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构性”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究

2017-01-12 13:53姚会彦
关键词:高校学生育人政治

姚会彦

(浙江海洋大学 学生处,浙江 舟山 316022)

“互构性”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究

姚会彦

(浙江海洋大学 学生处,浙江 舟山 316022)

“互构性”研究是当前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引入互构性研究视角来解读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不仅理论上可行,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有效性。二者具有明确的互构性内容,它们思想同源、运行同构、发展共生、功能互变。为进一步推进二者互构关系,需要建构一种良性发展的框架,要做到强化指导、机制整合、多元共治和场域创新。

互构性;高校学生党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因此,各高校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确保“立德树人”中心任务的实现。在高校,学生党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显性成果的重要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学生党建的主要内容和有效途径。[2]尽管它们密不可分,相互促进,但不可否认二者之间存在“各自为政”,“党员的组织发展、培养、教育和管理同理论教育、教学缺乏工作中的沟通及互助”等问题。[3]当前我们处于社会互构的时代。[4]为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育人路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本文从“互构性”视角出发审视二者之间关系,希冀用一种独特的理论指导和分析框架来论证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关系。

一、理论缘起

“互构性”理论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在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研究领域应用比较广泛。早在本世纪初,互构性理论就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并就其内涵提出不同的见解。

2003年,郑杭生等人在《社会互构论的提出——对社会学学术传统的审视和快速转型期经验现实的反思》一文中提出,“所谓互构,是我们对参与互构主体间的关系的本质刻画,即指社会关系主体之间的相互建塑与型构的关系”。[5]北京大学教授邱泽奇在论证技术与组织“互构”关系时认为是这样一种状态:“信息技术携带的组织结构既有来自技术的刚性结构,也有来自组织的弹性结构;同样,组织对技术的使用所形成的结构既有组织的刚性结构,也有来自技术的弹性结构”。[6]吴莹等人在《社会心态形成过程中社会与个人的“互构性”》一文把“互构性”解释为两个主体间的“相互建构性”。[7]此外,李晓慧在研究政府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互构性承认”时认为“互构”是“作为一种主体间互动的机制”。[8]徐选国等人在研究社会学领域互构性时指出,“互构性”是相互关联主体之间存在的“同源、同构、共生和共变”的关系。[9]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笔者把“互构性”界定为:关系主体之间由于具有一定同源性和同构性而产生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共生共变的关系状态。在此,引入“互构性”研究视角来解读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笔者认为不仅理论上是可行的,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有效性。这是因为二者具有明确的互构性内容,可以构建起清晰的互构性实践框架。

二、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构性内容

作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这一任务的重要抓手与实践,人们在孜孜不断地寻求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者自身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同时,如何省察它们之间建立的良性运行协调发展关系,“互构性”理论以新的形式再现了这一理论意蕴。[10]

(一)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之处

在社会科学领域,“互构性”一直具有浓厚的理论价值性和实践性。为探索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对教育实践的同源、同构、共生、共变的关系,有必要区分两者的不同之处,以达到“对社会事物的区分是因为其可分,区分使得对关联的理解成为可能,反之亦然”之目的。

从哲学范畴看,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构成社会的两个基本层次和基本领域,而上层建筑又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占主导地位的是政治上层建筑,它主要包括政治、法律、军队、警察、监狱、政党等等,而观念上层建筑又会对政治上层建筑起反作用,它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别属于不同的上层建筑范畴。

从学科归属看,“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由其特有的一系列概念、范畴为骨架构成的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是如此,它的范畴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中占中心地位。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的基本理论标志”。[11]经过多年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不仅研究成果丰硕,学科理论体系也日臻完善和成熟。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在国家决定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其下面的二级学科,并于2006年开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原来隶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脱离出来。而高校学生党建属于党建理论研究的范畴,党建理论则归属于政治学学科研究领域。

从基本概念看,前者主要是指高校各级党组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把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吸收进来,使之在高校建设与发展中发挥思想引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的作用,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而后者主要指高校及其各组织部门与广大教师,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系统地教育、教学活动,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广大学生产生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构性内容分析

如前所述,尽管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明显的不同,但这种不同是以“相互关联”为预设前提的。两者的“相互关联”使二者互构性有着丰富的内容。

