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友琴
(贵州省湄潭县农牧局,贵州湄潭 564100)
试验地选在湄潭县天城镇李家堰村曹家坝组田耕家责任田内,纬度27°17′07.1″,经度107°44′01.0″。海拔747.2m。土壤类型为黄泥,肥力水平中上等。
供试品种:荷兰5号
供试肥料:尿素(N46%,赤水天然气化工厂生产)、普磷(P2O516%,福泉市牛场化肥厂)、硫酸钾(K2O 50%)。
试验设8个处理,包括常规施肥、常规施肥无氮、常规施肥无磷、常规施肥无钾、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无氮、配方施肥无磷、配方施肥无钾。施肥水平为常规施肥施用纯N:11.5 kg/667m2;P2O5:9 kg/667m2;K2O:17.5 kg/667m2。配方施肥施用纯N:10 kg/667m2;P2O5:10 kg/667m2;K2O:20 kg/667m2。
试验采用大区无重复设计,具体是把试验地分成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2个大区,在2个大区中,相应设置常规施肥区和常规施肥无氮区、常规施肥无磷区、常规施肥无钾区,配方施肥区和配方施肥无氮区、配方施肥无磷区、配方施肥无钾区,小区面积20m2,小区间隔50cm。各处理布置如下图:
2012年12月12日播种,行距55.5cm,窝距26.7cm,每小区栽135穴,移栽密度5 000穴/667m2。氮肥60%、磷、钾肥全部作基肥;氮肥20%作苗肥,20%在现蕾期施用。除施肥以外田间管理各处理措施、时间一致。2013年3月10日中耕除草,3月12日第一次追肥,3月28日第二次追肥,4月10日施代森锰锌、烯酰吗啉、吡虫啉防病虫一次,5月15日收获。
从表1可以看出测土配方施肥区产量结构优于常规施肥区,株高、单窝重量、大中薯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区1 397.4kg/667m2,较常规施肥区1 270.6kg/667m2,增产126.8kg/667m2,增产9.98%。
常规施肥下氮肥(磷、钾)肥利用率计算:
氮(磷、钾)肥利用率=(常规施肥区作物吸氮(磷、钾)总量-常规无氮(磷、钾)区作物吸氮(磷、钾)总量)/常规施肥所施肥料中氮(磷、钾)素的总量×100%。
常规施肥区作物吸氮(磷、钾)总量=(常规驱籽粒产量×籽粒养分含量+常规施肥区茎叶产量×茎叶养分含量)/100。通过计算得出常规施肥区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为29.56%、17.55%、29.31%。
测土配方施肥下氮肥(磷、钾)肥利用率计算:
氮(磷、钾)肥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区作物吸氮(磷、钾)总量-测土配方无氮(磷、钾)区作物吸氮(磷、钾)总量)/测土配方施肥所施肥料中氮(磷、钾)素的总量×100%。
测土配方施肥区作物吸氮(磷、钾)总量=(测土配方施肥籽粒产量×籽粒养分含量+测土配方施肥区茎叶产量×茎叶养分含量)/100。通过计算得出测土配方施肥区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为39.1%、21.1%、36.3%。
表1 马铃薯经济性状与产量构成
表2 肥料利用率计算表
根据以上结果计算,用测土配方施肥条件下的化肥利用率减去常规施肥条件下的化肥利用率,得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百分点。测土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9.54、3.55、6.99个百分点。如表2所示。
在试验土壤上,按照测土配方施肥要求合理施肥,能明显提高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区马铃薯产量1 397.4kg/667m2,较常规施肥区1 270.6 kg/667m2,增产126.8 kg/667m2,增产9.98%。测土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9.54、3.55、6.99个百分点。
[1]石亚丽.测土配方施肥对阳原县马铃薯氮磷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5(5):51-52.
[2]段玉,张君,李焕春,等.马铃薯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及施肥肥效的研究[J].土壤,2014(2):21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