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骥+王云山+李文龙+胡光源+李育东
鲟鱼类是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的鱼类之一。鲟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鲟鱼肉蛋白质含量26%~30%,其蛋白质含十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鲟鱼的肉质优于三文鱼,生吃鲜嫩滑爽,其软骨,皮、鳍、肝、肠等都可以烹制成美味的佳肴。鲟鱼子酱(黑鱼子酱)被称为“黑色黄金”。
鲟鱼类是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严重的鱼类之一。目前所有的鲟鱼类资源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已濒临灭绝,主要原因是人为酷捕、兴修水利和环境污染所致。鲟形目鱼类均分布于北半球,主要集中在欧洲的里海、黑海和咸海地区,环绕北太平洋的亚洲东部和北美洲西部以及北美洲东海岸地区。在欧洲有12个种,美洲有9个种,亚洲特有种类有7种。分布于我国水域的有8种鲟鱼,其分别隶属2科3属,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黑龙江水系和西北的新疆三个区域内,即栖息于黑龙江水系的施氏鲟和达氏鳇,栖息于长江水系的中华鲟、白鲟和达氏鲟,还有20世纪80年代分布于新疆地区伊犁河的裸腹鲟、额尔齐斯河的小体鲟和西伯利亚鲟。
黑龙江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达氏鳇Huso dauricus分别隶属于鲟科的鲟属和鳇属,其中鳇属鱼类全世界仅有两种,即生活在黑海、里海的欧洲鳇Huso huso和黑龙江的达氏鳇。鲟科鱼类性成熟晚、世代周期长,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很难修复。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黑龙江的鲟科鱼类资源,有必要对黑龙江的鲟科鱼类的捕捞群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能够更清楚地了解鲟科鱼类的资源现状,制定出更科学的保护增殖措施,更好地利用黑龙江的鲟科鱼类资源,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黑龙江鲟类资源的现状
黑龙江全长2 284 km,每年封冰期为6个月,明水期年平均水温16.18 ℃。黑龙江的商业捕捞开始于1958年,由于当时的捕捞生产力水平很低,方法为人力划船用流刺网作业或围网作业,因此产量很低,仅41 t。黑龙江鲟科鱼类的最高产量出现在1987年,达452 t,实现历史产量最高峰,具体可看图1中国黑龙江历年鲟鳇鱼产量变化。
根据可查的鲟鳇鱼连续年产量的统计资料显示,黑龙江鲟鳇鱼年产量从1967~2010年,可分为两个阶段。见图1图2。
1967~1987是第一个阶段。在这阶段内,鲟鱼产量快速增加,有学者把这个时期又划分成前后两期。1969~1979为第一阶段的前期,在这一时期鲟鱼产量稳步攀升,由1969年的10 t左右稳步增长到1979年的80 t左右,其中在1976年达到一个小高峰,产量约为100 t ,这11年产量增长率平均上升了39.39%。增长幅度大是这个阶段的显著特点,但是由于基础产量少,致使绝对增长量偏小。由于国内鲟科鱼类资源丰富,且人们的捕捞强度相对较低,所以鲟科鱼类资源的消耗与其他国家比较而言,程度较低。1980~1987年为这一阶段的后期,在这一时期鲟鱼年产量实现快速增长,8年间鲟鳇鱼产量从1979年的80 t增长到1987年的452 t,实现历史年产量最高峰,年平均增长达50%以上。绝对增加量大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其绝对增长量与前期相比提高了4倍,年平均增长量与前期相比增加了6倍,但是在此期间的人们的绝对捕捞强度也非常大,致使鲟鳇鱼资源消耗程度高。
1987~2010年为第二个阶段。在此阶段内鲟鱼资源的年产量由快速下降转为缓慢递减并趋于平稳,它也分为前后两期。其中1988~1996年为第二阶段前期,在这个时期鲟鳇鱼年产量处于快速下降阶段,把1987鲟鳇鱼年产量定为基数,在这9年间鲟鳇鱼产量从1987年的452 t降到1996年的160 t左右,年平均下降幅度为7%左右。这主要是因为第一阶段后期,鲟鳇鱼资源破坏严重,呈衰退趋势,致使鲟鳇鱼年产量迅速降低。1997~2010年为第二阶段的后期,其基期定为1996年,以1996年的产量为基数,通过图2可知在这14年里,鲟鳇鱼的产量从1996年的160 t下降到2010年的44.6 t左右,最低点出现在2008至2010年,其年产量为44.6 t,年平均下降幅度为10%左右。这主要是因为第二阶段前期鲟鳇鱼资源量快速萎缩后,政府开始重视起来,加强了渔政管理方面的力度和手段,加大增殖放流力度,保护鲟科鱼类资源平衡发展,致使鲟鳇鱼年产量缓慢下降,递减幅度变小,并有稳定在50 t左右趋势。