第一,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同源。所谓同源,指的是事物起源、发展和成熟过程中有着相似的背景和条件。事物主体间的同源性是其互构性的基础条件。在高校,作为立德树人重要实践载体的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行动指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学生不断塑造自我,锻炼成才。这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2]高校学生党建作为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无需赘言,而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指导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进步与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和道路。正如法国哲学家佛里达所说,“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13]正是它们有着共同的思想渊源,才能使得二者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第二,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同构。所谓同构,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务在特定目标的导向下通过互动在性质、状态或意义等方面产生的相同或者相近的变化。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秩序同构主要体现在育人主体、育人过程和育人体系三个方面。从育人主体看,二者体现了全员育人的广泛性。对高校学生党建来说,工作的开展不仅涉及学校、学生和广大教师,还涉及家庭、父母及社会评价,是一个学校内外结合、全员参与、共同互动、综合评价的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则在贯穿于其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和完善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和党政共青团干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在内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充分发挥专业教师、高校其他管理人员、家庭和社会的育人功能,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育人机制而展开。从育人过程看,二者体现了过程育人的长期性。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从普通学生上交入党申请书开始,到“推优入党”,到成为积极分子,再到被组织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最后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完成一个从“大学人”到“共产党人”蜕变,这是一个非常严肃认真的教育、培养和考察过程,丝毫不得马虎。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非常注重过程育人的效果,从学生一进校门到毕业,从每个学期开学到结束,从双休日到寒暑假,都精心安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得到熏陶,从而真正实现高校教书与育人的价值统一。从育人体系看,二者体现了育人体系的全方位性。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尽管以学校组织、学工部门为主,但绝不是仅仅是这两个部门的工作,它还涉及后勤、教学、纪检、科研、校园文化等等部门,可以说是一个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全面嵌入到学生综合测评和奖学金评比、贫困生资助与勤工助学、学生组织建设与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诚信教育、社会实践、校园网络建设等内容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格局。因此,通过对比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情况,可以发现二者开展工作的组织结构相近,目标导向同向而行。

第三,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共生。在“立德树人”目标的统领下,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是一种相互依赖、缺一不可、互利共生的辩证关系。首先,这种辩证关系体现于高校学生党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性。这种主导性具体体现在高校学生党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价值导向和教育内容的引导和统领之中。从育人目标看,尽管二者育人目标总体一致,但是高校学生党建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层次目标” ,[14]肩负着培养青年学生成为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为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补充新鲜血液的功能,这显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形成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从价值导向上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对大学生个人思想、行为的引导,又体现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社会作用,是育人过程中个体价值形态与社会价值形态的统一,而高校学生党建则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更加突出对学生政治理念、政治方向、政治立场的价值引领。从教育内容上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且富有层次性,是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在内由多种具体内容建构而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教育体系。高校学生党建则是在深化以上教育内容的同时,更加系统地加强对学生关于党的基本知识普及教育,使之成为政治信仰坚定,入党动机端正,思想更加成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其次,这种辩证关系体现于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首要地位上。在学校各方面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15]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包括思想、组织、作风、制度、文化以及党校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思想建设处于首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指出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高校党建的核心内容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16]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在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和管理过程中,要让广大学生党员树立“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的思想,时时刻刻处处都需要突出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是“生命线”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共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1]这一论断是对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性质与功能的最好诠释。因此,育人功能发挥得如何是衡量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志,也是建构和演绎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变性关系的逻辑前提。所谓共变,是指关系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状态。在高校,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追求高尚思想道德境界的意识,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引导学生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内化为自身的行动,才能不断为高校学生党建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和队伍保障。只有群众基础变得更加强大,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和提升,也才能使高校成为党领导的坚强阵地。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直接影响了学生党建工作质量的高低。同时,为保证高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性质,从培养人角度看就必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以学生党建来带动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使二者产生在“共舞中共振”的效应。广大学生对党组织了解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身边的学生党员以及学校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来进行的。学生党员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群体之中,无论工作、生活和学习都与同学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直接对学生构成影响与影射。因此,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水平,通过提升高校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和个人魅力以及学生党组织的号召力,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熏陶未尝不是一条重要途径。从这一角度看,高校学生党建开展的水平也会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

