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课堂活力,实现创新教学

2017-01-11 14:11倪巧霞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兴趣创新课堂

倪巧霞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与改革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关键词:兴趣;创新;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B-0052-01

语文教学只有不断创新,才会富有活力,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在新课改背景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部分语文课堂依然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模式陈旧,遏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阻碍了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激活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对学习的兴趣。但是传统语文教学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强硬灌输,课堂了无生趣。课堂没有向生活打开窗户,学生熟悉的生活被传统教学模式隔离,脱离生活的语文教学失去了活力,陷于山穷水尽的境地。因此,语文教学的创新一定要与生活联系,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激发课堂活力,激活学生思维,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执教《济南的冬天》一文,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济南的冬景,引导学生说说济南冬天的特色,启发学生对所处地域的冬天进行回忆,并让学生带着对冬天的生活经验进行阅读,学生就会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意蕴,达到深层次阅读的目的。这样整个课堂才有感染力与吸引力,学生将生活的积累渗透于阅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反应踊跃,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注重情感体验,引发学生共鸣

文章不是无情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阅读的过程就是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课文内容,以情感为切入点,打开学生情感体验的通道,以情感为主线,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充分对话,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与文本的情感达成共鸣。例如,教学莫怀戚的《散步》一文,教师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并思考:“为什么母亲最后决定放弃自己走大路的决定,而遵从孩子的意见走小路?”“如果你是文中的小孩子,在长辈提议走大路时,你会选择走小路还是走大路?为什么?”,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交流与讨论,自然会深入文本的情感世界,体验母亲对后辈的爱之切,体验儿子对母亲的情之深。最后教师以《懂你》为背景音乐,让学生们各自说说平日妈妈对自己的关爱。有许多学生回忆妈妈对自己日常关怀的点点滴滴。可见,学生一旦被文本情感打动,就会与文本展开深层次对话,在语文学习中提升人文修养。

三、注重学法指导,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保障学生高效学习的关键。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往往在教学中舍本逐末,只注重对知识的灌输与解析,而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背离了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初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向学生渗透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得法,才能对学习感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一改传统教学中的讲解、剖析的模式,而是在课堂上与学生商量,探讨课文的学法:“同学们,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这篇课文呢?”,学生纷纷提出建议,有的学生说,通过阅读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有的学生说通过阅读了解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之间的联系;有的学生说结合作者写作背景,理解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即了解课文的主旨是什么……这样,教师与学生一起设定了教学目标,接下来就是学生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逐项完成。不难看出,教师与学生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其实也是向学生渗透学习方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就是要以学习方法的指导为重点,使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生具体阅读结合起来,有效掌握学习方法,提升自主学习的效率。

四、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没有想象的课堂必定缺乏活力,语文教学尤其需要发挥学生想象,学生们在想象中才能开阔视野,强化思维训练,感觉到语文学习的趣味,增强探究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与以前学过的《孔乙己》这篇课文进行对比阅读,并创设情境,发挥学生想象:“假设孔乙己与范进穿越时空,在某地某时遇到一起,他们会谈论哪些话题?对于科举制度会有哪些看法?”,并请学生编写孔乙己与范进的对话,在小组内进行表演训练,然后到讲台前进行“汇报演出”,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通过对话的编写与表演,走进了文本,对孔乙己与范进的人物性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与改革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洪忠.有效提问增强政治课堂活力研究[J].成才之路,2016,(28).

[2]彭冰.运用教学机智提升语文课堂活力[J].教育艺术,2016,(10).

[3]祁贵松.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激发课堂活力[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4).

猜你喜欢
兴趣创新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