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松
(浙江省龙泉市八都镇林业工作站,浙江龙泉 323706)
凤凰山座落在龙泉市城区西边,与龙泉环城西路相连接;海拔高200~350m,坡向坐南朝北为主,整片山以一条从南向北的山脊线将其分二部分,一部分坐西朝东,一部分坐东朝西;总面积30hm2,林木所有权属西街街道宫头村委会,林分主要树种为马尾松、木荷及其他壳斗科树种;形成较明显的覆层林,其中马尾松为主层林,其他木荷及壳斗科树种为次层林;郁闭度0.9以上;主要植被为狼衣、芒干等;从2000年开始已全部规划为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现凤凰山由于离龙泉城区近,山上有宋朝建的凤凰庙一直以来香火不断,加上很有特色的混交林,因此,凤凰山目前已成为全体市民和外来游客经常休闲健身及驻足观光的好景点。
由于凤凰山现在存在的树种,主要还是在解放以前天然形成的以马尾松为主,木荷阔叶树及其他壳斗科树种为辅的混交林,解放后到2000年建设生态公益林以前,山上林木基本上是自然生长,没有抚育管理,由此造成林分混交不均匀,多数地方以马尾松树种为主,有少数局部地方整片都是马尾松,反之也有整片是阔叶林的;整片林子中,生长高大的主要是马尾松,阔叶林受到很大的生长压制;看去整片林相参差不齐很不整齐。
据了解,凤凰山上林木主要是解放前留下来的天然林,在50年代大办钢铁时期,曾进行过一次拔大毛式的采伐林木,把林分中胸径30cm以上的马尾松和阔叶树大部分采光了。由于不按科学采伐,造成了现在林木株与株之间分布不均匀,林木胸径大小差别很大,阔叶树丛生现象十分严重,林内郁闭度呈现差别较大,好的林分郁闭度在0.9以上,差的在0.5左右。
从2000年凤凰山规划为国家级生态公益林以后,曾搞过三次森林抚育,但一方面由于施工中林业主管部门对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跟不上,另一方面施工承包方主要是追求经济利益,不重视抚育质量,造成了千篇一律的采用下层抚育法,只是把林分下面的杂草、薪柴劈除;对密度过于大及覆层严重的林分并没有进行森林抚育。三次森林抚育都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按森林抚育技术要求,每次抚育后都必须进行苗木补植工作,因森林抚育施工承包方为追求经济利益,就把苗木补植这道工序省掉,造成现在林相分布不均,林中“天窗”现象较严重。
严格搞好凤凰山景观林森林抚育改造技术规划工作。在开展森林抚育前,用2个人,其中一个人记录,一个人用柴刀削需采伐林木的树皮作记号,按照“采密留疏、采大留小、采劣留好、照顾均匀”的原则,要求森林抚育后林分郁闭度保持在0.8以上。施工中不采取承包办法,而采取施工队人员按实际出工和施工质量相结合的办法结算工资,要求施工队严格按照规划技术要求施工,施工中林业主管部门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质量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严格要求施工人员补工返工。森林抚育后苗木补植工作及时跟上,在道路旁可补植桂花、香樟、浙江楠、红豆杉、白玉兰等景观美丽树种为主;在林分内可补植与现有的木荷相接近的香樟、浙江楠及其他常绿壳斗科。
通过严格按科学森林抚育施工,凤凰山上的景观林必须达到如下要求。
覆层林现象不明显,马尾松和其他木荷为主阔叶树林木高度相差不大,使林内各种林木采光条件基本相同,受压木存在很少。
林内各种林木分布均匀,对林内“天窗”地方采用大苗补植,避免以后补植苗因阳光缺少变成受压木;其他保留林木通过森林抚育,使林木之间分布均匀、林地空间得到充分利用、林内每个地方林分郁闭度都保持在0.9以上。
[1]朱江.对宁夏新农村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的思考[J].银川: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5):127-128.
[2]王伟,杨晓龙,赵利群,等.对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几点思考[J].防护林科技,2016(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