三、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构性框架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骄人成绩。在“互构性”理念指引下,为进一步推进思想同源、运行同构、发展共生和功能共变的关系,需要建构一种良性发展的框架。

(一)强化指导:坚持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源性

高校学生党建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样,均是高校的基础性工作。为实现立德树人的要求,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时刻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阵地毫不动摇。在革命战争年代,“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在和平建设时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17]因此,无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还是学生党员教育实践,都必须旗帜鲜明、积极主动、理直气壮、毫不动摇地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生,使学生自觉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毛泽东曾指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他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微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18]高校学生党建的目的是育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是育人。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指导自己言行并用来科学地解决自身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才能真正体现对马克思主义坚持和运用,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源性的逻辑关系。

(二)机制整合:完善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构性

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制度性设计,也有机构性安排,还有实践性探索,是不同机制相互协作、共同提高的过程。但在育人主体、育人过程和育人体系等三个方面存在制度性设计不完善、机构性安排不协调和实践性探索不到位等问题,具体体现在日常管理机制有待健全、责任分工机制需要进一步明确、部门衔接机制有待理顺、监督考核机制需要进一步科学化等。因此,需要对现有机制加强梳理和整合,健全日常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理顺部门之间关系,提高监督考核的科学化水平,在发挥各自功能前提下,促进两者相互嵌入,互相补缺,完善运行同构的路径和措施,实现育人主体、育人过程和育人体系的功能最大化。

(三)多元共治:增强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生性

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多元共治。多元共治体现在育人方面就是不同育人主体相互配合,各自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校内,多元共治涉及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党政干部等治理主体;在校外,多元共治涉及学生家长、政府、社会、媒体等方面。他们在学生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是育人目标的实现、价值引领的实施亦或是教育内容的内化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首要地位的突出,都离不开多元主体的有序互动、责任共担和共同治理。在“互构性”理念指引下,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形成多元共治、分工协作、功能整合的共生、共栖关系,才能使二者发展有序持久。

(四)场域创新:再造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变性

“场域”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网络或构型。在场域理论中,行为主体的行动均受行动发生场域及与此相联系的诸多因素索影响。“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高校要勇于创新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努力做到“显性思政”和“隐形思想”相结合、“线上思政”和“线下思政”相结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思政育人”和“公民培养”相结合,把学生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方法改革和氛围营造等场域要素之中。通过场域要素的协同创新,再造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变性。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1).

[2]姜恩来.论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2):24-27.

[3]杜焕英.以学生党建为抓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理论观察,2014(10):17-18.

[4]郑杭生.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之一·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590-592.

[5]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的提出——对社会学学术传统的审视和快速转型期经验现实的反思[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4):21-32.

[6]邱泽奇.技术与组织的互构——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5(2):32—54.

[7]吴莹,杨宜音.社会心态形成过程中社会与个人的“互构性”——社会心理学中“共识”理论对社会心态研究的启示 [J].社会科学战线,2013(2):159-166.

[8]李晓慧.政府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互构性承认——以北京市社会工作机构发展为例[J].学海,2015(3):53-58.

[9]徐选国,王娟娟.现实分野与关系重构:互构性发展视角下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的关系[J].甘肃理论学刊,2014(1):109-115.

[10]杨敏,郑杭生.社会互构论:全貌概要和精义探微[J].社会科学研究2010(4):102-107.

[1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8.

[12]新华网.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4-05-05)[2017-03-2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110528066.htm.

[13][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8.

[14]唐文红.试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0-22.

[15]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2

[16]郑世堃.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高教学刊,2015(5):15-17.

[1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8.

[18]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1.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Party Construction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Constructiveness”

YAO Huiyan
( Student Work Departmen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316022, China)

The study of “inter-constructiveness”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elds in the field of social science. It is not only feasible in theory but also effective in reality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Party construc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udy of inter-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ey both have a clear content of mutual constructionwith the same thought, the same operation, the symbiotic developmentandthe function of each other.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framework of benign development, to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the mechanism integration, thepolybasic shared governance and the innovation in the field domain.

inter-constructiveness; college students’party construction;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xploration

D267.6

A

1008-8318(2017)03-0057-05

2017-04-25

浙江海洋大学2015年辅导员思政专项研究课题 “党建工作育人机制构建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姚会彦(1979-),男,河北武邑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