米采用有机肥氮30%,化肥氮70%,商品有机肥100~150 kg/667 m2,或畜禽粪肥1 000~1 500 kg/667 m2;华北冬小麦有机肥氮30%,化肥氮70%,商品有机肥150~200 kg/667 m2,或畜禽粪肥1 500~2 000 kg/667 m2;华北夏玉米有机肥氮30%,化肥氮70%,商品有机肥150~200 kg/667 m2,或畜禽粪肥1 500~2 000 kg/667 m2;长江中下游冬小麦有机肥氮30%,化肥氮70%,商品有机肥100~150 kg/667 m2,或畜禽粪肥1000~1500kg/667m2;长江中下游单季稻有机肥氮20%,化肥氮80%,商品有机肥100~150kg/667m2,或畜禽粪肥1 000~1 500 kg/667 m2;长江中下游早稻和晚稻有机肥氮 20%,化肥氮 80%,商品有机肥100~150 kg/667 m2,或畜禽粪肥1 000~1 500 kg/667 m2。

2.3 秸秆还田技术

建议东北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翻埋20~30 cm,氮肥基追比2∶1;华北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翻埋10~20 cm,氮肥基追比7∶3;华北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翻埋10~20 cm,氮肥基追比7∶3;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水稻秸秆粉碎还田,翻埋10~20 cm,氮肥基追比7∶3;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翻埋10~20 cm,氮肥基追比6∶4;长江中下游双季稻秸秆粉碎还田,翻埋20~30 cm,氮肥基追比4∶6。

2.4 新型肥料技术

采用缓控释肥料与速效肥料相结合的一次性施肥技术。建议东北春玉米采用缓控释肥料(90 d)30%与尿素70%一次基施;华北冬小麦采用缓控释肥料(90 d)40%与尿素60%一次基施;华北夏玉米采用缓控释氮肥(60 d)40%与尿素60%一次基施;长江中下游冬小麦采用缓控释肥料(90 d)40%与尿素60%一次基施;长江中下游单季稻采用缓控释肥料(90 d)40%与尿素60%一次基施;长江中下游早稻和晚稻均采用缓控释肥料(90 d)50%与尿素50%一次基施。除缓释肥料外,因地制宜选用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

2.5 肥料机械深施技术

建议东北春玉米施肥点在种子下方13 cm,即土下15~18 cm;华北冬小麦施肥点在种子下方5~7 cm,即土下10 cm;华北夏玉米施肥点在种子下方5~7 cm,即土下10 cm;长江中下游冬小麦条施在秧苗侧5 cm,即土下10 cm;长江中下游单季稻施肥点在秧苗侧5 cm或正下方,即土下12 cm;长江中下游早稻和晚稻施肥点在秧苗侧5 cm或正下方,即土下12 cm。条件不具备时,可因地制宜选用化肥深施机械、追肥机械、种肥同播机械等操作。

2.6 水肥一体化技术

结合高效节水灌溉,推广滴灌施肥、喷灌施肥等技术,促进水肥一体下地,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3 不同区域因地制宜选择技术模式

3.1 东北地区

施肥原则是控氮、减磷、稳钾,补充锌、硼、铁、钼等微量元素。主要措施为结合深松整地和保护性耕作,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增施有机肥;适宜区域实行大豆、玉米合理轮作,在大豆、花生等作物推广根瘤菌;干旱地区玉米推广高效缓释肥料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东北春玉米有机肥氮力争达到20%~30%,可减施化肥氮20%~30%,减施化肥磷35%~50%;氮肥基追比秸秆还田下达到2∶1;提倡施用释放期90 d的缓控释肥与速效氮肥3∶7,采用播种时结合化肥机械深施技术,进一步减施氮磷10%;拔节前,追施总氮肥量的30%,追肥部位离植株10~15 cm,深8~10 cm。

3.2 华北地区

施肥原则是减氮、控磷、稳钾,补充硫、锌、铁、锰、硼等中微量元素。主要措施为周期性深耕深松和保护性耕作,实施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推广配方肥、增施有机肥,推广玉米种肥同播,棉花机械追肥,注重小麦水肥耦合,推广氮肥后移技术;蔬菜、果树注重有机无机肥配合,有效控制氮磷肥用量;设施农业应用秸秆和调理剂等改良盐渍化土壤,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使用石灰等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发展果园绿肥。冬小麦有机氮达到20%~30%,可减施化肥氮20%~30%,减施化肥磷35%~50%;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深耕深旋、精细整地,氮肥基追比7∶3;提倡施用释放期90 d的缓控释肥与速效氮肥4∶6;播种采用化肥机械化深施或种上肥下分层施肥,可进一步减施氮磷10%;夏玉米轻施苗肥、重施大喇叭口肥,秸秆还田下种肥同播苗期施用氮肥总量的70%和全部磷、钾、锌肥,穗肥于大喇叭口期开沟追施总氮量的30%,以促穗大粒多粒饱,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延长穗叶功能期,增加粒重。有机氮力争达到20%~30%,可减施化肥氮20%~30%,减施化肥磷35%~50%;秸秆还田氮肥基追比达到7∶3;提倡施用释放期90 d的缓控释肥与速效氮肥6∶4。

3.3 长江中下游地区

施肥原则是减氮、控磷、稳钾,配合施用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措施为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推广配方肥、增施有机肥,恢复发展冬闲田绿肥,推广果茶园绿肥;利用钙镁磷肥、石灰、硅钙等碱性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高效经济园艺作物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冬小麦有机氮力争达到20%~30%,可减施化肥氮20%~30%,减施化肥磷35%~50%;氮肥基追比秸秆还田下达到7∶3;提倡施用释放期90 d的缓控释肥与速效氮肥4∶6;播种时结合化肥机械深施,可进一步减施氮磷10%;单季稻有机氮力争达到20%~30%,可减施化肥氮20%~30%,减施化肥磷35%~50%;氮肥基追比秸秆还田下达到7∶3;提倡施用释放期90 d的缓控释肥与速效氮肥4∶6,插秧时结合化肥机械深施,可进一步减施氮磷10%;双季稻有机氮力争达到20%~30%,可减施化肥氮20%~30%,减施化肥磷35%~50%;氮肥基追比秸秆还田下达到6:4;提倡施用释放期90 d的缓控释肥与速效氮肥5∶5;插秧时结合化肥机械深施,可进一步减施氮磷10%。

2017-02-16)

1005-2690(2017)03-0089-02

F426.72

B

猜你喜欢
施肥量冬小麦氮肥
氮肥市场月度分析
氮肥市场月度分析
预计今年氮肥消费或将增加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褐煤基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和沙葱产量的影响
2022年山西省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意见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氮肥市场月度分析
冬小麦的秘密
不误农时打好冬小麦春管“第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