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近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与第十五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在高新区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本届展会以“交流、合作、创新、发展”为主题,旨在为种业企业、经销商和科研育种单位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创新,共谋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农业持续丰收提供保障,为推进农作物种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建设现代种业强国提供支撑。同时通过种业高峰论坛、种业信息发布会等方式聚焦种业政策与国家层面业务动向、玉米企业转型升级、创新推动青贮玉米产业链整合和深层次展现玉米引领性新品种四大热点。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展会设室内展区面积20000平方米,其中特色展位86个,标准展位286个。目前参展企业近300家,有玉米、小麦、大豆、谷子、马铃薯、蔬菜等种子企业,也有肥料经营企业。这些种业企业多数是影响力较大的骨干企业、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信用评价3A级企业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大型企业。预计展示的种子科研、生产、加工及检验检测、种子包衣等相关行业的新产品新成果2000多种(项),参会企业1000多家,观展人数达5万人次。预计交易额将逾10亿元。
另外,为全面展现顶尖育种成果,立体呈现企业现有育种方向,打造一个集品种展示、宣传、交流的综合协作平台,本届展会精心安排了杂交玉米品种种植展,设立了占地456亩的室外品种种植展区,集中展示157家企业522个玉米新品种,涉及青贮玉米、鲜食玉米、机收玉米等多种全新品种,此外,还设有国审品种、山东省审品种、国审生产试验、山东省审生产试验、联合体生产试验、联合体区试等共324个玉米品种(组合)的试验展示,供种业各界人士莅临现场观摩。
(济南时报)
农业部日前召开四大作物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会。农业部总畜牧师马爱国表示,经过近年的努力,各作物联合攻关组在种业基础理论与育种技术、种质资源发掘与育种材料创制、绿色优质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先后培育出一批适宜机收籽粒玉米、高产高蛋白大豆、节水及抗赤霉病小麦等突破性新品种,筛选出一批优异种质资源和育种新材料。
马爱国表示,种业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发展要求,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以产品优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绿色种质资源创新,完善品种审定和登记管理,推进种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绿色品种示范推广,力争到“十三五”末选育推广一批节水5%、节肥10%、节药15%以上的绿色优质新品种,优质率提高10%以上,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在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上的先导作用。
(经济日报)
小麦是我国主要口粮作物,目前全国常年种植小麦3.6亿亩,总产量1.3亿吨左右,单产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和大兴安岭沿麓三大优质专用小麦产区,小麦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小麦种业在我国的种业中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据统计,我国小麦种子田常年在1200万亩左右,年产种460万吨,产种数量列各类农作物种子的首位,种子供应自给有余。从2015年的数据来看,小麦种子市值为154亿元,仅次于玉米和水稻。
然而,以小麦种为主的种子企业却存在数量较多、规模较小、相互联系不紧密、无序竞争严重、品种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等问题。
中国种子协会秘书长蒋协新表示,近几年,中国种子协会主要农作物种子分会都已相继成立,无论从小麦产业在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地位来看,还是从小麦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来讲,成立小麦分会不仅是健全协会的分支机构,更是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农财网种业宝典)
近日,在“2017年四大作物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现场会”上,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共同打造。
该平台按照统一数据格式、统一数据接口、统一数据应用的原则,对国家、省、地市、县四级的种业管理数据信息进行整合,打通品种审定、品种登记、品种保护以及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种子市场监管等种业管理相关信息,通过种业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公开,实现品种可追溯、种子质量可追溯、市场主体可追溯。
目前,平台分别针对管理者和农户推出了两个功能不同的版本,下一步还将推出企业版。公众可通过www.seed.gov.cn登录种业大数据平台PC端。
(河南日报)
在国家和河南省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2000年以来,河南省农科院花生团队开展了抗旱品种筛选、平衡施肥、土壤处理等相关研究,集成了以优质抗旱品种、平衡施肥、施用保水剂为核心的花生旱薄地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并制定了河南省地方标准《旱薄地花生丰产种植技术规程》。该技术在全国6个省10多个地点示范均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比对照增产可达20%以上。
在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示范精品工程的支持下,针对兰考旱薄地花生面积大的现状,2017年河南省农科院和兰考县政府联合在兰考县开展了旱薄地花生优质高产示范工作。项目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旱薄地建立了百亩示范方,通过选用由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稳产性的优质高油花生新品种豫花9326,采用旱薄地花生丰产种植技术,取得了可喜的示范效果。
经专家对示范田实地测产,每亩花生单产达到409.82公斤,且花生含油量在55%以上,每亩花生可增加效益200元以上。
(河南省农科院网)
第25届北京种子大会日前在丰台拉开帷幕,100余种果蔬新品种亮相,来自全国各地的810余家种子企业和商户参会。大会在丰台区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基地,此次种子大会田间展示新优良种450个,参展企业50家,展示品种分为五大类,番茄类180个、黄瓜类70个、十字花科类50个、西葫芦类50个、叶菜类100个。丰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种子大会举办24届以来,每年成交额都过亿元,2017年将推进电子商户交易,减少手对手交易,提升交易模式。
(北京日报)
近日,福建省农业厅在福州召开福建省种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布置会,就全省新一轮种业创新和产业化工程--种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提出要求。
一要提高认识。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和农作物品种试验站是是种子管理部门的两个重要抓手,是种业创业与产业化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地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这项工作。二要明确任务。各项目单位根据省种子管理总站提供的建设内容范围和建设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补缺补漏,确定建设内容,确保试验站和检测中心功能得到提升。三要狠抓落实。各项目单位农业局要成立工作班子,根据省农业厅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制定建设方案。列入2017年投资计划的县农业局,于2017年9月26日前建设方案上报省种子管理总站。列入2018、2019年项目的县,于2017年12月底上报建设方案。
(福建种业信息网)
2017年以来,中国企业在全球种子领域的收购步伐正在进一步加快。日前,北京首农集团与中信农业宣布成功联合收购英国樱桃谷农场公司100%股权,这是中国动物育种行业第一次跨国收购。另外,7月份中信农业基金宣布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陶氏化学在巴西的种子业务。我国种业企业已经和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杂交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种子的贸易关系。
(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