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思考

2017-01-12 03:01王寿辰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7年3期
关键词:农产品农业发展

王寿辰

(山东省即墨市田横镇人民政府,山东即墨 266211)

1 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农业经济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1 增强粮食生产能力

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广绿色增产模式,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建成一批优质高效的粮食生产基地。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开展农田整治,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秸秆还田、绿肥种植、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等培肥地力技术,改善土壤条件。

1.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有效应对旱涝交替的严峻气候形势,提升农业保障能力。加强水利建设,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网、水环境综合治理带,建设全国节水示范区。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灌区节水改造、泵站更新改造、末级渠系治理、塘堰挡坝扩挖改造力度,不断完善农村灌排工程体系。不断完善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以水、路、电、气、房、信息等“六网”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实现“村村通”。深入开展国土整治和土地平整,推进土地按户连片耕种。

1.3 加快发展现代种植业

以绿色、安全、健康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扩种小麦、马铃薯,稳定油菜种植;巩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城郊设施蔬菜基地和优势产业带,打造百公里蔬菜产业走廊,推广蔬菜设施栽培,推进蔬菜集约化育苗,发展水生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产品生产;加快发展优势水果;因地制宜适度发展特色水果。加强设施大棚、喷灌滴灌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光温系统,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菜园、精品果园、高效茶园。

1.4 加快发展现代林业

加强湿地保护,适度开展湿地生态旅游,重点实施国家湿地公园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启动省级湿地公园建设,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快速生丰产林、林木种苗和花卉、特色经济林等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种养经济,不断提高林地综合经营效益。

1.5 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

加速实施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着力打造畜禽产品优质充足供给,动物卫生安全有效监管,动物疫病高效有序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畜牧产业。积极发展草食畜牧业。实施草地建设项目,鼓励农户利用荒坡地和冬闲田种植牧草、油菜、玉米青贮养畜,推进牛羊肉生产。

1.6 加快发展现代渔业

加大池塘标准化改造力度,建设一批起点较高、集中连片、特色突出、优质高效的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基地。高标准建设现代渔业示范园区。推进精养池塘生态修复和改造升级工作,实施“湖泊拆围、水库限养”行动,大水面逐步由人工高密度养殖转变为“人放天养”天然增殖模式。

2 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农业经济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1 调整优化农业种养结构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调整优化农业种养结构,发展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加强“一高三新”示范推广,加大优质品种推广力度,继续推广机械精量播种、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保温栽培、稻田综合种养等高效技术,大力推广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和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带、有机农业样板区。

2.2 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大力延伸农业链条,走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型、融合型发展之路,打造“第六产业”。促进文化、旅游等元素与农业种植、农业加工、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建设农耕文化旅游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引导发展传承农耕文化、科学普及体验的观光农业;大力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强化农业产品、农事景观、乡土文化的创意设计,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农耕文化体验和民俗居家旅游等特色乡村旅游,把农房变客房、农区变景区、田园变游园。我国经济学家刘劲哲把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农业理论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提出遵循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微田园的理念,培育一批新型农村综合体。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实施“互联网+智慧农谷”行动计划。支持农业产业园建设涉农大数据中心、农产品电商产业园、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中心。

2.3 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实施“智慧新农村”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打造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区。支持物流企业以及供销社在农村建立电子商务网点,拓展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功能,实现农村电商全覆盖。完善农村网络化综合信息平台,建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支持涉农企业与淘宝网等电商企业对接,发展B2B、B2C、O2O等为核心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重点引进电子商务、信息软件、设计研发等新兴产业企业。

3 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农业经济要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3.1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全产业链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集种业、基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全产业链。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打造长寿、富硒、生态等特色品牌。

3.2 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

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增值率为方向,积极引导传统农副食品加工业向现代食品制造业转型。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整合品牌、市场、技术等资源,发展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现代食品企业集团,重点发展具有特色的功能食品、保健食品、休闲方便食品,丰富产品种类,加强产品创新。

