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
摘 要:《100以内的加减法(二)》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重难点之一,本文中,通过对学生在学习、练习及单元检测中的反馈,将这些易错题列举,并分析做错原因,提出对策。
关键词:加减法笔算;错题;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B-0029-01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100以内的加减法(二)》是本学期的教学重难点之一,这个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的学习是学生初次学习笔算,通过近一个月的教学、学生作业及单元测试的反馈,发现学生在笔算时有如下几个方面易出错。
一、学生易出错的情形及分析
(一)进位加法:计算十位时不加进位1
在计算24+37时,学生会列出笔算算式:
2 4
+31 7
5 1
很显然,这是错误的。诸如此类题目,学生在计算时,知道从个位加起,个位上4加7等于11,满十要向十位进1,可是在计算十位时往往容易把进位1漏了,直接计算2加3等于5,很快就在十位上写下了5。没有把进位1加进去。
(二)退位减法:十位退1后照原数计算
在计算51-16时,学生会列出笔算算式:
5 1
-1 6
4 5
在进行退位减法时,学生知道个位上1减6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当10,个位上是11减6等于5,也知道写退位点,可是在计算十位时很多学生还是直接计算5减1,在得数的十位上写4。忽略了十位上退了1还剩4,应该是4减1等于3,而不是5减1等于4。
(三)笔算加减法混淆
(1)看错运算符号。
这类错误出现在学习了笔算加减法之后。
(2)个位和十位的运算不一致。
在计算60-14时,会出现这类答案:
6 0
- 1 4
5 4
为什么会错成这样,学生在计算个位时是用的加法,0加4等于4,个位上写4;算十位时看到是减法,6减1等于5,60减14得数就是54。这是错成这样的一种解释。当然并不是一般的减法题会这样出错,一般发生在被减数是整十数的时候较易发生个位算加法,十位算减法的情况。另外两个加数的个位相同时也容易出现个位算减法十位算加法这样的错误。
(四)笔算连减、加减混合的简便写法
计算13+24+51时,可以有简便写法:
13
24
+51
88
这类简便写法是2011版新课标下新教材的写法,很简便,学生求之不得,就是老师反复强调尽量不这么写是怕学生在学习连减、加减混合时进行简单的模仿,结果不能正确笔算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
(五)笔算前先珠心算,再写答案
很多学生在幼儿园时老师就教了珠心算,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学生到现在已经学习了笔算,还在用手指头先自己“心”算一下,再把答案写下来,该进位的看不到进位1的书写,该退位的也看不到退位点的书写。笔算对他们来说就是费事费力之事。
二、应对措施
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上述问题,通过教学实践,采用以下方法帮助改正。
(一)做数学题杜绝使用珠心算中的手指头
在学生一进班就开始强调做数学题一定要摆脱手指头,学生也贪快;我不要学生的做题速度,学生就慢慢地回到用笔算的方法上,之后部分程度较好的学生在口算时还可以慢慢的摆脱笔算直接口算写答案,这就体现了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一个循序渐见的过程。
(二)养成检查的习惯
都说好习惯伴随一生。作为老师要时常给学生强调做题后要检查,教给他们检查的方法。如:笔算中得数和横式中的得数和符号是否一致;有没有看错运算符号等。这样慢慢地让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习惯养成了,出错的概率自然也就少了,长此以往,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边想边做边读边写
针对部分较弱的学生,通常让他们在做笔算题目时边做边读,读自己的计算过程,边写,这样可以及时把自己想到的读出来、写下来;特别是读的过程中还可以注意到自己是否做错。这个方法虽烦琐,但却是不少计算较弱学生的法宝,通过读,理解了算理,能够准确计算。
只要老师在教学中善于关注学生的反馈,并能从中挖掘信息,分析学情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就能让学生在错误的计算中收获正确的计算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参考文献:
李军祥.高效课堂的建设[J].科学教育, 2011,(5).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