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绝句

2017-01-11 09:27谭文淼
教育家 2016年47期
关键词:律诗仄仄格律

文│谭文淼

谈谈绝句

文│谭文淼

绝句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最精粹的诗体,形式短小,节奏明快,流传广泛,百代不易。绝句的名称始于南北朝,是由联句而来的。联句,是每人各作诗一至数句,几个人所作的诗连缀为一篇,或是有人先作而无人续作,或是有人续作而未成,这样,原先某人所作的四句被称为“绝句”或“断句”,由此可知,绝句的“绝”,就是“断绝”或“截取”的意思。绝句最初是因为联句未成而得名,后来渐渐发展为一种诗体—五言或七言四句两韵的小诗。到了隋代,绝句这一诗体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律化的绝句。如“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这就是当时的一首七绝,是绝句的新发展。此时,绝句虽然已有了律化的倾向,但大多数作品并不完全合律,只能仍称其为古绝。初唐时期,律诗形成后,绝句才完成了律化过程,于是绝句又分为律绝和古绝。一般地说,在律诗正式形成以前,绝句谈不上合乎格律,就叫古绝。律诗形成以后,绝句逐渐律化,对格律的要求也很严格,就叫律绝。

律绝在字数上有严格的规定:五绝四句二十字,七绝四句二十八字,不能增减;要求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能转韵,如果用了仄声韵,便认为是古绝而不是律绝了。律绝的平仄也有一定的规矩,一般不能破坏。

绝句在格律上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还有张俞的《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二是仄起平收式:这一式是上一式的变式,只将首句“仄仄平平仄”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各句均同,不同的是这一式首句即用韵,如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三是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四是平起平收式:这一式是上一式的变式,只将首句“平平平仄仄”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各句不变,此式也是首句即用韵,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以上是五言绝句,再看七言绝句:

一是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筅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又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又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又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是平起仄收式:只将上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各句不变,上一式首一句一般用韵,此式首句不用韵,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三是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杨万里的《晓出慈净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又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又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又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又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又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四是仄起仄收式:只将上一式首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各句均同,上一式首句一般用韵,此式首句不用韵。中学语文课本中无此式,特录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说明:“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在以上的各式中,五绝一、三式较常见,二、四式较少见,以首句不用韵为常式,首句用韵为变式;七绝一、三式较常见,二、四式较少见,以首句用韵为常式,首句不用韵为变式。

从上面列出的格式中,可以看出律绝格律要求很严格,平仄、粘对也很讲究。至于对仗,律诗的要求是很严格的,绝句没有这种要求,但是诗人在创作时,往往喜欢使用对仗,这样可以使文辞优美,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如前两句对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后两句对仗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全篇皆对仗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以上可知,绝句与律诗有关系,因此有人认为律绝是截取诗里的四句而成的,绝句前两句对仗的确是律诗的后半首;后两句对仗的又是律诗的前半首;而全篇皆对仗的,则是律诗的中间两联,所以元人傅汝砺《诗法源流》说:“绝句,截句也。如后两句对者是截律诗前半首,前两句对者是截律诗后半首,四句皆对者是截中四句,四句皆不对者,是截前后四句也。”这样说也是有其合理之处的。

(作者单位:湖南省安化县第二中学语文教研组)

猜你喜欢
律诗仄仄格律
論詞樂“均拍”對詞體格律之投影
律诗的开合结构
格律诗词中散文化句式小议
工而能变方有味——浅谈律诗的对仗
宫毯:所谓礼仪尽在脚下方寸格律间
谈诗词格律的极端化
平仄谱:阅读格律诗的一把金钥匙
偶感
学诗
深研句式 探寻诗律