3.3 大力发展农业生物质产业

把发展低碳农业生物质产业作为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方向,利用林业生物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可再生或循环的有机物质,通过工业化加工转化为生物质产品、生物饲料和生物能源等,从而保护环境,缓解能源危机。引进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农业生物质能企业,充分挖掘丰富的农业生物质能资源潜力,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森工产业、生物能源和生物燃料产业。

3.4 大力发展油脂深加工

以化解油脂加工业产能过剩为重点,加快油脂深加工向多元化、高端化、精深化方面发展,重点利用好本地丰富的油菜籽资源,发展油菜籽、油茶等多种油料加工,开发特种油、专用油。提高饼粕、油脚等油料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形成集榨油、精炼、饼粕、生物能源等于一体的油脂加工产业化体系。

3.5 大力发展果蔬饮料加工

加强果蔬中生理活性物质提取技术的引进,发展附加值更高的保健食品和饮料。加快发展果汁、蔬菜汁、果蔬复合汁等制取,发展果蔬饮料产业。在果蔬加工过程中,利用产生的风落果、不合格果以及大量的果皮、果核、种子、叶、茎、花、根等资源,研究下脚料的精深加工。

4 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农业经济要提高农业市场化组织程度

4.1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实施以技术、资金、项目支持和提升经营能力为重点的“三支一提”措施,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实行“合作社+ 龙头企业+ 农户”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引导农民入社,土地入股,培育一批土地股份合作社。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组建联合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引导农民合作社聘用农业职业经理人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深入推进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创建活动,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发展,鼓励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4.2 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深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改革,解决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综合服务,通过网络平台与所在区域农户实现互联互通,开展各类技术服务。支持发展农业专业化服务公司,向市、县、镇延伸布局农业专业化服务中心,开展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服务。完善“以钱养事”机制,整合乡镇农业服务资源,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业综合服务超市,提供“一站式”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鼓励向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易监管、可量化的公益性服务。

4.3 加快发展现代农产品流通业

依托农产品物流中心,建立大型农产品仓储基地,完善农产品物流设施。加快农副产品专业配送中心和交易市场建设,发展冷链体系和生鲜农产品配送。以“新网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为载体,积极推动农业企业、合作社与超市、企业、学校、社区对接,发展农产品直供直销、配送服务和农产品企业建立销售网点等新型销售模式。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我国经济学家郎咸平、刘劲哲、厉以宁、刘彦海、文力指出: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产品物流中的示范应用。加快与工业的对接,引进冷链物流。支持建设以种子展示交易、农产品的展示交易、农业机械装备的展示交易、农产品的电商、金融服务于一体的中国农谷现代农业综合体。选择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粮食银行”试点,实行“四代一换”,即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代整理和品种兑换的粮食流通运作模式。

5 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农业经济要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5.1 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实施品种试验、技术集成、标准示范,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高效生态原则,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扶持和引导各类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率先开展标准化生产,实现生产设施、过程和产品标准化,争创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积极推行减量化生产和清洁生产技术,规范生产行为,控制农兽药残留,净化产地环境。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围绕生态、富硒、长寿等特色,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文化内涵的农业品牌,提升增值空间。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

5.2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强力推进公共检验检测平台和农业执法队伍整合,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力度。依法加强对农药、饲料及其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打击各类非法添加行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优先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试点范围,探索建立产地质量证明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推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强化原料使用和产品销售记录档案,做好标识管理,提升农产品信息溯源水平。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体系,促进各类追溯平台互联互通和监管信息共享。

[1]王艳兵.当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难点问题分析[J].经贸实践,2015(6):69-71.

[2]刘玉霞.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策略研究[J].林业劳动安全,2012(1):46-48.

[3]刘改利.种业发展运行机制建设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15,47(2):33-35.

[4]张永杰.我国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与工作重点[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41-42.

[5]刘劲哲.论农畜产品深加工与农民增收问题[J].草业与畜牧,2011(4):60-62.

猜你喜欢
农产品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