2 黑龙江不同年份鲟鳇鱼种群结构对比
2.1 黑龙江施氏鲟繁殖群体结构的变化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繁殖群体的优势种群的全长的绝对长度有减少的趋势,即1979年的119~203 cm、2006年的90~180 cm、2010年的120~180 cm。优势种群占比分别为71%、87%、78.9%。相对应的体重的绝对重量分别占比为71%、88.2%、56.7%。繁殖群体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6~20龄,2010年的数据占总群体的37.2%。与1979年和2006年相比繁殖群体的年龄结构同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79年张觉民等统计的数据显示黑龙江施氏鲟繁殖群体中集中在15~30龄,占总群体的72%;2010年作者的调查数据显示11~25龄的黑龙江施氏鲟繁殖群体占到总繁殖群体的84.7%。与1979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总的年龄结构趋于更年轻化。在1994年孙大江等对黑龙江施氏鲟繁殖群体的调查显示,16~20龄共计30尾,占总群体量的30.3%。2010年16~20龄组占总的比例虽然高于1994年,但是二者都是繁殖群体中数量最大的年龄组。
2.2 黑龙江达氏鳇繁殖群体结构的变化
从表2对比结果可以看出黑龙江达氏鳇繁殖群体的优势种群的对比有着相应的变化。从年龄对比看,2010年16~30龄为繁殖群体的优势组,占总繁殖群体的比例为75%。通过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来达氏鳇繁殖群体有着低龄化的趋势,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2006-2009年达氏鳇的优势种群变化不是很大,但与2006年相比,2010年的繁殖群体结构更年轻。达氏鳇的生物学特点表明,如果种群中的低龄鱼占优势组那么可以证明种群资源已经遭到破坏正处在恢复和保护阶段。鱼类种群由补充群体和剩余群体组成,而达氏鳇鳇种群同样遵循这个理论并且是以剩余群体为主的。达氏鳇繁殖个体如果在没有人为捕捞的情况下,性成熟个体常年的变化不大,种群量一般稳定,但是一旦剩余群体及性成熟的多产繁殖个体迅速减少,那么种群即为被破坏。由于补充群体每年的补充量较少,如果达氏鳇的繁殖群体遭到破坏,种群一般不容易恢复,如果每年的产卵亲鱼即调查捕捞上的繁殖群体以初次产卵的补充个体为主,年龄结构简单化、年轻化,又或者初次性成熟年龄提前化,表明鳇鱼资源已经受到严重破坏。达氏鳇在食物链中属于顶层,只有在特殊条件下和人类活动影响下能减少剩余群体的数量,因此人类活动和过渡捕捞是达氏鳇剩余群体减少的主要原因。过渡捕捞对人类自身所造成的危害程度是显而易见的。从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关系分析,人类利用鱼类资源,在某种意义上与捕食者利用被捕食者是相似的。不过,捕食者捕食的首先是被捕食者中老弱病残个体,而且由于长期的历史演化,两者的丰度水平往往已在水域群落中获得平衡,一般不会出现过捕。而人类利用所掌握的渔业技术,不仅大量捕杀被食鱼的性成熟群体,有时,连幼鱼也难逃罗网。因此如果不从这个根本点上认识过渡捕捞,那么再多的增殖放流等活动也很难使达氏鳇的鱼类资源恢复。
3 黑龙江鲟科鱼类的保护状况
目前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实施捕捞许可证制度,这种制度能够有效地控制打捞渔船的数量和网具的规范使用。
取缔有害网具,规定最小捕捞规格,能够有效地控制过度捕捞幼鱼。
实行禁渔期和禁渔区的措施,《渔业法》规定每年的6月11日至7月5日为禁渔期。黑龙江常年禁渔区设在萝北县境内大岗网滩江段2.5 km长我国一侧水域,禁渔期和禁渔区能够使黑龙江鲟科鱼类的捕捞受到控制。
建立人工放流站和专业的增殖保护单位黑龙江省水生动物资源增殖保护站。增加放流合格的鲟科鱼类幼鱼是人工增殖黑龙江鲟科鱼类的有效手段之一。黑龙江省水生动物资源增殖保护站现每年7月至8月向黑龙江人工投放鲟科鱼类幼鱼,为维护黑龙江鲟科鱼类资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韩骥.黑龙江施氏鲟繁殖群体现状调查[J].水生态学杂志,2012,33(01):144-148.
[2] 韩骥.黑龙江达氏鳇繁殖群体资源调查[J].河北渔业.2015,06:23-27.
[3] 石振广.我国鲟类资源状况及保护利用[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2,11(04):317-319
[4] 王云山.黑龙江鲟渔业资源保护和利用[J].淡水渔业.1998,28(06):26-28
(收稿日期:2016-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