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开展

2017-01-11 13:32赵叶玲
学周刊·中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赵叶玲

摘 要: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到基本的语文知识,而且在道德、心理、思维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有益的影响和熏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突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从多方面入手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07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5.044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核心内容。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为他们设计适合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理念,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明事理、强精神、长志气。我们要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下,扎实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多更精彩的语文课堂。接下来,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

一、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改革过时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里,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主动的思考和加工,只是一个被动吸收的角色。然而,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压抑了学生的天性,久而久之,使他们头脑僵化,变成只会做题和考试的机器,语文知识也变得毫无灵性,没有学生的主观思想参与其中,有的只是学生忐忑不安的揣测老师的意思、作者的意思。所以,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下,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任,让他们都能主动地去探索、去思考、去领悟。实践证明,有了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学习的效果会大大增强,同时也会让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因此,无论是生字的教学,还是阅读和写作,教师都要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和情境,让学生投入其中,在解决问题、主动加工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领悟新道理。

二、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

我们必须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语文教学也必须不断发展,才能适应今天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基本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学,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其具备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下,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更加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研究并实践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用心关爱每一名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三、确立多元化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确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学自身的优势,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完成基本的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目标的基础上,还要发挥小学语文的道德教育功能,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有着鲜明的道德评价含义,在教学中,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因势利导地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白做人的道理,树立集体主义思想,摒弃极端利己的思想,做一个关心同学、关心集体、热爱祖国的小学生。要借助小学语文课文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坚守下去。

另外,小学语文还可以发挥其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促进他们自我意识的提高,让他们都能在了解自我的过程中,逐渐做到接纳自我,在喜欢自己、相信自己的心态下迎接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挑战,培养他们顽强拼搏的意识、坚持到底的毅力。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小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素质,让学生在自信的前提下,虚心学习,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能扎实学习,不断取得进步。

四、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为综合素质的提升助力

切实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与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并不矛盾,而且基础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文化素养。因此,必须扎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把基础打牢,才能越学越多,才会有更多学习的机会。很多小学生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识字量少,理解力差,这就导致他们在语文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中都容易出现吃力的情况。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基础功底,帮助他们打好功底,丰富他们的视野。

五、优化训练程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施教之功,重在练能。通过科学的训练,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技能,从而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对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小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同时也要结合语文学科每一项教学目标的特点来进行。例如,中国汉字的学习,因其形声和会意的特点,给生字的学习提供了科学的教学思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每一个汉字的演变特点以及与相关汉字的内在联系等。通过这样的教学,小学生对生字进行了一个综合的内在加工,记忆更加牢固,理解也更加深刻。有的小学语文老师会采用让学生书写十遍八遍的方式来达到记忆汉字的目的,这种方式本身不符合汉字的学习规律,只会让学生在疲劳中慢慢降低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是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它涉及到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综合性改革,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广泛学习,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