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怎样让小学数学走进生活

2017-01-11 17:23丘继
未来英才 2016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小学数学

丘继

摘要: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让他们真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了解感触生活,这是数学教师应该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数学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与生活;教学探索

数学知识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的,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老师不应该仅仅重视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必须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但是怎样将生活和数学结合起来,保证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很多数学老师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前提

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者服务于学生,旨在点拨、引导、创设情境,运用精湛的教学艺术、科学的教学方法,“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思维。教师树立服务意识,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科学定位,有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

众所周知,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点上,美国“木匠教学法”很成功。“木匠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系统性太强,与学生生活联系太少,使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无法达到同步,阻碍了学生思维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

二、利用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

例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一个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一切,实际上是用这些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通过利用“人体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再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利用多媒体引进一段动画:小红在操场上跑步,他跑了一周的路程是指操场的什么?如果在操场中间铺上草坪,要求铺多大,又是指操场的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动画片断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所以他们很快地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学习新知的情境中来。

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借助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入新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三者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况作演示,表演场地在教室内外自由寻找,过5分钟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学生们兴致勃勃,个个洋溢着笑容开始了自己的演出。通过这次实际演练,使学生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

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力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教室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比如,学习小数时,让家长带着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识;学习百分率时,我带着学生深入面粉厂、榨油厂和某些其他的工厂去了解出粉率、出油率及产品合格率等。

经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

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下面是几种常见做法。

运用实例创设情境。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让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汽→云→水”的循环引出“循环”的概念。

运用实物(挂图)创设情境。如圆的认识教学,这样引入:出示一幅颜色鲜艳的用正方形做轮子的自行车,问同学们这自行车漂亮吗?喜不喜欢?(不喜欢)为什么?(虽漂亮但踩不动)老师把正方形车轮换成椭圆后再问学生喜不喜欢?(不喜欢,因为骑这样自行车在平坦大路上都会像踩在颠簸不平的路一样。)教师再把椭圆形车轮换成圆形,学生才满意。

动手操作创设情境。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自带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动手操作,通过旋转平移方法把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的一半。三角形面积公式是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概括而来,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不但能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兴趣。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使抽象概念具体化,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运用电脑平移两个面完全重合,相对的棱长的长度相等也一样,从而达到具体、直观的效果。

模拟生活创设情境。如教学两步加减的应用题时,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可以邀请别组的同学参加,小组人数可以比原来的人数多也可以比原来的少。第一小组:我这组原来6人,走了2人,来了4人,现在有8人。问:谁能把第一小组人员变化情况列成式子?6-2+4=8(人)。问:谁把它编成求“现在有多少人”的应用题?第二小组:我这组原来6人,先来了2人,后面又来了3人,现在有11人……通过若干个小组的汇报训练,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了两步加减应用题的学习。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小学数学
高职国际交流与合作背景下的剑桥商务英语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