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娜
(肇州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6400)
北方玉米田杂草防控技术研究
王淑娜
(肇州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6400)
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是东北、华北和西南山区。玉米生产中病害种类较多,杂草防治难度较大,化学除草由于省时省力,基本成了主流技术手段。分析研究了北方玉米田如何实现对杂草的长久防控,供参考。
北方;玉米田;杂草防控
有一种说法,欧洲是小麦文明,亚洲是稻米文明,拉丁美洲则是玉米文明。墨西哥及中美洲是玉米的发源地,考古学家发现,早在1万多年前,这里就有了野生玉米,而玉米传入我国也已经有400多年。在我国种植的玉米主要是结合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获得适应中国环境的品种,由于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栽培面积发展很快。目前玉米在我国播种面积有2 000万hm2左右,仅次于稻、麦,在粮食作物中居第三位,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1]。它是最重要的粮食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食品、化工、发酵、医药、纺织、造纸等工业生产中运用广泛,经济效益推动了玉米的种植规模。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是东北、华北和西南山区,生产中病害种类较多,杂草防治难度较大。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必须从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出发,把单一的对症防治转向系统综合防治,充分发挥各项关键技术的有机协调功能,才能实现对杂草的长久防控。
1.1 玉米田杂草的危害性
我国北方以玉米作为主要的经济作物,种植规模、产量都比较大。在生产过程中,玉米田杂草一直是制约着高产的重要因素。除草工作伴随着玉米的整个管理时期,种类多而杂,对玉米的发展非常不利。
1.2 北方玉米田杂草的种类
根据我国北方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发现的杂草来看,已经超过100种,常见的杂草有牛筋草、反枝苋、马齿苋、刺儿菜、苍耳、田旋花和芥菜等。随着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加快,大规模、大面积的种植逐步成为主流种植模式,生产中产生的杂草种类由于进化、变异将会出现更多新的种类,需要不断地发现、防控。
玉米田杂草主要分为禾本科、菊科、旋花科、苋科及马齿苋科等,主要杂草群落有田旋花、反枝苋、狗尾草组成的群落;虎尾草、狗尾草和苍耳组成的群落等,其中狗尾草是杂草中分布比较广泛的大型群种。通过对杂草的生长规律探讨,发现杂草的生长期如下:
(1)由于杂草成熟后种子随意散落在玉米田表面,草籽在土壤表层5 cm以内分布最多。表层越肥沃的玉米田,杂草的发芽情况就越好、越集中。特别是多年生杂草,草籽的生命力本来就很强,遇到肥沃的土壤,提高了发芽率;另外,现代化的大规模种植条件下,杂草发生率比原来的传统耕作要高很多。有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发生频率增加率最高可达31.6%,发生密度增加率最高可达42.6%,使得杂草的防控面临更严峻的形势。
(2)玉米种植中杂草的发生伴随着整个玉米的生产进程,有的在玉米出苗前发生,有的跟玉米出苗同步,还有的在玉米生长期内出现,特别是在雨量充沛的时候,湿润的土层增加了杂草的生长。
3.1 精选玉米种子、深翻土层
在玉米播种前,加强对种子的筛选,尽量过滤掉种子中的杂质,特别是草籽,从源头上防控杂草的发生;另外,种植前深翻土壤,把散落在土层表面的草籽通过深翻覆盖,降低发芽率。
3.2 采用生态防控技术
3.2.1 起垄防控
根据玉米种植的实践经验,起垄技术在玉米生长的前期和中期都能够起到防除杂草的效果,既方便又经济,值得广泛运用。
3.2.2 生物防控
在玉米的种植中,针对目前种植规模大、面积广阔的特点,可以合理适当地引入杂草生物天敌,尤其是对于发生率高、密度大的杂草,生物防控既有益于环境保护,还能防治杂草品种的变异。
3.3 采用化学防控技术
采用化学方法防治杂草,主要是喷洒除草剂等农药,见效快、效果明显,是玉米种植中使用的主要防控手段[2]。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研发出了针对各种杂草的农药种类,根据使用时期,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一般使用土壤封闭型的除草药剂进行防控,这种化学防控技术安全性高,对作物影响很小。
(2)出苗后的杂草防治,一般使用适合茎叶类的除草剂,采用茎叶喷雾法,能够对草施药,能较好地发挥药效,使用时期也比较长。对天气条件的要求不高,但具体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防范。比如:使用27%2,4-D丁酯·烟嘧磺隆油悬浮剂在玉米3~5叶期喷洒,对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防控效果最佳,且有效期长达40 d。与其他药剂相比,杀草谱更宽。
杂草防控技术发展已久,但是栽培学方面的防除措施目前还没有。现代的田间杂草防除已经发展到了生物防除。生物防除技术处于探索阶段且成本较高,而化学除草由于省时省力基本成了主流。从农作物种植发展及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变化来看,绿色安全的食品已成为主导,而除草剂的不安全因素会逐渐弱化使用,因而需要探索研究出更安全经济的杂草防控技术措施。
[1]侯丽.北方玉米田杂草防控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9):117-117.
[2]江荣昌,等.化学除草技术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017-02-10)
1005-2690(2017)03-0050-02
S451.22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